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荣一行又走了一段路,忽然听见前面水声淙淙,就顺着声音,一路找到一个瀑布,瀑布下面形成一个水潭,潭水不深,清澈见底,里面有小鱼在游动,水潭水满,低洼的一边,形成一条溪流,溪流同样清澈见底,里面有小鱼在游动,只见溪流一路奔泻,流向远方,小溪两边还有绿草茵茵,风景如画,大家决定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
说是安营扎寨,可是大家既没有帐篷,也没有被褥,只是决定留在这里,起码解决了吃水的问题。
武家荣拿出竹筒,在溪水里洗了洗,盛了一竹筒水,浅尝了一口,觉得溪水清甜,没有异味,这里的水质还是不错的,她渴了能喝灵泉水,有溪水可以做掩护,其他人可没有她这样的条件。
大家看武家荣用竹筒盛水,恍然大悟,这竹筒原来是盛水用的,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竹筒,学着武家荣的样子盛了水喝,走了半天了,口渴了,喝着溪水,还是有点小惬意。
可是武正荣和夏世子就傻眼了,他俩没有竹筒,这水怎么喝?武正荣是乡下长大的,毕竟活得粗糙些,生活的阅历多些,他洗了一把手,用手捧着水喝,喝了几捧水就喝够了,武正荣看着武家荣露出一个得意的表情:“看吧,我没有竹筒,照样能喝水。”
夏世子学着武正荣的样子也喝了几捧水,目前水是喝够了,可是看着武家荣盛水的竹筒,心中懊恼,他可不像武正荣那么盲目乐观,在这溪水边喝水当然可以用手捧着喝,可是离开小溪,走远就喝不上水了,不如竹筒可以盛水带着走,在哪里都能喝到水,一想到以后喝水困难,夏世子就恼恨自己马虎大意,不用脑子想问题,心下烦恼,自言自语地咕哝:“大意了,应该做个竹筒带在身上多好。”
武家荣把竹筒盛满水说:“溪水边蚊虫多,还可能有大型野兽来喝水,呆在溪边不安全,大家离开一段距离,找个背风能避雨的地方住,更安全。”
武家荣手中拿着盛满水的竹筒把玩,其他有竹筒的人也用竹筒盛满了水,带着竹筒准备离开,这下,武正荣傻了眼,自己可没有竹筒带水。
夏世子记得武家荣做了好几个竹筒的,就试探地问:“武学弟,你的竹筒有多余的吗?我十两银子买你一个竹筒,可以吗?”他为了从武家荣手中买到竹筒,也不叫武家荣穷小子了,而是换上一副笑面孔,极尽讨好之能事:“武学弟,看在同窗好友的份上,你也不会见死不救啊,一个小小的竹筒,也能体现同窗之间的友谊和温暖,是不是?”
武家荣一听腹诽:“谁和你是好友?不拿你这样的人当敌人就不错了,我和你打从刚一见面,就八字不合,所谓的友谊,更是没有,好吗?”随即,武家荣眼珠一转,心想:“好啊,这小小的,简易的,盛水用的普通竹筒,都能赚钱了吗?那就卖给他一个竹筒,赚些钱花,何乐而不为呢?有钱不赚王八蛋!”于是武家荣笑眯眯地说:“夏世子,十两银子很多吗?现在竹筒在这深山老林里是稀缺资源,没有一百两银子,不卖。”
武正荣沉不住气地说:“小三,你这是抢钱啊,一个破竹筒,你就卖给自己的同窗好友一百两银子,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武家荣毫不在意地说:“随你怎么说,不想买就拉倒,我又没有求着你们买。”
夏世子一听武家荣的话急了:“武学弟,我可没有说你抢钱,你就发发慈悲,一百两银子卖给我一个竹筒好不好?只是我现在身上没有银子,我可以回去给你银子好不好?”
武家荣翻了个白眼说:“你没有银子,就想空手套白狼?想得美!”
夏世子赶紧说:“我可以给你打欠条,这样总可以了吧?只是这里没有纸笔。”
武家荣说:“打欠条可以。”说着从袖袋中掏出一张纸和一根碳棒递给夏世子,夏世子接过纸和碳棒把玩,好奇地看着碳棒说:“这是什么?黑不溜秋的,能写字吗?”
武家荣说:“你写写不就知道了。”
只见夏世子拿起碳棒,把纸放到自己的包裹上铺展垫实,用碳棒开始写欠条,发现碳棒不用沾墨,就能流利地书写,不觉很是喜欢,就说:“武学弟,你的碳棒很好用,是怎么做的,能告诉我吗?或者,能把这节碳棒送我吗?”夏世子一边说,一边把写好的一张一百两银子的欠条递给武家荣,武家荣接过欠条,放进袖中,接着又从袖中取出一个竹筒递给夏世子,看得众人一阵目瞪口呆:“这武学子的袖子就像如意袋,能存万物吗?”
武家荣说:“看在你买了我的竹筒的份上,碳棒就送你了,我这是买一送一,够实惠了。”
夏世子得了竹筒,又得了碳棒,小心翼翼地把碳棒放进包裹,就高高兴兴地拿着竹筒,急急忙忙去溪边盛水了,并没有发现大家说的武家荣袖袋的异常之处。
武正荣也想买个竹筒,本来按他的想法,如果用一两银子买一个竹筒,他省吃俭用可以节约出来,但一百两银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强忍着内心的焦虑没有买。
夏世子盛水回来,看见武正荣两手空空,没有买竹筒,就不解地问:“武正荣,你怎么没有买竹筒?你不打算喝水了?”
武正荣说:“我没有那么多银子买一个竹筒。”
夏世子听后,难得大方一次,他觉得武正荣和自己同病相怜,给他买个竹筒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家又不缺银子,只是自己现在没有银子带在身上,于是给武家荣说:“武学弟,我给你再写个一百两银子的欠条,能给武正荣买一个竹筒吗?”
武家荣本来不想吧竹筒卖给武正荣,渴死他才好,但想到出外野营训练大家是一个整体,看在毕业获得优,又能获得一千两银子奖金的份上,就卖给他一个竹筒。
于是又拿出一张纸和一根碳棒,夏世子写了一张一百两银子的欠条连同碳棒一同递给武家荣,武家荣接过欠条放进袖袋,又从袖袋拿出一个竹筒递给夏世子,夏世子把竹筒送给武正荣说:“武学子,给你竹筒,赶紧去盛水吧,盛完水我们就离开。”
武正荣拿过竹筒,感激地说:“谢谢夏世子,你真是我的好同窗,好朋友,你但凡有用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武正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武家荣看得一阵恶寒:“这两个可恶的居然人凑在了一起,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