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要不要改剧本
一部剧,在还没有拍出几集,还没有影响整部剧情时,主演撂挑子怎么办?
观音大士目前遇到的麻烦就是这个,换人?前面拍摄好的剧集不要了,重拍吗?做不到,这真不是拍戏,菩萨头疼得不行。
得想法敲打泼猴一番,以前观音大士认为自己能耐很大,一切尽在掌握,如今这般,真想与人商讨一二,思来想去,无法,决定去找文殊菩萨,她智计超群,素有灵慧,观音菩萨认为自己已经当局者迷,且邀文殊计一二。
五龙山云霄道场,是文殊菩萨日常修行所在,此时,骊山法会已经结束,文殊菩萨亦已回归,这日得了观音菩萨法信,备了灵珍,于云阁等待,不久,观音大士到来,互为寒暄几句,就说上正题,观音大士将如今困局,与文殊细致说道,文殊表情有些耐人寻味,心下却是另一番计较:看来小猴子增了灵慧,出工不出力倒是用得顺手,普贤如今当局者迷,甚是有意思。
文殊不知道现代佛有何算计,却能从普贤焦急看出一二,显然预设路径有所出入,遂问出此中关键:“普贤,以后怎待小猴子?”
观音大士听其言,知其意,叹息道:“自是要换掉,只是需末后!”
文殊暗道果然如此,可怜小猴子终究为他人做嫁衣,如今这般倒也无错。
“既然如此,提前就是!”文殊低声回道。
观音大士解释不可提前,众多铺垫尚未展开,此时如此,若透漏出去,恐将成拙,文殊听后,甚觉残忍,真是好算计,这是要小猴子的性命啊!
“不如此,此后怕是无法计较,小猴子可有生路?”作为局外人,文殊还是很喜欢小猴子的,只是事关大局,她又未接法旨,不好过于干涉,只能旁敲是否能救它一救。
观音大士摇头,生不得,补天石在计划内,泼猴本性心猿,真入了灵山,反要坏事,到时再来个大闹灵山,不仅于三界落了笑话,亦会坏了化胡为佛的大局。
文殊菩萨见此,亦知小猴子本就是牺牲品,无非多活些日子罢,如此亦不用在乎早晚,于是答道:“换吧!”
其实观音大士早已有此计较,只是想要有人给她下定决心而已,谢别文殊菩萨,自回南海。
近几日,悟空多有异端,此时正坐于石台上,面前十二枚龟壳排布,小玄在旁边拾捡算筹,自那日天穴中,悟空化身考古学家后,仿佛开了某种窍,居然会算天机了,将小玄伴生术法,转而弄成天机策,用先天遗脉玄龟遗蜕作了卦卜,抽了一丝神钎灵作了算筹,将十二枚龟壳分天地神鬼八方位放置,三十六根算筹摆成周天,化出十二只手臂,打出十二道法印,冥冥中似有灵慧。
玄奘、杨戬、哪吒三兄弟,悬立在不远处,相互间大眼瞪小眼,只觉此时四弟,全身有神性辉光,其行为,不明觉厉。
前日,四弟首算天机,就算出一处封印,此处封印,玄奘经过多次扫描,均未曾发现,于是笑说:四弟如斯,实属正常,不用计心。只是打脸来得快,悟空掐诀间已经封印破去,出现一只夜叉虚影,哪吒奇之,杨戬奇之,玄奘怔之!
昨日,悟空再行演算,于破乱法则星域,又得一枚封印,此封印更奇,竟无承载石制物,悟空一指划过,傀儡自出,居然是药王护法,等了半晌,亦未消散,哪吒打了十几回合,才将其化灰,自此众兄弟,将悟空捧为神棍,小玄成为助手。
一番操持,只听悟空口中喃喃:“表猴,劫起,无生,亦好!”
入夜时分,唐僧师徒已离开平原,入了一处山林,沙和尚做宿营操弄,老猪拾干柴引火架锅,猴子寻来清水倒入锅中,唐和尚依树打坐,敖烈头顶明珠,柔光洒落在和尚周围。
和尚心中思量,总觉忘了事,却想不起来,白日,凉于林,腹涨放水,落了坑处,悟空将他扶起,怎生听有水声?行路至日落,亦未见得溪塘泉水,想来暑热幻听罢。
猴子缓步而来见师傅,道:“师傅,来时有水塘一方,此时日已落,斋食后,师傅可去洗浴一二!”它自然明白师傅有想法,不如顺水推舟断了师傅念想,堂堂圣人境,操弄一方水塘自是容易。
和尚听猴子这么说,忽觉身上粘腻,白天确实淌了许多汗,倒是可以洗浴一下,笑着回道:“悟空有心,就依你言!”
饭后,和尚先洗浴,老猪排最后,师徒皆洒洗一番,自是神清气爽,安息无言。
天光亮起,有晨雾于林,雾越起越浓,白龙马走了几百步,终是不可视,只得停下蹄子,猴子叫老猪与沙师弟看护好师傅,自去寻路。
约莫盏茶功夫,猴子归来,脸上有喜意,言已寻得道路,于是师徒继续上路,很快走出山林,晨雾渐薄,日头倒是不烈,师徒自喜。
行了一日,依旧无人烟,老猪生火做饭,沙僧操弄宿营地,猴子同样拾捡柴火,饭后歇息,夜深,和尚起身,似梦游般入了一处洞府,洞府有一妇人,约三九年华,衣着光鲜,却愁眉紧锁,对唐和尚施礼,言称她为宝象国公主,十三年前,为此洞府妖怪摄来,思念亲人,却不得,肯请师傅若去宝象国,见了父王,但请父王母后莫担心,女儿活得甚好,将腕上玉镯交给和尚为信物。
天明,唐和尚醒来,觉手中有异物,张手看到一只玉镯,与梦中玉镯一般无二,极其惊讶,莫非?思索片刻,唤来三位徒弟,将梦中事尽数道来,老猪把玩玉镯,并放在鼻子上闻了闻,点头道:“确为女子的镯子,脱离女子约莫两个时辰!”沙僧不禁看了老猪好几眼。
猴子略为思索后说道:“徒弟倒是知道宝象国,正好在取经路上,到时与宝象国王接触,可以验证一番,若真是,当救此女子,师傅以为然否?”
唐和尚点头赞道:“悟空行事,深得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