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玉回答道,“陛下会不会想多了?皇长孙还年幼,他……”
朱元璋打断了李培玉的话,“朕看走了眼,雄英年幼,那么他的行为是谁指使的?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奴婢想办法去查。”李培玉忙回答道。
朱元璋是一个特别喜欢定下制度的皇帝,他把收拾的整整齐齐,还定下了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当中有一句警告子孙的话。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就这么一句话,说有明一朝,实亡于洪武,就没毛病。
万寿帝君曾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大明朝这么多文臣武将,能留给后世子孙的有几个?
朱元璋留在皇明祖训里面的这一句话,就注定了大明要亡在他的手里。
因为大明是一个制度无法变化的朝代,自朱元璋死后,皇明祖训正式成为约束皇帝的枷锁,就注定了这个朝代已经僵化到容纳不了一次改革的程度。
即便再锐意改革的皇帝,也会发现祖宗的制度已经限制了变革的可能性,只能顺着惯性随波逐流,等待最后清盘。
所以,大明一旦走向衰弱,再无中兴的可能。
朱棣造反夺权,还改了不少皇明祖训,要不然朱棣的大明都不一定能有二百来年。
百官:陛下,皇明祖训说……
朱棣:你们拿前朝的祖训,来管本朝的皇帝?
历史证明,朱元璋是个喜欢定制度的人,他想把大明接下来的一切都安排好,让大明千秋万代的笼罩在他朱元璋的意志之下。
哪怕是他的钦定传承人朱标。
朱标娶了常氏,他背后常蓝两家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支持朱标。
至于其他人,那完全是被迫服从。
朱标在军中压根就没有建树,跟他们也没有利益绑定,军方大佬怎么可能一心一意朱标,只不过是不能抗旨而已。
朱元璋压根就没想过把这些官员的利益跟朱标搭上线,这也是为什么朱标的东宫除了常吕两人,只有一个小透明的原因。
那个小透明是元朝参政阿失宁之女。
没有通过政治联姻手段稳固朱标与淮西的关系,朱标没有战功,得不到认可,所以朱标的太子位稳还是不稳,全在朱元璋一念之间。
朱标可谓是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
朱标权力小,身为监国太子,未来救老师宋濂都救不了,那时候朱标为宋濂求情,朱元璋一句俟汝为天子而宥之,把朱标吓得直接跳河了。
史料记载,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
朱标被朱元璋一句话吓得跳河,这样懦弱的性子,能办得了洪武大案?
那是老朱办的,让朱标去执行,给朱标树立点威信,不过有没有让朱标背锅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很不容易,所以他的性格是极为坚忍,强势的,做事情特别武断,心狠手辣。
朱标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性子自然就懦弱些了。
身为太子,子不类父,父厌之,子若类父,父疑之。
你说,这太子多难当?
帝王家,哪有父慈子孝?
朱元璋是为朱标铺路,但不是铺朱标自己的路,是铺朱元璋选的路。
朱元璋让朱标按照朱元璋的意志走。
这种没有边界感,打着为儿子好,做着伤害儿子的事儿的人,是农民出身的通病。
长挂嘴边的就是,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都多。
……
李承乾两世做太子,自然是明白接下来如何善后的。
李承乾回东宫,突然想到了什么。
当即给远在云南的沐英写了封信,说明白自己登基的事情是马皇后支持的。
并同时映射一波洪武七年朱元璋让嫡子给孙贵妃服丧,踩马皇后脸面的事情。
李承乾担心沐英会是变数,所以表明态度,自己登基是母后支持的,你若还是要支持朱元璋,那你就想想朱元璋把你娘的脸面踩地上的事情。
朱元璋在前面打仗,沐英可是马皇后一手带大的,是在朱标之前的好大儿。
写完之后,李承乾吩咐道,“加急,把这封信送到云南西平侯府,并传旨韩国公,叫他联系五军都督府,把昨晚参与的士兵名单报上来,酌情封赏吧。”
“遵旨。”太监接过信应声道。
“还有,传旨,西平侯沐英守卫边疆有功,着进封黔国公,改回朱姓,如果他到时候对改回朱姓有顾虑,那就问问他还认不认他自己这个养子的身份,认不认朕这个弟弟。”李承乾补充道。
按住沐英,是断老朱的后手之一。
功名利禄去诱惑,远不如再加上亲情这张牌。
沐英到死的爵位都只是西平侯,但是追封直接越级追封为王。
到底是老朱的厚爱,还是补偿?
毕竟沐英是在得知不咋常见到的便宜弟弟朱标死讯之后,就病逝了。
“遵旨。”太监领命,马上去办。
“父王。”朱雄英蹬着小腿来到了书房。
李承乾一把抱起自己这个便宜儿子,“怎么了雄英。”
朱雄英奶声奶气的道,“儿臣刚刚听说,父王当皇帝了?那爷爷当什么啊?”
“他啊……他当然就是做太上皇了,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他的父亲也还活着,他的父亲就是做了太上皇,明白吗?”
李承乾耐心教导道。
想起自己的皇爷爷,李承乾愈发后悔玄武门之变时,自己没有穿着太子冕服,抱着自己母后牌位,一头撞死在太极殿。
再不济去撞死在自己母后的陵前。
让李世民直接获得弑兄长、屠弟弟、囚父亲、杀侄子、霸弟媳、逼死嫡长子六大成就。
自己的那个父皇,是个好皇帝,但绝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问自己为什么要造反时,可曾想过当年大行高祖皇帝也这么问过他?
“太上皇?那雄英还能去见爷爷吗?”
朱雄英疑惑的问道,毕竟书上说太上皇好像都是被软禁的。
自己老爹把他的老爹软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