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国师 > 第四十二章 北国和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老娘连忙扶起她,见儿媳妇模样俊俏,脸儿水灵灵的像新剥的葱儿似的,心里却担忧:“这养在闺房里的小姐,怕是耐不得苦,往后帮不上鹦哥儿什么。”

但见鹦哥儿脸红得猴屁股也似,想是等不及了,少年夫妻,倒也不奇怪,便说道:“水都烧了,擦洗一番早点休息。既是成了家,今后好好过日子。”

说着便回房。

养济院分的宿舍都有两三间房,倒不怕拥挤尴尬。肯这样砸钱给这些力夫、伙计,在这个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也只有国师这样的仙家才有如此手笔。

刘桂生后世来的,对生活舒适度和卫生都有要求,在他手下,满身尘垢,异味熏人是绝对不行的,五谷轮回必须去茅房,绝不能随地解决。

有犯规的必须罚钱,再犯两次就开除。

所以,国师手下都勤于沐浴,卫生习惯好,即使是力夫,看上去也体面,与这个时代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截然不同。

沈斯情见这屋子虽远不如以前的侍郎府那么轩昂富丽,却也洁净舒适,清清爽爽。加上鹦哥儿看上去也精神,言语间颇有些见识,并非普通乡野匹夫可比。数月的惶恐忧虑竟放下大半。

她躺床上,用大红鸳鸯被紧紧包裹着,颇为紧张,但隐隐也有一些激动,俄而见鹦哥儿进了门,把门关了,缓慢往前,把灯吹熄,然后竟在床前徘徊起来。

她开始浑身发热,手紧紧抓着被子,过一会儿,鹦哥儿终于爬上床来,颤声喊:“娘子!”

沈斯情软软糯糯回道:“相~公!”

鹦哥儿脑海里回放着那天的寒风里,他蹲在道旁,看宝马雕车从眼前经过,只留下依稀的香风久久萦绕。

那天,也许就是她吧!

想到这里,他激动起来,拉起被子,再看那张凝脂般的脸,眉目如画,此时紧紧闭着眼睛,扯下小衣,那片雪白扑面而来,他彻底爆发了。

……

沈斯情不记得昨晚几次,后来她累得手指头都动不了,可是到了早上,鹦哥儿又想了。

沈斯情作为新妇嫁进门,本要洗手做羹汤,否则难免婆家嫌弃,求道:“相公,奴要……起身下厨,晚了……怕母亲大人怪罪。”

鹦哥儿早起看见身边的娇媚容颜,那股火又复燃了,也管不了老娘了,嘴里含糊应着:“娘脾气好着呢!……等会儿俺帮你……说说……”

于是又来了两次,反正养济院给假五天,倒不虞耽误正事。

一直到日上三竿,两人才起床下地。

此时罗老娘已经备好早餐,沈斯情忙上前赔不是。

新妇第一天就赖床,这还了得,当初自己嫁入老罗家,是怎么被折腾的,如今还历历在目,怎的到她这,就能享福?虽是官家小姐,却是罪宦,差点进教坊司的,岂能在老罗家摆谱?

罗老娘正想发作,却想起昨晚鹦哥儿说的,天师府就是新妇的娘家,谁敢殴妻就要开除。

心里腹诽:“天师诸般都好,就是对这些罪宦之女太宽纵了。”

想归想,却到底不敢发作,只安慰道:“你们少年夫妻,血气方刚的,却也难免,吃饭去吧!”

沈斯情羞得无地自容,却也庆幸婆婆没有趁机发作。

朱五郎、刘黑狗等养济院、审计署光棍汉昨日也分别“捡到”自己的媳妇,每个人都如鹦哥儿一般,昏天黑地过了五天。

……

正月过后,天气转暖,加上罗刹国特使多番催促,隆安帝下旨,荆溪伯王子腾为正使,三等威烈将军贾珍为副使,护送永嘉公主北上罗刹国和亲,二月初五启程。

旨意下到宁国府,贾珍愁眉苦脸接旨,传旨太监周通宣完旨意,和气道:“贾将军快快请起!久闻荣宁二府轩敞壮丽,气象威严,乃京师一等一的积善富贵之家,咱家早想来看看,想不到今儿倒是得偿所愿。”

“公公说笑了,陋室草堂,不过遮风避雨而已,倒是周公公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贾珍陪笑应道。

周通知他强颜欢笑,心中有些幸灾乐祸,不过贾府早早投了国师,倒不敢轻视取笑,温声道:“令姨妹永嘉公主姿容俏丽,兰心蕙质,甚得懿妃欢心,连带陛下也常给些赏赐,威烈将军府上福泽深厚,真真让人羡慕不来。”

贾珍强笑道:“端赖圣上隆恩,祖宗遗泽,还有周公公等诸位大人帮衬。”

周通连忙道:“不敢,不敢。将军简在帝心,方才有此福缘……。圣上命将军三日后启程,以免误了吉期,公主之安危,都托付给荆溪伯和将军了。”

贾珍只得应了。

在此之前,王子腾已经收到圣旨,开始行前准备。他虽颟顸无能,毕竟多年官场历练,倒不像贾珍那么六神无主。

且他也深知,自己能置身裕王案之外,实属侥幸,此次出使,也是圣上“以观后效”之意,若不能办成,仕途再无指望。

因此,他一直积极准备,一副昂扬奋发之态,以免被劾“心怀怨望”。

二月初四,贾珍临近出发,心神不宁,惶恐不安中,借着辞行的名义,来拜访刘桂生。

结果刚到国师府西花厅,发现王荆溪居然已经在西花厅等候。

王子腾知道自己当初入狱与国师有关,但事已至此,而且以后能够脱身,且保住官身,端赖国师之力,因此一直找机会示好。

刘桂生如今炙手可热,求见的人不少,不过他想到自己是贾珍、王子腾远赴北国的始作俑者,遂同意见见二位。

王、贾二人等了半个时辰,终于见到国师姗姗来迟。

刘桂生自己定制了一身国师“制服”,头戴混元巾,身穿青蓝法衣,皆用上等湖绸织成,璀璨又有质感。

“法相”对于塑造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世外高人的逼格必须立起来。

王子腾与贾珍连忙施礼。刘桂生摆摆手道:“免礼!”

眼睛一扫两人,笑道:“明日启程北上?”

王子腾道:“正是,今日特来向国师辞行。”

贾珍道:“不知国师有何吩咐?我们必尽心竭力完成嘱托。”

刘桂生道:“你二人勤于王事,尽忠圣上即可。另外,不要急着回来,可任常驻公使,时间长了,可奏请圣上另派公使接任。除了罗刹国,两位还可游历泰西诸国,或派得力干员前去刺探,举凡军情民意、经济民生、能工巧匠,事无巨细,皆可搜罗,传回国内就是一功。”

王子腾道:“多谢国师指点。只是我等愚鲁粗疏,孤陋寡闻,只怕难当大任。”

刘桂生笑道:“不必担心,养济院派了商队随你们前往,掌柜朱荣烨已获本座面授机宜,你等配合便是。”

王子腾与贾珍大喜,连声道谢!

刘桂生又道:“此去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凑巧,养济院新研发一款马车,转向、减震皆有机关巧思,给两位各送一辆,可缓解远途跋涉之苦。”

此时欧洲也有悬挂减震的装置,不知罗刹国使者是否带着这种马车,不过即使有,也是他们自己用。

而且悬挂装置,摇晃幅度大,舒适感远不及养济院新研发的“赤兔”马车。

王子腾与贾珍两人连忙道谢。

又聊了几句,刘桂生将他们打发走了。说到底他并不关心两人会不会挂在半道,反正是废物利用,特别是贾珍,留在府上是个祸害,放出去倒好,就算回来,也要再派差事给他。

真正能办事的是朱荣烨,数日前刘桂生已经面授机宜,并让他尽快招募泰西诸国通译专才,加强语言培训。

朱荣烨已通过京师耶稣会搜罗了一个粤省海商之子颜佩韦,粤省南海郡海贸繁荣,诸番杂处,他自小从商,懂佛郎机语,后皈依天主。

另一个为马杰,曾为步军校尉,二十年前在尼克萨被罗刹俘虏,数年前放归,数月前被养济院招募,朱荣烨到处搜罗通译人才,把他挖出来。

自从月前国师透露要其准备随同出使罗刹,朱荣烨就一直忙碌,他知道天师要大兴西学,大开海贸,以强国富民,破除“内卷”之弊。

“内卷”一词朱知事从未听闻,但经国师指点,他却如醍醐灌顶,数千年积弊,华夏民生之多艰,一言以蔽之矣!国师欲兴万世太平,破王朝更迭之祸,此亘古未有之伟业也,吾何幸得遇国师。

晚上,忙碌了一天,朱荣烨回到朱雀街的住处,此处原是龚怀安外宅,审计署没收后低价卖与朱知事,以示恩宠。

如夫人晴雪赶忙迎出来。

朱荣烨的原配留在湖广老家,晴雪是新纳的妾室。自从朱荣烨跟了国师,给他送钱财美女的不少,甚至有湖广行商欲将嫡女嫁与他做妾,不过他都不敢造次。

国师有改天换地之志,又有通天彻地之能,跟随国师,缔造大同之世,实乃我辈读书人之夙愿。

何况国师耳目遍及朝野,纳妾之举岂能瞒过国师?若行为不检,恶了国师,只怕追悔莫及。

所以,他从上月从武定侯七情庄放归的无辜女子中选了晴雪,禀明国师,国师大喜,遂将晴雪赐予朱荣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