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大唐女讼师 > 第17章 争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瑶是个悲观主义者,可能是自小的生存环境,从生下来就注定要一世为奴为婢的伺候主人,见惯了深宅中争宠的下作手段,人也变得谨小慎微生怕哪天就被主子推出去背锅。

后来遇到陈靖远将她带离深宅大院,骨子那种奴性又让她潜意识里觉着老陈是她的新主,随着年岁增长和见识加深,也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劣根性,所以她长时间纠结依附与排斥的困境中。

看着眼前那盆娇艳的牡丹,秦瑶笑着说:“柳嫣,其实我很羡慕你。”

柳嫣歪头侧目,好奇地问:“我有啥可叫你羡慕的?”

秦瑶磨搓着自己的手指,悠悠道:“你开朗,乐观。好像啥大事在你眼里都变得很简单,你咋就能活得这么轻松呢?”

柳嫣噗嗤笑了:“嗨,我当什么呢?人生在世本就有诸多不如意,若是整日愁眉苦脸的,那还活个什么劲!反正哭和笑都是活,干嘛不让自己开心些?秦瑶你就是心思太重,顾虑太多,若真的有一天你能豁出去就会发现,这世间多是欺软怕硬,咱们光脚哪有不怕穿鞋的道理。”

说完就拉起秦瑶的手,一本正经道:“往后你找夫君切莫要像我和李夫人这般,我悟出一个道理,人是会变的,不要过分相信你的枕边人,往往他们的伤害才是最深的,咱们女子还是要自强才行。”

秦瑶被柳嫣逗笑,“所以这是你的经验之谈?”

柳嫣失落地点头,“是呗,所以我也不希望让你像我一样。”

“放宽心,一切都会过去的。”秦瑶反手覆在柳嫣的手上,轻拍了几下,又忽然开口:“我差点忘了,顾堂主说有人在陇右一带发现了林婉的踪迹。”

柳嫣一听来了精神,忙追问:“可有萧逸的消息?”

秦瑶摇摇头,遗憾道:“只说在北庭镇那边遇到过长相类似的人,但还不能确定。”

“两个人竟然是分开的——这就奇怪了。”柳嫣自言自语地小声说。

“走吧,咱们回去赶紧研究一下林夫人的讼况,这次是你带来的案子,我拿三成就行。”秦瑶怕她难过,赶紧打岔,拉着柳嫣就往外走,她在前头走,后面的柳嫣却没了笑意,但语气还是轻松道:“五五吧,这样公平。”

柳嫣和秦瑶决定这次的讼案先把思路整理清晰后再去找合适的老讼师。

在请示过顾堂主后,他俩临时征用了前院的议事厅。柳嫣很聪明,找来一卷面幅宽大的宣纸,将涉案的人物背景和心理逐一剖析标记绘制成图。

沾了朱砂的红笔落在各处值得辩驳的地方,再画上圆圈标记。

柳嫣效率很高,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整体脉络大致梳理清晰,以及从彭焯那里获取到的讯息,通通都罗列了出来。

“秦瑶,我想了一下,林夫人不是不信任咱们嘛,到时候咱们想要说服她就必须拿出完整讼事思路,足以说服她让咱们代理,证明咱们是有能力去帮她完成所想。但是看林夫人的态度,或许咱们前期这些预设都可能白做,没钱拿还白付出。”

秦瑶倒是很豁达,“不争取哪来的讼案,咱们做这些也都是为了自己。”

“那咱们就努力,拿下林夫人这个大户,若是成功了,说不准全京都城的贵妇们都找咱们代言。”柳嫣脸上的笑容绽开,能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事,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俩人也不是拖延之人,说干就干。在纸上又着重标记上:李崇礼辱没发妻、妾室构陷、宠妾灭妻等字眼。

秦瑶还是主张看看有没有和谈的可能性,毕竟林夫人的确犯了‘七出’中的妒、恶疾、多言这三条,对她很是不利。

“李大人现在定是揪住这几点不放,才有底气休妻。”

柳嫣手指敲着桌面,一边说:“林夫人虽犯了‘七出’之条,但李崇礼的所作所为也绝非无懈可击。辱没发妻,此乃德行有亏;妾室公然构陷主母,家中秩序已然大乱;而他宠妾灭妻之举,更是寒了众人之心。咱们就从这些方面入手,深挖细节。林夫人的‘妒’,说不定是李崇礼过分偏袒妾室所致,并且林夫人后来已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至于‘恶疾’,可细细查证是何时所患、因何而起,是否存在蓄意隐瞒或夸大其词;‘多言’一事,也要看她所言是否属实,有无被逼无奈、为求公道才多番申诉的缘由。倘若能把这些理清楚,在公堂上也能与李崇礼分庭抗礼,若要和谈,咱们也握有足够筹码,不怕他一味强硬。”

俩人从午后一直整理到了晚上,柳嫣实在扛不住了喝了一大口水,起身活动活动筋骨。秦瑶在纸上画上最后一笔,鲜艳的红圈重重的圈住——家产亏空四个字。

秦瑶慨道:“林夫人当年不顾自己的利益,在李家整个家族遇到困境之时又出钱又出力,结果变成这样,是我——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柳嫣感叹:“忘恩负义这个词儿放在李大人身上真不为过。”

这也是彭焯私下告诉她的,赵郡李氏随着朝代变迁,逐渐壮大后分为东祖房、西祖房、南祖房、江夏房、辽东房、汉中房六支显着支派。

李崇礼是汉中房这一脉分支出来的一脉,族人兴旺,其子弟也颇有出息。可到了李崇礼父辈这一代就差了点意思,也不能说毫无建树,起码对比祖宗就显得有些平庸。

林夫人嫁给李大人后的第十六年,家中曾在户部任职的叔伯,因嗜赌成性,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丑事。他利欲熏心,竟偷偷挪用了边疆固防的军饷,只为填补自己那无底洞般的赌债。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动。边疆将士们正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却因军饷被挪用,面临着武器匮乏、粮草不足的艰难困境,士气大受影响。朝堂之上,群臣激愤,纷纷要求彻查此事,严惩不贷。昪皇得知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捆了那败家叔伯,追回款项。

李家瞬间被卷入这场风暴中心,沦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家族名声一落千丈,昔日门庭若市,如今冷冷清清,前来拜访的人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上门问责、讨要说法的官员与百姓代表。李崇礼身为族中的顶梁柱,整日焦头烂额,四处奔走求情,却收效甚微。

林夫人挺身而出。她变卖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丰厚嫁妆,随后,她又利用自己多年来在京城贵妇圈积累的人脉,低声下气地向平日里交好的夫人们求助。在她的努力下,终于凑齐了一笔巨款,将挪用的军饷尽数归还。

为了平息朝堂上的怒火,林夫人还亲自进宫,向昪皇哭诉家族的悔恨与决心。昪皇身为女子也知她的不易,被她的真诚所打动,最终在昪皇留下一条性命,李家也总算逃过一劫,免去了满门抄斩的大祸。可至此李家逐渐退出了权利中心。

时过境迁,李崇礼如今却为了宠妾,全然不顾林夫人当年的舍身相救与倾尽全力,妄图将她休弃。所以,外人评论之言未必可信,李氏夫妻未必如外人所说的那般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