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关起门来深学帝王之术,外面确实在反贪反腐,抄家拿人。
两天后,云南西平侯府。
“臣沐英恭请圣安。”
沐英带着一家老小设好香案,前来接旨。
“圣躬安。”太监朝京城方向拜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沐英等人高呼道。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临御天下,赖股肱之臣辅弼,今有西平侯沐英,忠勇兼备,才德超群,自封爵以来,殚精竭虑,为朝廷屡建奇功。
于疆场之上,卿披坚执锐,率部众冲锋陷阵,击退外敌入侵,保我边境安宁,于朝堂之中,卿秉持公正,直言敢谏,以国家大义为重,诸多建言皆利国利民。
其一心奉公,不谋私利,实乃群臣楷模,朕深感其功绩卓着,仅以侯爵之位,不足以彰显卿之勋劳,今特加恩晋封卿为国公,赐封号黔!
另赐府邸一座,良田万顷,望尔此后更加勤勉,辅佐朕躬,匡扶社稷,不负朕之厚望,不负天下所托,朕亦盼满朝文武,以卿为榜样。
尽忠职守,同心同德,共铸我朝之辉煌,此外,自即日起,卿改沐姓为朱姓,以后复称朱英,望尔再接再厉,为国再立新功,钦此!”
太监吧啦吧啦念完圣旨,沐英人傻了。
不可思议的看向了那个传旨太监。
“陛下让……让我改回朱姓吗?”沐英有些不敢相信。
沐英依旧记得当年义父让自己不得再姓朱的时候。
如今可以改回来了吗?
传旨太监微微点头,“正是,不过这不是太上皇的意思,这是陛下的意思,洪武皇帝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皇太子继皇帝位。”
“太子继位?义父退位?”
沐英怎么听都觉得有猫腻,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有多么强,沐英很清楚。
朱元璋是巴不得把所有权力都抓在他一个人手上的。
掌握着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可能愿意退位?
“黔国公,皇太子继位,皇后娘娘也是大力支持的,这不仅仅是臣心所向,还是皇后娘娘的意思。”小太监提醒道。
沐英回过神来,原来母后也支持吗?
那就能理解了。
“原来如此,只不过臣不敢奉诏,毫无战功,岂可进爵?而且臣若再改回朱姓,怕乱了尊卑,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沐英不想让上面的人为难。
毕竟自己不是亲生的,还是别掺合进去了吧,讨人嫌就不好了。
太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陛下早就料到您会拒绝的,所以特意让奴婢来问问您,您到底还认不认太后娘娘这位母后,还认不认他这位弟弟?如果您还认,那就不得抗旨。”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沐英的耳边炸响,他猛然抬起头,双眼直直地盯着那太监,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太子,哦不,陛下他……他竟然还如此看重我这个义兄吗?”沐英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其中夹杂着难以置信和些许感动。
那太监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反问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陛下和太后娘娘都对您念念不忘啊!太后娘娘得知陛下传旨加封您,高兴得不得了,还特意写了一封家书,让奴婢一并给您带来了呢。”
说着,太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然后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沐英。
沐英见状,急忙伸手接过那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吾儿朱英亲启六个大字。
沐英凝视着这几个字,眼眶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然后颤抖着双手拆开了信封。
展开信纸,沐英一眼便认出这是马皇后的亲笔字迹。
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信中的内容,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他的心上。
读完信后,沐英的手微微颤抖着,他的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终于,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猛地俯首在地,哽咽着说道,“臣朱英领旨,叩谢陛下天恩!呜呜……”
太监见状,连忙将圣旨递给朱英,然后扶起他,轻声安慰道,“黔国公,起来吧,陛下和太后也很想您啊。”
朱英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体有些摇晃,似乎还没有从激动的情绪中完全恢复过来。
朱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说道,“请公公转告陛下,臣一定会为大明守好边疆!绝不让陛下和太后失望!”
“奴婢一定带到。”太监微微点头。
接着,朱英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另外,能不能烦请公公给我带封家书给陛下和太后?我已经很久没有给他们写信了,心中甚是挂念。”
不敢写信啊,怕朱元璋误会自己在京中结交权臣,或者想打听京中的消息,引起误会。
老朱的猜忌心太重了,沐英害怕啊。
太监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连连点头,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能为公爷效犬马之劳,实乃奴婢之荣幸,公爷大可放心,奴婢定当不辱使命,将家书安全送达陛下和太后手中。”
朱英听后,心中感动不已,他满怀感激地看了太监一眼,然后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声音略微有些哽咽地说道。
“好!好!公公如此仗义,实令我感激涕零,公公既已至此,不妨留下来用顿便饭吧,我这就去吩咐下人准备。”
太监一听,喜出望外,连忙谢道:“多谢公爷美意,能有幸与公爷一同用膳,真是不胜荣幸啊。”
朱英微微一笑,转身从衣袖中掏出一张银票塞进太监的手中,同时满脸笑容的说道,“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请公公喝茶,还望公公不要嫌弃。”
太监见状,急忙摆手推辞,口中说道,“公爷这是何意?奴婢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岂敢收受公爷如此厚礼?”
然而,朱英却执意要将银票给太监,“公公莫要推辞,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罢了。”
太监见朱英态度坚决,只好笑着收下银票,说道,“既然公爷如此盛情,那奴婢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公爷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