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 第207章 汝阳王进击,倒行逆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汝阳王进击,倒行逆施

数月光阴,弹指即逝。

大明随着新币制推行、高产作物试种,处处透着一股蓬勃朝气,欣欣向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千里之外的元廷大都。

这座昔日煊赫的都城,如今像是被一层化不开的浓雾笼罩,愁云惨淡,人心惶惶。

数月前,大都城门外,烟尘滚滚。

汝阳王察罕帖木儿,领着十万残兵,回到了这座风雨飘摇的都城。

元顺帝在大殿之上,听闻汝阳王归来,且兵马尚算齐整,精神风貌俱佳,原本黯淡的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希冀。

“快,快宣汝阳王觐见!”元顺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当身披甲胄、风尘仆仆的汝阳王步入大殿,带来的却不是力挽狂澜的豪言壮语,而是一盆刺骨的冰水。

“陛下。”汝阳王声音低沉,带着沙场归来的疲惫,却又异常坚定,“臣以为,大势已去,天命……或已不在大元。”

轰!

一言既出,满殿哗然。

“王爷!你……你说什么!”

“大胆!汝阳王,你莫非要动摇军心,蛊惑陛下不成?”

“十万将士归来,正该厉兵秣马,收复失地,怎可言此丧气之语!”

“我看他是被明军吓破了胆!”

元顺帝脸上的希冀瞬间凝固,化为难以置信的惊愕,他手指着汝阳王,嘴唇哆嗦:“爱卿……你,你此言何意?”

汝阳王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愤怒、或惊疑、或恐惧的脸,最后落在元顺帝身上。

“陛下,臣非怯战。明军军容之盛,民心之附,远超想象,……此非人力可抗。”

他没有明说“投降”二字,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一派胡言!”有老臣捶胸顿足,“我大元铁骑,纵横天下,何曾怕过谁!”

“汝阳王,你手握二十万兵马,此次出征损兵折将,不思厉兵秣马,却在这里蛊惑君心,死罪啊!”

汝阳王拔出战刀,刀锋指向这位老臣一言不发,老臣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

“汝阳王,你这是作甚,莫不是想学那汉末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位宗室王爷厉声质问,眼中满是警惕。

大殿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支持力战到底的,痛斥汝阳王怯懦;心思活络的,则暗中观察,揣摩汝阳王的真实意图;而更多的人,是茫然和恐惧。

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凭唾沫横飞,指责加身。

他带来的十万大军,虽然名义上是“残兵”,但建制完整,士气尚存,此刻已然进驻大都。

这份实力,让所有指责他的人,都不敢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殿上的争吵,持续了数日。

渐渐地,朝堂之上,出现了一种诡异的景象。

汝阳王不再过多参与“战与降”的辩论,反而开始做一些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事情。

他频频入宫,面见元顺帝。

谁也不知道两人密谈了什么,只知道从那以后,元顺帝仿佛着了魔一般,开始接连下达一道道匪夷所思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察汗国,不敬宗主,削其汗号,改为钦察行省,命其汗速来大都请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察合台汗国,同室操戈,裂土自据,实为不臣,削其汗号,改为察合台行省,限期来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伊利汗国,遥奉伪主,数典忘祖,削其汗号,改为伊利行省,其主当缚身来降!”

三道圣旨,送往三大汗国。

朝臣们听到内容,下巴都快惊掉了。

疯了!绝对是疯了!

大元都快亡国了,不想着怎么抵御明军,还有闲心去管那早就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的所谓“宗藩”?还改行省?人家认你吗?

更让朝臣们瞠目结舌的是,汝阳王提及此事时,眼中竟隐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意。

他们哪里知道,汝阳王察罕帖木儿的祖上,正是窝阔台一脉。

当年窝阔台汗国,正是被元廷联合察合台汗国瓜分的。

如今假借元顺帝之名,削去这些汗国的名号,对他而言,竟有种奇特的报复感。

果然,圣旨发出,如泥牛入海。

不久后,三大汗国断断续续传回了回信。

与其说是回信,不如说是措辞极尽刻薄的嘲讽信。

信中将元顺帝和摇摇欲坠的元廷骂了个狗血淋头,讥讽他们是秋后的蚂蚱,死到临头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言语之恶毒,让呈报官员都心惊胆战。

但这还没完。

汝阳王的目光,又投向了东方。

“陛下,高丽蕞尔小邦,近来多有不臣之举,当发国书斥责!”

于是,又一道圣旨发出。

此时的高丽,原本被元廷设置为征东行省。

但随着元廷衰落,高丽恭愍王自以为“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更倒霉的是,高丽王室最近自家金库失窃,丢了大量黄金白银,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发泄。

元廷的斥责国书,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高丽恭愍王看完国书,勃然大怒,当场下令,将元廷派来的使节拖出去砍了!

然后,派人将使节的人头用木匣装着,送回了大都。

随人头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更加刻薄的回书,嘲笑元廷内乱不止,亡国在即,死鸭子嘴硬,还在对四方指手画脚,简直是自取其辱。

人头送到大殿之上时,当场吓晕了好几个胆小的官员。

元顺帝看着那血淋淋的人头,面色惨白如纸,浑身抖如筛糠。

“疯了!汝阳王疯了!陛下也疯了!”

“大祸临头,还在四处树敌!这是嫌死得不够快吗?”

朝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看向汝阳王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然而,汝阳王的“疯狂”还在继续。

他的目光,越过高丽,投向了更东方的日本列岛。

想当年,元廷两次组织大军征伐日本,都因风暴而全军覆没。

如今,汝阳王又提议,派使臣前去斥责日本天皇,指责其纵容倭寇袭扰元廷沿海,行为不轨。

鉴于前车之鉴,这次只派了个正九品的小官作为使节。

结果?

结果那个正九品的小官,踏上日本列岛后,就如同人间蒸发,再无音讯。

过了许久,才有零星消息传来,那位倒霉的使节,不知被日本哪方势力,早就砍了脑袋,尸骨都不知道扔到哪个山沟里喂了野狗。

再派!

结果就如同高丽一般,送回来的是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