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五十九》李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风七十二首·其五十九》李白

《古风·其五十九》李白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险巇。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赏析

以泣路歧与悲素丝起兴

-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诗开篇用杨朱见歧路而泣、墨子悲叹素丝可染的典故。诗人为歧路而悲伤,为素丝易变色而哀愁。歧路有南北之分,让人不知何去何从;素丝容易被染色,失去原本的洁白。这既描绘了现实中道路的迷茫与事物的易变,又象征着人生面临诸多选择时的困惑,以及人性在外界影响下容易改变的无奈,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感伤、无奈的基调。

感慨人生无常与世事变幻

-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诗人由此发出感慨,世间万事本来就是如此变幻无常,人生的命运也没有固定的规律。这是对前文意象的升华,从具体的歧路与素丝,扩展到对整个人生和世间万物的认识,表达出一种对生命和世界不确定性的深刻体悟。

以历史事例揭示世态炎凉

-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诗人列举西汉田蚡和窦婴相互倾轧的事例,他们得势与失势时,身边宾客的数量也随之增减。“世途多翻覆,交道方险巇。”进一步感慨世途充满了反复无常,人际交往的道路更是险恶崎岖。通过这些历史事例,生动地展现了世态炎凉,人们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揭示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虚伪和功利。

描述人际交往中的虚假与猜疑

-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人们在酒席上为了一时意气,勉强许下承诺,但内心终究是充满疑虑,并非真心实意。此句深刻刻画了人际交往中表面热情豪爽,实则内心虚伪猜疑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虚伪和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信任。

-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又列举张耳、陈馀最终反目成仇,萧育、朱博后来情谊断绝的典故,强调即使曾经亲密的朋友,也难以经受时间和利益的考验,再次印证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淡薄。

以鸟鱼对比,同情失势之人

- “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众多鸟儿聚集在繁茂的树枝上,而困窘的鱼只能守着干涸的池塘。这里以鸟儿和鱼的不同境遇作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得势者门庭若市,失势者无人问津的现实,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现实与残酷。

-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诗人对那些失去权势的人发出叹息,感慨他们即便殷勤询问,又能有什么指望呢?表达了对失势者的同情,同时也进一步批判了这种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

整首诗通过起兴、用典、对比等手法,从对人生迷茫和事物易变的感慨,到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揭示,深刻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对失势者的同情,体现了李白诗歌对社会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以“恻恻泣路岐”开篇的版本,可能作于李白寓居当涂养病期间,此时他初遭贬谪,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中通过“杨朱泣岐”“墨子悲丝”等典故,以及对历史人物权力斗争、人情冷暖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 人生无常的悲叹:李白初遭贬谪,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深刻体会到命运的无常。如“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以孤云自比,表达出在世间漂泊无依的孤独与悲叹。

- 对现实的批判:经历了官场的起伏,李白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诗中“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借音乐难以传达,暗示自己的理想和才华不被重视,批判了现实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