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七十一》李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风七十二首·其七十一》李白

《古风·其七十一》李白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赏析

描绘白鸥的自由之态

-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开篇展现了两只白鸥在苍茫的江面上轻盈地飞翔,它们姿态摇曳,鸣声回荡在江空。“摇裔”生动地刻画了白鸥飞行时灵动、洒脱的姿态,“鸣飞”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强化了白鸥自由自在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自由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阐述白鸥的习性与追求

-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这两句表明白鸥适宜与海上之人亲密相处,而并非与云中仙鹤为伴侣。诗人通过对白鸥习性的描述,暗示白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选择和价值取向,它更倾向于贴近自然、质朴的生活,不与那些高高在上、超凡脱俗的云鹤为伍,体现了一种对平凡而真实生活的认同与追求。

刻画白鸥的惬意生活场景

-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白鸥在洒满月光的沙滩上栖息,在春天花草芬芳的江洲边嬉戏。“寄形宿沙月”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月光洒在沙滩,白鸥悠然栖息其中,尽显宁静与安详;“沿芳戏春洲”则展现出白鸥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于芬芳的江洲边欢快嬉戏的场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喜悦,进一步突出了白鸥生活的惬意与自在。

表达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诗人直言自己也是一个洗尽内心尘俗、摒弃机巧之心的人,希望能追随白鸥,与它们一同遨游。这里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白鸥的生活状态相融合,表达了对自由、纯净、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尘世的繁杂与算计,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整首诗以白鸥为意象,通过对白鸥自由、惬意生活的描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李白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的心境,体现了其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悠远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个人经历与心境转变

仕途波折后的反思: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实现“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 。然而,他的仕途充满坎坷。天宝元年(742年)得唐玄宗征召入京,却仅任翰林供奉,主要为宫廷宴会赋诗助兴,难以参与实际政治决策。天宝三载(744年)遭权贵排挤被“赐金放还”。这些经历使他对仕途感到失望,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古风·其七十一》中对自由、惬意生活的向往,可能是他在仕途波折后,内心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寻求内心宁静的体现。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李白性格豪放不羁,热爱自由。长期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他的自由天性受到压抑。离开宫廷后,他有更多机会游历山川,接触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越发向往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诗中白鸥在江面上自由飞翔、与海人亲昵、在沙月芳洲间栖息嬉戏的场景,正是他对自由生活向往的具象化表达。

思想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浸润: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境界,倡导人们摒弃世俗的机巧与功利之心。诗中“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体现了道家“洗心”“忘机”的思想,即洗净内心的尘俗杂念,摒弃世俗的权谋机诈,以纯净、质朴的心态回归自然。这种道家思想贯穿全诗,使李白在诗中借白鸥表达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魏晋风度的感染:魏晋时期文人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度。他们寄情山水,以自然为乐,不拘泥于传统礼教。李白对魏晋风度颇为推崇,其诗歌创作中常能体现这种精神气质。《古风·其七十一》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超脱尘世的情怀,与魏晋文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反映出李白在思想上受到魏晋风度的感染。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仕途波折催生的向往之情

对自由洒脱生活的渴望

- 李白仕途不顺,宫廷经历让他深感政治束缚与无奈。“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描绘的白鸥自由翱翔于沧江之上的画面,正是他内心渴望摆脱仕途枷锁、向往自由生活的写照。仕途的坎坷使他越发憧憬像白鸥一样无拘无束,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驰骋,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在诗中借白鸥形象得以强烈抒发。

远离尘世纷争的期盼

- 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与复杂人际关系,让李白疲惫不堪。诗中白鸥“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选择与质朴海人相伴,不与云端仙鹤为伍,暗示他希望远离如宫廷般充满权谋算计的尘世纷争,回归简单纯粹生活。这种情感源于他仕途挫折后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无争生活的期盼。

思想文化影响下的超脱心境

道家思想促成的洗心忘机

- 深受道家思想熏陶,李白追求内心纯净与自然和谐。“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直接体现道家“洗心”“忘机”理念。道家思想背景使他在经历世事沧桑后,渴望洗净心灵尘埃,摒弃世俗机巧,像白鸥一样自在生活,诗歌情感传达出超脱尘世、回归自然本真的心境。

魏晋风度引发的逸世情怀

- 李白受魏晋风度感染,欣赏魏晋文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诗中对白鸥惬意生活场景的刻画,如“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营造出悠然闲适氛围,体现他对魏晋式逸世情怀的追求。这种情怀影响下,诗歌情感充满对世俗之外纯净、自由境界的向往,展现出超脱凡俗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