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 第88章 准备对江南集团下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章 准备对江南集团下刀

常茂的话,让李世民微微愣了愣,看到常茂的战马上还有箭矢,李世民笑了。

为了抓朕,还真是做足了准备啊。

李世民默默上马,跟着离开了。

李世民被常茂抓住,这就让张定边很尴尬了。

我承认我有轻敌的成分,但他的暗卫个个拿命博,也太猛了啊。

张定边:贫僧好像下山办事儿了,又好像没有下山。

张定边回山继续清修去了,朱棡承诺张定边会向朝廷提出让陈理回大明的,只要张定边永不下山,陈友谅的墓和陈理的命都不会有问题。

张定边同意了,回山继续清修。

不对,还修个屁啊!

武功再高,面对那碳基生物冷静器,该冷静不还得冷静?

嗯……还是研究火铳去吧,看看能不能徒手搓火铳。

朱棡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让人送回了京城。

李承乾收到信之后,心情有些忐忑地打开了信封。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关于李世民的处理方式,李承乾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细节。

而另一件事,则是关于江南的问题。李承乾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对身边的大伴李福安说道:“大伴,给晋王写一封回信,让他立刻命令张定边把父皇送回来。”

李福安赶忙应道:“遵旨。”

李承乾接着下令:“还有,你去把黔国公朱英找来,关于江南的事情,必须要有个决断了。”

“遵旨。”李福安再次应道。

就在李福安准备转身离去时,李承乾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叫住他:“等等,大伴,养猪场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

李福安停下脚步,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工部已经动员了上万名民夫,全力修建养猪场。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差不多已经快要完工了,猪崽也正陆陆续续地被放进去,开始饲养了。”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嗯,很好。等父皇回京之后,你带他来见朕,朕要亲自任命父皇为养猪场的厂长!”

李福安心中一紧,但还是立刻躬身行礼道:“是,奴婢这就去办。”说完,他便匆匆退下,去执行李承乾的命令了。

李福安离开之后,时间并没有过去太久,朱英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乾清宫。

李承乾一直将朱英留在京城,却始终没有告诉他具体的任务或目的,这让朱英的内心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他不知道李承乾究竟想要他做什么,这种未知的情况让他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七上八下。

然而,今天李承乾突然传召他,朱英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赶来。

一见到李承乾,朱英赶忙跪地行礼,口中高呼:“臣黔国公沐英,恭请陛下圣安。”

李承乾见状,连忙虚扶了一把,说道:“大哥免礼,快快请起,坐下说话。”

朱英谢恩后站起身来,稍稍定了定神,然后直接问道:“谢陛下,不知陛下今日传唤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李承乾也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朕决定解决江南问题,用武力来解决。”

朱英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微微一沉。

他原本以为李承乾会通过政治手段来处理江南的事务,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了直接动用军队。

这意味着李承乾不再打算在政治博弈上浪费时间,而是要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政治博弈,就是在不掀桌子的情况下与天斗、与人斗、用各种手段斗。

在桌子底下随便踢,但坐在桌子上,都必须满脸和善。

任何时候都不要做掀桌子的那个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路远总会相见,对讨厌的人露出微笑,是从政者要学会的恶心。

所以矛盾发生时,永远不要撕破脸。

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有掀桌子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有不掀桌子的修养,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而皇帝,天天上朝,不就是天天在政治博弈吗?

怎么今天一反常态,打算用军队解决问题了?

“陛下,想要将江南官场赶尽杀绝,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啊,若是如此行事,恐怕会引发天下动荡,人心惶惶,这对陛下的统治可是极为不利的。”朱英一脸凝重的提醒道。

李承乾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缓声道,“大哥,你误会朕的意思了,朕并非要将江南官场斩尽杀绝,毕竟江南之地的稳定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朕所期望的,是让江南官场在未来至少三十年的时间里都无法恢复元气!”

朱英闻听此言,不禁眉头微皱,追问道,“陛下,您如此大费周章,究竟有何深意呢?难道三十年后,您还要再来一次这样的杀戮吗?”

李承乾再次坚定地摇了摇头,解释道,“当然不是,朕之所以决定这样做,是因为朕已下定决心要迁都北方,然而,江南地区必然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此外,兴建新都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而这笔钱,朕只能从江南这个钱袋子里拿了,用江南的财富来建造北方的新都,待迁都之后,朕再从长计议,妥善安排对江南之地的压制。”

当然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沿海利益。

不过这种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话,李承乾自然也不会对朱英去说。

而且做皇帝,没必要事事都跟臣子刨析明白。

“迁都?”朱英惊愕得合不拢嘴,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会有如此惊人的想法!

大明才立国十来年,就要迁都了?

而且还是迁都北方,北方鞑虏只是退回草原了,又不是死了。

迁都北方,那多危险啊。

“没错,朕要迁都北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听到这话,刚想劝谏李承乾不要迁都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不曾想,李承乾还有这等志向,权力对一个人的心性改变,真就有这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