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水茶寮聚三仙
西坪镇的暮色染透铁观音茶山时,“清水茶寮”的竹篱正滴着新茶的露。苏明月蹲在老茶灶前拨弄炭火,灶膛里跃动的不是凡火,而是陆九渊蜕鳞时留下的龙焰余烬,火星溅在茶釜上,竟蹦出“唵嘛呢叭咪吽”的轻响——那是每片铁观音舒展时自带的禅机。沈青禾倚着茶寮木门,手中茶船船舵已化作茶盘,盘底沉着从魔界带来的回甘藤须,此刻正与母树根系共振,在茶盘上织出“三界同春”的纹章。
柳如是握着龙鳞笔的手悬在素绢上方,笔尖未落,绢上已浮现出陆九渊的万千虚影:他在天庭替仙子修补茶筛,在魔界为幼魔包扎采茶时划破的手指,在人间蹲身帮老茶农系紧草鞋。“该画他最本真的模样了。”她低语,笔尖落下处,虚影们渐渐重叠,化作个戴斗笠的茶农——衣摆沾着洗不掉的茶渍,手腕缠着用茶枝编成的腕带,眼中倒映着三位女主煮茶的侧影。
二、空明茶汤映凡心
沈青禾提起滚烫的“空明观音”茶汤,琥珀色的水线穿过茶寮木窗,在夕照中凝成虹彩。茶雾升腾间,陆九渊的倒影竟从茶汤里站起——不再是半龙半佛的金身,而是初遇苏明月时,那个在母树下煮茶的少年,只是鬓角多了几缕茶霜,掌心多了几道炒茶时留下的烫痕。
“还记得在太华尖巅,你问我‘茶魂究竟在何处’吗?”他的声音混着炒茶的焦香,指尖掠过沈青禾的茶船,船底突然映出三人初逢的场景:苏明月在母树下采茶,沈青禾在船头施茶,柳如是在画案前题茶——原来所有的相遇,都是茶魂的伏笔。苏明月望着茶汤中的倒影,发现他胸口的“卍”字已褪成茶纹,与自己掌心的母树印记、沈青禾腕间的船锚、柳如是发间的茶簪,恰好拼成“圆满”二字。
三、茶佛三笑悟前缘
柳如是的笔在素绢上落下最后三笔,《茶佛三笑图》终于圆满:第一笑是陆九渊在天庭议茶时,以苦茶破众神执迷的释然;第二笑是血魔在回甘藤下,看见姐姐虚影时的怆然;第三笑是此刻三人围炉,茶汤里倒映的坦然。画中陆九渊忽然转身,将茶盏递向观者,盏底刻着他用龙血与魔火共同写下的偈语:“龙鳞落处茶魂生,魔火淬时凡心明。”
当暮色漫过茶寮木梁,画中三人身后突然浮现出三界茶景:天庭的苦茶树已长成参天巨木,枝头甜花与苦叶共生,仙子们提着茶灯穿梭其间,灯影里映着她们在人间做凡人时的模样;魔界的回甘藤爬满九幽石壁,藤蔓上结着半赤半青的茶果,魔修们围坐藤下,用魔火煮茶时,终于敢露出不带戒备的笑;人间安溪的茶田泛着金浪,每片茶叶舒展时,都在重复着同一个韵律——那是千万茶农手掌与茶青相触的节奏,是生活最本真的心跳。
四、安溪茶歌彻天地
戌时三刻,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采茶歌,歌声从铁观音佛树的根系涌出,顺着三色清泉流向三界每处角落:
“茶青采下是人间,摇青炒青是修行,
冲茶倒茶是布施,回甘在口是佛心。
龙鳞化土滋茶根,魔火成灰育青心,
神佛哪有茶汤暖?人间烟火即金身!”
歌声中,铁观音佛树的树冠突然化作巨大的茶盏,将漫天星斗与三界灯火尽收其中。陆九渊的倒影在茶汤中渐渐虚化,却又在每个茶农的茶碗、每个魔修的陶盏、每个仙子的玉杯里重新显形——他是炒茶时落在灶台上的茶末,是施茶时溅在袖口的茶渍,是画茶时渗进宣纸的墨韵,是每个饮者回甘时,舌尖轻轻一颤的、对人间的眷恋。
苏明月忽然伸手触碰茶汤中的倒影,指尖掠过处,陆九渊的衣袂化作万千茶雾,轻轻落在三人鬓角。沈青禾望着茶船水面,发现船舷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茶凉可续,心暖自足,此身愿作人间茶,遍尝甘苦照归途。”柳如是放下画笔,见画案上的龙鳞笔已化作普通竹笔,笔杆上刻着陆九渊的落款:“某茶农,字观海,号回甘居士。”
五、茶魂永寂照大千
亥时初,三界同时震动——
- 天庭:茶神殿的飞檐上,最后一片龙鳞化作茶芽,七十二位星官脱下华服,换上茶农粗衫,在云阶支起千张茶席,邀凡人共饮“苦乐不二茶”;
- 魔界:九幽血河彻底干涸,河底长出的第一片茶园里,魔修们正学着人间的手法摇青,袖口扬起的不再是魔雾,而是带着火燎味的茶香;
- 人间:安溪茶田的泥土里,陆九渊埋下的最后一枚茶籽发芽,幼苗的第一片叶子上,清晰映着三位女主的笑脸,叶缘锯齿与他当年蜕下的龙鳞分毫不差。
三位女主围坐在茶寮的老茶桌旁,听着渐远的茶歌,望着茶汤中渐渐淡去的倒影。苏明月忽然轻笑,指尖抚过茶盏:“原来他早就明白,最圆满的茶佛之道,不是金身永驻,而是让每个煮茶人都能在茶汤里,看见自己与世界和解的模样。”沈青禾点头,茶船在溪水中轻轻摇晃,将月光与茶香一并揉碎:“就像这茶汤,浓时作火,淡处为风,甘苦俱足,便是圆满。”
柳如是搁笔,在素绢角落补上最后一句:“茶即众生,众生即茶。”然后望着窗外的铁观音佛树——树冠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与三界的每片茶叶、每个灵魂,共赴一场永不落幕的茶宴。
子时将至,清水茶寮的油灯突然熄灭,却有万千茶灯在茶山亮起,连成比星河更璀璨的图景。三位女主知道,那是陆九渊的茶魂,正藏在每片即将舒展的茶叶里,等待着与万千煮茶人、喝茶人,在滚烫的人间,共饮一口带着烟火气的、属于众生的茶。
至此,茶佛成道。
成在众生举起茶盏时,眼中倒映的、自己与世界和解的模样——那模样,无关神佛,无关魔修,只是个愿意在生活的沸水里舒展身心的、普通人。
而这,正是茶魂留给世间最温柔的答案:原来真正的圆满,从来不在天上或魔界,而在人间的茶灶前、茶寮里、茶盏中,在每个敢于直面苦甜的、鲜活的灵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