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他会犹豫,是因为现在的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在哪里。
他之前就是幽州的一个骑将。
他母亲又是公孙家的侍女,出身不好。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威名赫赫的将军,为大汉固守北方。
联盟的时候之所以进攻孔融,也是因为他看出来这个联盟完全没什么希望了。
他连回家的粮草都没了。
而且对于孔融他也是驱赶的态度。
不然就凭他麾下的几千骑兵,孔融怎么可能跑得掉。
他拿下高唐,是因为北路被断,也为了有一个落脚之处。
其实他和想和龚景谈判一下,如果龚景割让几个城池给他。
他会帮龚景守住北方这块地盘。
如果龚景不能容忍,他会考虑转投杨升去。
田楷看出了他的犹豫,说道:“在下以为!不管主公拿不拿济南,龚景都必然大举来犯。”
单经也出言道:“主公!在下昨天晚上进城得知一个消息!”
哦?
公孙瓒几人闻言看向了单经。
单经拱手道:“早在数日前,就有人给龚景去信,让他提防主公!
至于这个人,在下估计要么是袁绍,要么就是杨升。”
嘶!
公孙瓒顿时有些怒了。
田楷接着说道:“子正这个消息摆明的主公和龚景已经不能和睦相处了。
如果龚景大军来犯,我们必然顶不住。
在下愿为主公走一趟北海!”
公孙范不确定的问道:“你要去找青州黄巾?”
田楷回道:“不错!黄邵召集了数十万黄巾军,在北海一带作乱。
主公可以青州牧的名头,许以重利,那么黄邵必然为我们所用。
那时我们在东西夹击龚景。
青州可下!”
嗯!
公孙瓒听完几人的话,当即不再迟疑。
说道:“好!仲衡,我给你留下五百人,驻守高唐。
子常为先锋,进军历城,我点大军随后就到!”
“遵命!”
三天后。
齐国临淄城。
刺史府内龚景在大骂宗宝废物。
公孙瓒都打到于陵了,斥候现在才来报高唐失守。
骂了许久,他无力的揉了揉眉间。
对着下面的众人问道:“公孙瓒犯我青州,目前已兵至于陵,我们该如何是好?”
青州长史张世起身道:“敢问刺史大人,公孙瓒兵马几何?”
龚景说道:“公孙瓒之前有八千人马,五千多骑,到昨日他兵至于陵,已有两万多人。”
张世点头。
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可与之在外交锋。
在下建议,我们即刻出兵囤驻昌国,先扼守公孙瓒进军的步伐。”
龚景点了点头。
“且慢!”
青州别驾王贤出声道:“刺史大人!公孙瓒之前不过数千人马,到今日不过短短几天就聚拢两万多人。
在下以为这些要么是临时征招的百姓,或者刚刚投降过去的士卒。
都是乌合之众罢了,而我青州有精锐两万余。
何不堂堂正正与其一战?
一但留给公孙瓒太多时间,其必然整合部众。
那时鹿死谁手...!”
这?
龚景犹豫了。
“不妥!不妥!”
治中从事王凌开口道:“刺史大人,我青州现在内忧外患,单凭我们想要阻拦公孙瓒,几乎不可能。
但我们可以求援啊!
之前袁本初不是来信让主公小心公孙瓒偷袭吗?
只要刺史大人表示愿意依附于他。
我想袁本初一定会出兵相救的。”
这?
龚景继续犹豫。
“书生之见!”
一道呵斥声响起。
从事贾胤站了起来。
“你...?”
王凌对贾胤怒目而视。
贾胤没有理会他。
对着龚景拱手道:“那袁本初仗着四世三公的名义担任了联军盟主。
但却任人唯亲,袁术的出走、诸侯的内乱。
十几路诸侯除了空耗粮草,毫无建树。
让整个诸侯联盟成了笑话。
可见,正是袁绍如此无能,这才让如今大汉乱成了一锅粥。”
随后转头对着王凌说道:“你怎么就知道这不是袁绍为了插足青州,故意鼓动公孙瓒进军青州。
然后又来信让刺史大人防备。
准备让刺史大人和公孙瓒来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人之利?”
这?
王凌迟疑了。
不得不说确实有这个可能。
龚景点头。
当即问道:“那子绪之意?”
贾胤拱手道:“出兵!即刻出兵,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先和公孙瓒战上一场。
一战未开就一味的防守,于军心不利,也不是上策。
正好我们也试探一下公孙瓒的虚实。
如果公孙瓒外强中干,那么他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他依旧强势,那么我们就要请外援了。”
哦?
龚景问道:“子绪的意思是?袁绍?”
“不!”
“那是杨升?”
贾胤摇头果断说道:“袁绍、杨升都不可求援,一但我们求援,不管以后是否能赶走公孙瓒。
他们两人都有借口插足青州,甚至他们为了有借口插足青州可能会暗自扶持弱势的一方。
这些都不可取!
我们应该向陶谦求援。”
不错!不错!
现在这一片弱小的人就他和陶谦了。
之前还有个刘岱,但现在曹操正在攻伐兖州,刘岱自身都难保了。
贾胤继续说道:“我们现在直接进军于陵,先试探一下公孙瓒的虚实。
还有必要时,我们还可以拉拢黄邵。”
龚景听到出兵还没什么,但听到拉拢黄巾他就皱眉了。
于是说道:“既然如此三日,不!两日之后我们发兵于陵。
至于黄巾黄邵,一群逆贼而已,我羞与此人为伍。”
这?
贾胤还打算在劝。
毕竟你不拉拢黄邵,说不定黄邵就会让公孙瓒拉拢了。
看着转身离去的龚景,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其实刚才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讲和。
先割让济南等地给公孙瓒,然后平定北海等地之后再举兵拿下公孙瓒。
但他更了解龚景,这事说了也是白说。
第二天。
公孙瓒在于陵整训大军。
他的大军从刚开始会盟的八千人,收了孔融的两千多人。
拿下高唐之后收降俘虏,来到一万三千多。
随后他一路高歌猛进,收降各地的兵马。
来到于陵就有了近三万人。
虽然军队是多了,但大部分都是降卒。
在田楷的建议下,他还是选择停下来打散降卒重新进行整训。
短短几天时间,他看着已经整训的差不多,可以一战的士卒。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刚刚“投效”在自己麾下的人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