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323章 新的规划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嗯!

众人听完荀攸的话都点了点头。

一个钱庄要十个人,那么四百个就需要四千人。

而且这十个人还只是堪堪能让钱庄运转起来。

像洛阳、邺城这些大城一座钱庄明显是不够的。

钱庄必然涉及大量的计算,一般的读书人可未必能算得过来。

而且在他们的认识当中,这属于商业。

士农工商,未必会有多少读书人甘愿进入钱庄。

荀攸继续说道:“而且钱庄之事前所未有。

钱庄该如何盈利?

如何运转?”

嗯!

众人都看向了杨升,等着他解答。

毕竟这种新出现的东西,他们不了解也不好得发表评论。

只能提出他们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杨升直接道:“关于刚才公达所言,开设钱庄的人从哪里来。

我在九年前在并州推广全民教育也是时候收获果实了!”

嗯?

众人有点顿悟了,有的疑惑。

田丰起身问道:“主公的意思那十几万学子?”

嘶!

明白了!

不知不觉从杨升从并州开始办学已经九年多了。

杨升的新式教育现在确实很有成果。

每年杨升麾下都会出现四五万读书人。

到七八年以后。

他一年就能收获几十万读书人。

特别各地第一批学子,他放宽了入学的年龄。

直接就导致第一批入学的高达几十万人。

杨升说道:“其实你们不知道,原本我计划是让他们先来个九年学习生涯。

然后在进行考核,选优秀者在进行五年左右的专业知识学习。

但其实在第六年开始,他们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科目了。

有人选择入军校,现在已经在军中任职。

有人选择学医,在各郡、各县开始治病救人。

也有人选择继续教书育人,有人学厨师什么。

但有的人则是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

但好在他们都会基础的算术。

所以现在这些人,刚好可以应对这些钱庄出现的空缺。

而且我还从五家商贾里面和商部里面,挑选出了数百从业多年的精英。

由他们带着二、三十个人,完全能够支撑起钱庄的日常运行。”

荀攸几人对视一眼,他们发现自己又一次小觑杨升了。

他不仅富、强,还很有头脑和一些稀奇的想法。

但他这些想法往往又能断崖式的领先这个时代。

难道说杨升在数年前就想到这些?

杨升继续说道:“至于钱庄怎么盈利?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借贷和利息差、手续费等等!”

借贷?

这些他们理解,现在看来杨升是准备把这个东西从民间私人转移了成官府行为。

只是这个利息差?

就让几人摸不着头脑了。

杨升解释道:“钱庄可以给每一个百姓开一个或多个账号。

让百姓可以在钱庄自由存取,当然如果存钱到一定数值和时间会产生利息。”

看着众人还是一副不明白的样子。

杨升有些心累。

毕竟这个时候只有借钱才会产生利息,怎么存钱还会产生利息。

这明显是不对的。

荀攸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主公的意思是,百姓存钱然后给百姓利息?”

杨升点了点头,总算有个明白一些的了。

随即说道:“不错!比如存取的利息是0.35,也就是说你在钱庄存入100。

一个月后你就可以得到100.35,以此类推。

而且存的越多,你每个月得到的利息就越高!”

这?

杨彪问道:“如此不是让利于民吗?

那钱庄该如何盈利?

如果照此推广,百姓不再花钱,而是纷纷把钱存入钱庄。

钱庄估计开不了多久就会被挤垮了。

而且钱币不在流动,各地的经济...”

杨升笑了笑,说道:“你们先别急啊!下面就是我要说的盈利方法。

第一个就是存取的手续费用,我准备按0.05来收取!

也就是说你在钱庄存入100,但你的账户只有99.95。

如果你取出来,就只剩下99.90了。”

这!?

众人也理解,毕竟存取都需要人来操作,有费用这也算合情合理。

但明显不够补贴利息的。

但看着杨升胸有成竹,应该还有后手。

果然!

杨升说道:“当然手续费用是其一,然后就是一个借贷问题!

由钱庄给百姓或者商人贷款。

收取的相对的就比存钱的利息高一些。

比如一个商人因为要一次性进一大批货物。

但因为他手里的钱不够,他就可以选择向钱庄进行借贷。

当然在借贷之前钱庄也要核查一下。

看看他是否能有能力够偿还这部分借出的钱。

或者他有没有一定的资产,可以在他还不上来钱以后用来抵押。

房屋、土地、牛羊这些东西都可以算作他的资产。

如果他逾期不能偿还,我们可以收押其房屋等资产用来抵债等等。

而且这些资产我们可以保存一到两个月,如果他能再次期间偿还。

那么这些东西如数奉还,如果不能我们就把这些东西卖出去抵债。

同时这部分借贷出去的钱币,我们就可以按百分之四到五收取利息。

这样钱庄就能产生效益!

也就能维持下去,甚至反哺!”

这?

众人脑子有些乱!

果然和他们想的一样,借贷的行为一下子就由民间的借贷转变成国家担保。

只是多了一些其他的条条框框。

杨升说了这么多他脑子也有些乱,毕竟金融这方面他确实不太擅长。

但他也尽他所能的规划了,至于以后有什么问题再来解决吧。

眼看众人还在沉思。

他直接说道:“为了防止将来算错账,我特意让人做了一个东西!”

说着他把桌案上的东西拿了起来。

众人纷纷看去。

这是?

一个长方形的框框,里面分为上下两个格子。

而且格子里面还穿着珠子。

杨升解释道:“这个东西叫算盘,可以算到万万以后的数字。

如果数字更大,两个算盘或者多个连接起来。

完全可以算尽天下所有的数字。

而且这东西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学院内推广开了。

你们看...”

随着杨升讲解众人这才明白,这么一个小小的物件,居然能算这么大的数字。

而且携带方便比算稠什么的方便太多了。

众人忍不住,纷纷上手试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