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494章 事情的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是不知为何,即便得知了这样的喜讯,他内心深处却隐隐约约觉得似乎还是缺少了点儿什么重要的东西。

但,从今天开始,这三岛就是他的地盘了。

略作沉思之后,他果断地下令道:“传朕旨意!命李儒依照既定计划率领部准备登陆夷州。

任命李儒担任夷州刺史一职,全权负责治理当地事务!

调并州从事胡延到夷州出任长史。”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传令给辽州刺史华歆、幽州刺史王晟,让他们两人挑选民众,准备移民三岛。

我准备并三岛为东州,着闵纯为东州刺史,张玄为长史!”

“微臣谨遵圣命!”贾诩赶忙应声道。

隔天!

杨升在登基之后仅仅几天后,又在社稷坛上摆开了祭坛。

这次他没有带任何人,他孤身一人走上了社稷坛。

至于是祭祀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

只知道杨升一个人在坛上待了大半天时间。

两天后!

杨升留太子杨承监国王毓、荀攸等人辅佐,大将张合留守洛阳。

他带着大将吕布、赵风、徐晃、典韦、太史慈、张绣等大将,点齐二十万人马往关中而去。

杨升这一动让天下人不由得紧张起来,但在得知杨升进兵的方向是关中之后。

众人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关中,现在应该说是雍州。

经过这段时间陈宫和娄圭的精心治理,关中已经恢复了民生和经济。

去年,稠桑原和黄河之间的浅滩又被冲刷了出来。

杨升抓住了这个机会,直接让人用水泥加固了河堤。

之后又沿着黄河南岸开凿山体,修建了一条宽度三十多米从黄河沿岸直抵关中华阴县的大道。

随着这条通道打通,函谷关的位置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但为了考虑到以后有突发事件,不至于让关中直接暴露或者是洛阳西边无险可守。

于是杨升提前十几年,把曹操后来为了防御马腾、韩遂建造的潼关给建了出来。

没错,潼关在这之前是没有的。

原因就是因为黄河往北迁徙,这段河滩重新形成的道路。

函谷关失去了防御作用,于是曹操才修建起了潼关,从此以后潼关就彻底取代了函谷关。

潼关城的位置还是在历史上的麟趾原上,那里距离函谷关七十多公里,而对面就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

而潼关城的关口设在了黄河岸边的大道上。

从这天开始潼关取代了函谷关,是掌控着这条交通要道和北上河东的险关,也是从洛阳和长安两地之间的中转站。

潼关城虽然才建成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此地的商贸往来从建城开始就络绎不绝。

现在已经有两万多人在城内居住了下来。

几天后!

长安,一座奢华的府邸内。

杨升单独召见了陈宫和娄圭。

他看着在自己面前有些拘谨的陈宫和娄圭,在看着他们两人那高达96和97的忠诚度。

他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后直接问道:“公台、子伯!你们俩就没有什么话要和朕说吗?”

陈宫和娄圭对视一眼,两人都是神色一凛。

陈宫上前几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

此事与子伯无关,一切都是臣的罪,请陛下责罚...!”

看着旁边有些着急的娄圭,杨升摆手道:“朕如果要责罚你们,现在这里就不止是我们三人了!”

这?

陈宫和娄圭对视一眼,两人也都不由得松了口气。

杨升接着说道:“事情的经过和我说说吧!”

“诺!”

陈宫微微垂首,略微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此事大约发生于一月之前。

当日,一切都如往常一般,有一支来自汉中的商队抵达此地。

然而,就在这日傍晚时分,一名神秘之人携带着一封书信悄然来到了刺史府,并将其交予了从事法正手中。

法正,字孝直,乃是关中扶风郡人士。

此前,微臣谨遵陛下旨意,负责从本地筛选出一批德高望重之人,以充实雍州刺史府的人员架构。

而这法正在扶风当地素有贤明之名,声誉颇高。

因此,微臣便大胆举荐,让他担任了蓝田县令一职。”

陈宫小心的看了看依旧面无表情的杨升。

继续说道:“令人惊喜的是,这法正上任之后,可谓是兢兢业业,政绩斐然。

他不仅能将刺史府下达的各项政令贯彻落实得极为到位,而且还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

仅仅数月之间,蓝田县的民生状况得到显着改善,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昌盛。

正因如此,当刺史府中的从事职位出现空缺时,微臣便修书致函吏部,请求将这位能力出众的法正提拔为从五品的雍州刺史府从事。

吏部那边接到信函后,很快便下发了批文,准许了微臣的奏请。”

听到这里,一直静静聆听的杨升不由得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虽说将一名正六品的县令提拔为从五品的州衙从事并非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且前段时间升官的人不少,正五品以下的官职升降他基本都不怎么过问。

吏部的张邈和尚书台的苏则商议一下,他们两人作主即可。

不然什么事都需要他来敲定,估计他从早忙到晚都忙不完。

陈宫继续说道:“法正一看,这个人虽然是冒用他父亲的名头来找的他。

但他只是稍微试探了一下,这个人就露出了破绽。

最后这个人也不装了,表示他是益州人,代表他家主人来求一条后路!

而他家的主人正是益州刘焉麾下的首席谋士张松。

法正得知刺史不敢怠慢,于是便找到了微臣。

微臣和子伯商议了一番,虽然这个人的话确是不可信。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于是我们俩打算派一个人去益州试试。

还是这个法正,他说他可以借着看望自己父亲的名头去益州,而且还更不容易被人怀疑。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们才知道,法正原来是益州刘焉谋士法真之子!”

娄圭苦笑道:“谁知这个法正去了益州之后就和我们断了联系。

我和刺史大人都以为此事已经失败,或者说法正已经投敌了。

但在前天,我们接到了一封电报才知道法正居然干了这么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