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国师 > 第三十八章 仙缘因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养济院拥有庞大资源调配能力,这次也是个检验,何况国师今天亲临现场监考。

沈妙音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太远看不清。虽然裕王作乱被国师挫败,自家的浩劫与此有关,但她似乎并不痛恨国师。

本身,作为庶女,母亲又不受宠,她在沈府地位不高,经常被欺负,诋毁,对沈家没有太深的感情。

这两日看到格物与算数的教材,更像打开了一扇窗,据说教材是国师编写,令她对国师心生仰慕。

若非机会难得,她可能会放弃今日的历史考试,直接考算数。

考试已开始。

沈斯情拿到试卷一看,第一题是: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来历、含义,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第二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表达什么感情?

……

第十九题:蒙童学国文,应该首先学什么?

第二十题:默写《桃花源记》,今日大周可否及应否建成桃花源?说明理由。

沈斯情感觉这些题目并不生僻奇诡,但却让她无所适从。她一直以为像科举一样“代圣人立言”。

古代社会的考试,可以参考的就是科举,当养济院学塾的教师招聘考试别出心裁时,这些考生都无所适从。

沈妙音参加的历史考试一样需要表达独立的思考。

比如“本朝以外,写出你最敬仰的三位皇帝,并说明理由。”

“曲辕犁何时出现?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列举历史上出现的印刷术,说明其发明人和具体利弊。”

……

沈妙音也有些茫然,如果说列举三位皇帝进行评价尚属常规,其他如曲辕犁、印刷术则完全陌生。因为当时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史。

考完后,沈斯情脸色苍白,她与沈妙音互相交流了一下,都觉得把握不大。

两人一回到“宿舍”(这也是养济院的独特叫法,国子监那边都叫“学舍”),就抓紧时间备考格物和算数。

除了少数考生在交流答案外,其他很多考生也一样在学习格物与算数。

这次的招考太重要了,谁都不想把命运交给“拉郎配”,同时也中意养济院学塾提供的待遇,不仅一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俸,还包食宿,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国师的产业,在大周朝,还有比进入国师麾下更安全,更体面的吗?

此次沈妙音报了算数,而沈斯情报了格物。

沈斯情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她觉得这些学问奇奇怪怪的,推演的所谓“定律”都是没事找事。

忐忑不安中,第一期教师考试放榜,沈斯情与沈妙音两人均落榜,沈斯情更加恐慌,只能更加努力学习,但头脑好像一团浆糊。

倒是沈妙音,似乎松了口气,更加投入地学习那些定理、公理,感觉津津有味。

……

国师府。

傅名山正尴尬地向刘桂生禀报:“……同僚皆未听到此传闻,想是百姓敬重国师,不愿在我等面前提起,属下也是偶尔听街坊卖汤饼的顾婆子无意间说起,事涉闺房之秘,不敢逐级上报,因此斗胆求见……”

刘桂生点点头:“你做得不错,不过,此事倒并非不可对人言,本座既修仙有成,岂无断阳重生之道,只待时机成熟,便可请陛下赐婚。”

傅名山没想到如此难堪之事,国师仿佛举重若轻,一点都不在意,不由感叹国师气度宏远。

遣退傅名山,刘桂生走进后院闺房,昭月正在翻看刘桂生编的教材,只觉万物玄妙,皆循自然之理,如钟表器械,配合无间。

道法自然,焉知非上苍巧妙安排?

《算数》、《格物》莫不是窥伺天机之门径乎?

抬头见小桂子进来,展颜一笑,款款施礼道:“玉真子见过师傅!”

声音娇柔,故意拿腔拿调,刘桂生拍了她某处一把,把她轻轻扔上床,于是高亢的声音响起……

云收雨歇,刘桂生手揉着某处,低声道:“如今裕王案已审判大半,些许残余翻不起大浪,田亩审计初见成果,月桂港已现雏形,局势平稳,你我之事,倒是该有个说法了。”

昭月一听,身躯一震,眼眶湿润,声音发颤道:“小桂子愿娶昭月了么?”

一直以来,昭月都觉得小桂子非此间凡人,不敢提起婚嫁之事,害怕突然某日,他便驾鹤西去,杳无影踪。

他总是一副漠不在意的样子,就是当上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见他如何欣喜,而且俭省立身,不尚奢华,国师府上竟无歌姬滕妾,仆役也都是自己带来的,他从未要求。

似乎他随时想要离开。

自己只想着跟他在一起的日子,能多一日便多一日,但一想到某一天会失去小桂子,就心慌得厉害,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他肯留下了吗?

刘桂生现在确实没想着回去了,随缘吧!如今这么多人投靠自己,信任自己,自己不能不在意。

何况还有昭月,从未想过这个女魔头对自己如此钟情。

“自然要娶,你沾了仙缘,吸了我的精气,你我便有了因果,岂能放你走?”

昭月嘤咛一声,抱住刘桂生,含糊道:“玉真子还要……修炼。”

刘桂生一听,一把推倒……

月桂港。

今天是月桂码头正式行船的日子。裕泰粮行租的广船抢了头香,将江南的粳米运到京城,原是在城西南永定河,离城东远,且吃水较浅。

很多货物需要在通州用小船接驳转运,或者直接陆运。

如今月桂港开通,可直达京师城东,大为便利。

码头旁刚完工的望江楼内,刘桂生与昭月正坐在靠窗的位置观赏“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江景。

章孝盛站在刘桂生旁边,毕恭毕敬说着话,他持有麒麟牌,又合作代工水泥,算是商业伙伴,刘桂生自然也表示一下亲近。

不一会儿,河边的土工执事鹦哥儿眼尖,又站得高,第一个见到船桅杆,喊一声:“来了!”

众人纷纷往南面望去,只见芦苇荡转角处,确有一根桅杆缓缓探出头,向码头驶来,船行速度不慢,到了距离五十丈远的位置,开始减速。

船缓缓靠近码头,下了锚,搭上卸货桥板,开始卸货。

货卸完,船顺利开拔,现场欢腾。

刘桂生在码头高台上宣布月桂港开业,不仅是码头,还有货栈、客栈、望江楼。

望江楼集酒楼、戏楼、客栈于一体,高三层,窗明几净,雕梁画栋,满足那些掌柜、东主的需要。

望江楼背后是一条商业街,临街建了不少商铺,养济院将这些商铺全部对外招商。

如今刚招了一家汤饼店,却正是鹦哥儿的老娘开的。

武定侯退地后,鹦哥儿跟老娘回去收了地,却舍不得养济院的差事,便把地租给本家堂哥罗黑娃,自己回到码头。干活比从前更卖力了。

刘桂生宣布码头开业后,又奖励优秀员工。

不仅养济院,也有审计署。

孙鲤排名最前,他是监生出身,却颇好格物致知,喜穷极自然之理,爱与百工结交,在水泥研发中立了大功。

第二名是傅名山,此人清廉自守,认死理,与五城兵马司斗智斗勇,油盐不进,使街面青皮为之一空,商贩拍手称快。

第三名是罗鹦哥,在码头务工,处处争先,有当仁不让之气概,多次设法降本增效,而且忠诚勤谨,任劳任怨。

……

每个优秀员工均有五十两赏银,过几日单身员工可以优先选配犯官家眷。

各级管理者也各有奖赏。

一时间皆大欢喜。

乾清宫东暖阁。

隆安帝坐在紫檀雕螭案后,悠悠说道:“裕王案一众乱党,朕御批流放澳洲者五千人,京营司马梁有道等五人凌迟,文华殿大学士万安及其妻王氏等十人斩首。其余仅判徒刑,或送与养济院以尽其有用之躯。

刘卿,如何,依卿之意,少刑杀,行仁政,以体上苍好生之德。”

“陛下仁厚,实乃苍生之福。”

气氛烘托到这里了,刘桂生自然要捧一下,都是社会人,规矩我懂。

隆安帝一笑摆手,他对刘卿颇为满意,自从他出现,自己不仅大权在手,而且太上皇这个烫手山芋也由刘桂生兜着。否则着实头疼,以子囚父名声极差,弑父更不必说,斑斑史迹,必遭后人唾骂。

况且,刘卿一番拳打脚踢,朝廷财政大幅缓解,官吏效率提高,自己不仅可修武备、治水利,且已开始丈量田亩,重修鱼鳞册,作乱多年的西南苗夷也派大军平定,中兴气象初显。

更有养生粥,煅体助兴,不是虎狼药却胜似虎狼,虎狼药隆安帝亦曾服用,虽一时威猛,却使肾阳亏虚,难以安眠,掏空了身子。

养生粥则养生助兴兼而有之,如今懿妃常常不堪龙虎之威,以口舌代之。

末了,刘桂生又问道:“裕王等流放之徒何时启程?”

“三日后吧!就从月桂港出发。不过裕王妃一家恐惧澳洲瘴疠之地,托卢琼向朕求情,朕心中不忍,把裕王妃接入后宫了。”

我去,皇帝,你怎么当曹贼上瘾了,这样好吗?

刘桂生默默吐槽。嘴上却说道:“陛下深仁厚德,恻隐之心铭感天地,裕王妃何其有幸得遇陛下。”

“哈哈,说来需得感谢刘卿所献之养生粥,不愧仙家圣品,有龙虎之威而无媚药之害。”

“此乃我凌霄派圣物,养生助兴只是其次,常食之,便是断阳亦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