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周毅咳嗽了一下,一时之间压力巨增。
但很快他又调整了过来。
拿起手中的课本说道:“同学们好!我叫周毅,今后的三年都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说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随后说道:“现在同学们拿出语文课本,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堂课,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太守大人杨升发明的一种辅助我们识字的...”
很快周毅就进入了状态。
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他才有些恍惚的走出了教室。
而旁边几个教室里面同样走出了几个和他一样的人。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都笑了。
之后的几天,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都正式进入状态。
不少老师都学起了在思教部的习惯。
每次讲完课,思教部的人都会留下课后作业,检查学习的进度。
同一个地方错的人多了,就会提出来再讲。
他们直接照搬了过来。
而且学校里面有宿舍,十个孩子一间,男女分开居住,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当然也有食堂,供应一日三餐。
早餐以面食为主,一个人一天一个鸡蛋。
午餐和晚餐最少吃一个肉,两个蔬菜和一个汤菜,这是杨升的最低要求。
主食都是以米面为主。
厨师都是专门经过培训后再上岗的。
也有专门供应饮水和洗澡的锅炉房。
还有一个大型的操场、厕所。
配套设施相当完善。
里面还有各种标题标语。
比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大汉的崛起而读书!”
等等。
每座学校大门口都是统一的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天,杨升到广武城所立的小学看了。
一切几乎都走上了正轨了。
几天后。
看着身穿统一蓝、白两色校服,坐在教室里面开始整齐的跟随老师读着:“b、p、m、f”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他瞬间就湿了眼眶。
离学校不远处的田野上,听着学校里面孩子们整齐划一的读书声。
不少人感觉手里面的农活似乎也没那么累了。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三郡各地。
转眼时间来到了十月份。
整个雁门地区开始冷了起来。
这天杨升刚带王芷和几个亲卫到学校给学生们发放过冬的衣服和棉被。
张辽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看着张辽这副模样,杨升也放下了手里的事。
很快将军府内。
众人齐聚。
杨升刚坐定。
沮授就起身道:“主公!洛阳传来消息!
七天前北地郡、安定郡、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
以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首的羌人聚众二十余万人作乱。
而且好像有小月氏人也参与到了里面。”
嘶!
果然还是乱起来了?
沮授继续说道:“根据北地最新传来的消息,护羌校尉冷征和金城太守陈懿被杀。
现在羌人各部都有些蠢蠢欲动。
洛阳也传来消息。
几天前朝廷任命夏育为护羌中郎将起兵平乱。
但五天前消息传来夏育出师不利,当天就被叛军击败围困于畜官。
汉阳太守盖勋急忙率兵去救夏育,但被叛军埋伏打了个大败。
夏育见事不可为,退出畜官和盖勋汇合,两人现在仓皇逃出凉州。
目前朝廷正在商议是否放弃雍凉地区!”
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啊!
田丰起身道:“这样看来整个凉州形势危急,敦煌、酒泉、张掖三郡情况不明,现在明面上凉州就剩一个武都和汉阳两郡了啊!”
陈宫起身道:“主公!既然羌人主力都在凉州,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起兵北上收复五原和朔方两郡?”
嗯!
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
杨升看了看天色。
摇了摇头,说道:“眼下即将入冬了,出兵北地不现实,只能等来年开春了。”
哎!
众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机会确实难得啊!
杨升看着众人说道:“好了!眼看就要入冬了,估计现在凉州的叛军也已经收缩回去。
我们还是等着看看朝廷的态度吧!”
哎!
众人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几天后。
赵风带着一个商队十几辆大车驶进了镇北将军府。
杨升看着上面装满黑色液体的木桶,激动得整个人都在颤抖。
傍晚。
这些大车被运到了工匠坊内。
第二天。
杨升一夜没睡,看着面前有些偏黄绿色,闻着刺鼻气味的液体高兴的笑了起来。
很快他让人叫来了一众心腹,随后又拿来了几个早就制造好的汽灯。
呼!
他深呼了口气。
从烧灯纱开始到加油、打气,他都亲自上手,小心翼翼的操作着。
随着开关哒的一声。
汽灯成功亮了起来。
哈哈哈!
杨升大笑,其他众人则是欣喜和意外。
毕竟这东西没有直接用明火就亮起来了。
这时赵风的声音响起:“主公!这剩下的该怎么办呢?”
杨升看着面前简陋的加热蒸煮冷却系统,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因为他有车好奇去看了一下,石油是怎么提炼的。
他才知道只要把原油加热到350度就可以提炼出汽油。
但其他的一样都没记住。
而且有了石油他可以提炼各种化工物品,石蜡、柴油、塑料等等。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看一下石油提炼技术。
里面包括了各种油的提炼、塑料的还原、石蜡的提取,齐了!
再一看,好家伙!
两百万积分。
在看石油开采技术,五百万积分。
一套下来要七百万积分。
开采比提炼还难吗?
问题是自己现在还没有内燃机?
但是!
换了!
很快杨升就招募人手,在广武城西,工匠坊的边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工坊,并派重兵把守。
半个月后。
几个巨大的高炉拔地而起。
而广武城的人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毕竟旁边的水泥厂,罐子比这个高得多,数量也多得多。
随后无数盏汽灯被送到了学院里面。
这天。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底。
这天杨升刚从工匠坊回来。
看着在已经等在将军府的杨赐,他不由得一愣。
杨赐看见他进来,起身道:“随我来!”
嗯?
看着杨赐往外面而去,他也急忙跟上。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蔡邕的家。
随后在他一脸懵逼中,蔡邕点头。
他的终身大事就被两个老头很草率的定了下来。
他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要知道他和蔡琰见的面虽然多,但没过多少话,两人最多也就是互相有好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