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学分,其实已经不少,足以支撑杨慎行两个月的修炼丹药购买。
这还是他奢侈到五六丹、护腑丹不断的原因,否则能支撑更长时间。
大一里面,其实除了个别家世支持的人,基本没有人能做到如此奢侈。
但对于修炼,杨慎行可不会省。
二十枚品质极高的五六丹,也能为他节省二十多万,也就是二十多学分了。
来都来了,杨慎行也就顺便去兑换处,将刚拿到手还没捂热乎的积分,又花了三十去购买二十枚护腑丹。
几人互相告别,分开。
走之前,余文锦跟杨慎行约定,她会回家几天,之后与他切磋。
杨慎行答应了,贺毅堂恰好看到这一幕,便又屁颠屁颠跑回来。
“好嘛,咱们仨一起去的,结果你们俩玩不带我。”
其实刚认识对方时,贺毅堂在杨慎行眼中是个非常稳重的同学。
但熟悉之后,这家伙也难免说骚话。
“你想干什么?”
“我也要跟你切磋,杨魁首不会嫌弃我吧?”
杨魁首,说的是杨慎行在新生榜中排名第一的事。
外界,以及各大武大的自己人,对天才学生们也有一个划分。
只比一般人强一些的普通天才,更好一些的顶级天才,以及心性、天赋具是顶尖的绝顶天才。
绝顶天才很少,饶是所有武大加起来,每年最多也不会出现超过十人。
当然,要是算上没有入学武大的,应该总共能有个十来人。
但绝对不会超过十五之数。
这不仅要求年轻人天赋好,还需要年轻人有不俗的心性,才能被称为绝顶天才。
杨慎行时常扪心自问,要说天赋,他自认还算不错。
但之所以成熟,也是因为他如今已经算是活了第二辈子,否则,应该也会是个年轻人心态。
贺毅堂,如果不是杨慎行横空出世,估计会是如今京武这一代的执牛耳者。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杨慎行对于对方的切磋请求,欣然答应。
“那好,等过几日,咱们便多多交流。”贺毅堂斗志昂扬地离开。
关系好归关系好,但该不服还是不服。
杨慎行将东西放回一个半月无人居住的宿舍。
不过这里每日有人打扫,所以卫生问题不用担心。
随后,杨慎行先去了一趟邹老那里,但却看到大门紧锁。
这时,恰好有一个他不认识的老者路过。
“来找老邹的,你是他那学生,杨慎行?”
老人神采奕奕,但却见到,右边的袖子空荡荡的。
“老先生您好,请问您是?”
老者摆动唯一的一条手臂,“别那么客气,我叫北门连笙,算是老师吧。”
“北门老师好。”
杨慎行恭敬行礼,虽然好奇对方为何缺了一条右臂,但却很明智的没有开口。
但北门连笙却发现杨慎行的眼神,在自己右臂处停留,他也不生气,很是淡然笑笑。
“我跟你老师算是同一辈的老师,至于我的手臂嘛,情况跟他差不多,在早年间的某场战事被敌人斩了去。”
其实,京武之所以拥有崇高的地位,便是在于它除了是培养年轻武者的最高殿堂之一外。
还因为每逢战事,不管是哪里,只要是为了夏国,京武的老师、学生从来不会缺席。
都不说受伤,这些年牺牲的都不在少数。
那些先贤,都被葬在京武最深处的那家墓园。
杨慎行早就葱老师口中听过,但那个墓园却算作京武等级最高地几处地方之一,他暂时没资格去祭拜。
只有当她真正的,亲身参与过一场大战,才会被允许进入。
不过是以主人被埋进去,还是去祭拜,这就看个人造化了。
听闻老者此言,杨慎行顿时肃然起敬。
“行了行了,你小子哪来那么多想法,别跟我客气。说起来,我跟你老师当年可是师兄弟。”
“那我以后就叫您师叔了。”杨慎行倒是会顺着杆子往上爬。
“哈哈,果然跟老邹说的一样,你小子倒是个胆大的。”北门连笙笑道,不过却也没有反驳杨慎行的话。
不过有些事情,却并非杨慎行想的那样。
因为二人当年,虽然是师兄弟,但关系却很紧张。
倒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但因为时常竞争,且脾气不合的原因,没少打架。
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对方是邹向道,挨揍多的自然是北门连笙。
总不能在小辈面前自揭老底吧。
邹老家没人,北门连笙又邀请杨慎行去家里坐坐,所以他很快离去。
邹老如今的住所,已经从那处小院,搬到了一栋老楼里。
这里是有一些住户的,但杨慎行却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
不过看到北门连笙的家就在邹老楼上,杨慎行觉得,这里住的人,别不会都是曾经在战场上落下伤的老人吧?
但他没问,北门连笙也就没说。
聊天没聊多久,北门连笙只是简单问问杨慎行的修炼、生活。
看得出来,老者有些孤独,但也有不奇怪,要不是杨慎行拜了邹老为师,否则她也是不会来学校最偏僻的这里,来找一群老头子。
其实京武不会、也不可能限制这些老人的行动,但他们却很少出门。
“您没去收个学生教教?”
杨慎行觉得,这些老人估计都是曾经的天之骄子,就算受伤不能修炼,但多培养一些学生,既可以转移心情,又能不将一身所学埋没。
“有想法,但说实话,很多人想不开。”
北门连笙透露,这栋老楼里,算上他跟邹老,拢共也就十一人。
他们的情况相差不大,更是大多都失了心气。
邹老在收了两个学生后,心情有所缓和,这是北门连笙看在眼里的,他也有心如此。
但其他人却不那么想,大多还是无比消极。
其实一开始,邹老才是这些人中最消极的,他住的那村落一样的小院,如今更是都没人了。
但后来他的改变,却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没看以前十多年都足不出户,说难听点就是在等死的邹向道,如今都主动出门多日,就为了学生奔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