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23章 黄巾之乱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谁不知道大汉的边军精锐,可问题是万一鲜卑等人趁着黄巾作乱,起兵南下。

内忧外患啊!

这...。

想到这里。

杨赐直接打断了何进,说道:“大将军此言不妥,我以为黄巾之乱不过是...”

还没等他说完。

旁边的刘宏直接打断了他。

说道:“大将军所奏之事,任何人不得有异议,朕都准奏!

传令卢植五日,不!三日内必须发兵北上冀州,剿灭张角!

命皇甫嵩、朱儁也一同率部出击,先解决南阳和颍川之危。

另外!传令杨升,让他即刻率军南下,驰援颍川!

传令各地刺史、太守、县令可自募兵马,允许他们跨州、郡、县清缴黄巾!

有大功者,朕一定重赏!”

额!

这?

旁边默不作声的袁槐此时出声道:“陛下!这杨升远在雁门,应当驰援中山、常山等地。

或配合卢子干直取张角的老巢,巨鹿广宗才是。

让他千里率兵驰援颍川,是否...”

刘宏也打断了他。

“朕说过,此事无需再议!大将军下去传令吧!”

“臣遵旨!”

看着何进已经转身下去传令了,杨赐无奈的叹了口气。

而刘宏也看事情已经定下,也放下了心。

随后在吕强的搀扶下朝后宫去了。

几人躬身恭送刘宏远去。

杨赐看了一眼袁隗,袁隗什么都没说,只是对着他笑着拱了拱手。

杨赐突然明白了什么,又看着远去的刘宏,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很快几个消息从洛阳传遍了整个大汉。

第一,黄巾道的张角造反了。

第二,朝廷有令从今日起解除党禁,清流和党人可以再次入朝为官。

第三,各地方刺史、太守、县令可以自募兵马,跨州、郡、县的清剿黄巾军。

立功者,重赏!

二月十九日。

安北将军府内。

杨升端坐在主位。

下面两侧是一干文武。

此时张杨刚刚把朝廷发布的诏书念完。

杨升看向了下面的众人。

问道:“诸位!原本我计划在五月就发兵北上,收复五原和朔方两地。

但如今太平道张角造反,陛下要我出兵驰援颍川和南阳。

你们意下如何?”

沮授率先起身道:“主公!在下以为我们应当上书朝廷,说明情况!

依仗我雁门郡精锐完全可以短时间内攻破广宗拿下了张角,只要张角呈擒,太平道旦夕可定!”

嗯!

他点了点头。

之前对于怎么应对黄巾起义这个事,他之前就有了一个相应的对策。

那就是直取广宗,只要拿下张角三兄弟,那绝对是头功。

只要自己速度够快,黄巾之乱造成的危害必然大大减少。

可谁知刘宏要自己南下去颍川和南阳。

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不过对于出兵颍川还是广宗,他倒是无所谓。

这时田丰起身道:“不妥!下官以为朝廷既有诏令,我们应当遵从才是。

陛下要我们不远千里去驰援南阳和颍川,正是因为两地是关中的门户。

一但两地失守,黄巾进可以取洛阳,退可以围困关中,如果朝廷的诏令出不了关中。

那时,这天下还不定乱成什么样子。”

嗯!

杨升再次点头。

应该是南阳和颍川十分危急了,不然刘宏这道诏令早就被人驳回去了。

毕竟现在的大汉朝堂当中可是有着好几员宿将的。

别的不说,身为汉末三杰的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现在估计已经准备出征了。

陈宫起身道:“太守大人,下官同意沮参军意见,我们应该上书陛下。”

这?

众人目光都看向了他,好奇的在等着他的下文。

陈宫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之所以同意沮参军意见,是因为我们不能只看黄巾之乱!”

嗯?

众人瞬间想到了什么。

陈宫继续说道:“黄巾之乱已起,而我雁门大军被抽调到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去平乱。

一但鲜卑人、羌人得知这个消息,得知我雁门主力不在,必然来犯。

那时北方必然危急。

内忧要重视,但外患亦不可轻视!”

嗯!

下面众人都点了点头。

上首的杨升也在思索着。

这有了顶级谋士就是好啊!

方方面面都给自己想到了,只要自己做决定就好。

别说这感觉挺好的。

眼看众人都没有在说话的意思。

杨升出言道:“嗯!陛下有令我们自动遵从。

我们上书洛阳一来一回可能要数天甚至十数天之久,太久了。

朝廷看问题是从全局来看,让我们南下可以有他们的考虑。

所以我决定还是出兵颍川和南阳!”

嗯!?

武将这边倒是没什么。

文士那边就乱了起来。

特别是刚刚加入雁门为官的众人。

啪啪啪。

杨升敲了敲桌子,示意众人安静。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

他看向田丰几人,说道:“可能你们新入我雁门不久,不知道我雁门大军的战力。

此番出兵颍川和南阳,在我根本就不需要多少兵马,两三万多人足矣!”

嗯!?

毕竟雁门三郡有十三四万兵马,开出去两三万,剩下近十万人要守住三郡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直接起身道:“我意已决,发兵南下!”

众人纷纷起身应道:“众人听令!”

嗯!

看着下面的纷纷起身听命众人。

杨升直接说道:“即日起,军校内学习的众将全部回营。

吕布!点齐五千骑兵为先锋!

张合点齐两万兵马为中军。

徐荣、张绣、太史慈、廉庄、牵招、朱灵、韩浩、赵融、吴览各带本部兵马,张辽点五百骑兵随我一同出发!

华雄、张济,各领本部一千人马作为后军,押解辎重粮草!

田丰、陈宫,为随军军师。

王毓征调民夫,准备押运粮草辎重,五日后发兵南下!”

“我等领命!”

嗯!

眼下出征的事情定下了,守家的事情也需要敲定。

他看向了下面的众人说道:“王毓自即日起总领雁门、云中、定襄三郡政事,掌安北将军印!

沮授总领雁门、云中、定襄三郡军事,持我佩剑敢不听号令者,斩!趁机作乱者,斩!

张飞为主将、高顺为副将全权统领广武大营的兵马,留镇雁门,李肃留守广武!曹性领五千兵马进驻卤城。

还有就是雁门自即日起,暂停接收流民。

其余众人各司其事,谨守雁门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