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旁边支起一个摊子,还特意跟她竞争生意,张蔓月的买卖差了一些。
虽然她做的鱼汤味道鲜美,可旁边那摊便宜一文钱呢,这也是很吸引人的。
没生意的时候,张蔓月也会观察那对小夫妻。
这两个人她并不认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远远驶过来一辆马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年头马车可少见,普通百姓可没资格坐马车,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资格坐马车呢。
马车上坐着的两个年约三旬的男人,其中一个灰色长衫,一个身穿青色长衫。
身穿青色长衫的男人,问旁边的灰色长衫,“这鱼汤真有这么好,值得你这么大老远跑这么一趟?”
“味道真是不错,昨天我上岳母家,刚好喝了这鱼汤。
我岳母说她就是在这个时辰过来卖鱼汤的,晚些时候就没了。
你要是尝到了,肯定也觉得好喝。”
那青衣男人不置可否。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外头传来马夫的声音,“公子,咱们到了。”
灰衣男人掀开车帘,走了下来。
怎么有两个摊子?
不知道哪一家才是自己昨天喝的那个鱼汤。
“不是说巷子只有一家卖鱼汤的贩子吗,怎么今天多了一家?”
张蔓月忙着招呼客人,没有听到这话。
旁边那摊子的年轻女人听到了,立马招呼他。
“我们家的鱼汤一碗六文钱,便宜又好喝,客官,你尝尝就知道了。”
灰衣男人的眉头微微皱起,昨天他岳母说的是一碗七文钱,应该不是这一家了。
他走向张蔓月的摊位,果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鱼香味,味道很熟悉,跟他昨天晚上喝的鱼汤味道很像。
“姑娘,你这鱼汤怎么卖?”
张蔓月抬眼,见到一个长相很斯文的男人。
一般过来买鱼汤的都是妇女,很少见到男性会过来买东西。
而且他看着很有气质,如果他曾来买过鱼汤,自己不可能没有印象。
这是新客户,必须把人留住。
“一碗七文钱,客官,你要尝尝吗?
要是尝了觉得不好喝,你可以不买。”
张蔓月打了小半勺鱼汤,放进竹筒里,递给灰衣男子。
灰衣男子接过来尝了一口,就是这个的味道。
鱼汤这会儿已经凉了,不过即便凉着的,也尝不到什么鱼腥味。
“姑娘,给我来两份。”
旁边的车夫拿了一个很大的陶罐递上来。
张蔓月挑了两条大鱼和一条小鱼,打了汤水给他,收了十四文钱。
灰衣男子看见青衣男子没有动,跟张蔓月说道:“姑娘,我还有个朋友,能不能也让他尝尝?”
“没问题。”
张蔓月又打了半勺鱼汤,把竹筒递给他。
那灰衣男子接过来,递给那青衣男子,“你尝尝,味道真是不错。”
那青衣男子浅尝一口,眉梢微微扬起,味道居然挺不错。
原本他以为是友人夸大其词,他这人说话向来喜欢这样,没想到这次说的居然是实话。
“也帮我来一份,不,拿两份。”
他家人多,一份肯定不够吃的,买两份刚刚好。
父亲不满现今朝局,愤然辞官回乡,住在镇上。
镇上的生活自然比不上京城,连厨子的手艺也差了很多。
他们每日的吃食都是从酒楼买的,接连吃了小半年,再好吃的东西也吃腻了,换了个口味也好。
张蔓月给他们打了鱼汤,接过钱,笑得十分高兴。
“要是觉得好喝,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那灰衣男子多看了她两眼。
这姑娘还挺有意思的,很少看见这么年轻的姑娘出来做生意。
而且这姑娘一点不扭泥,表现得落落大方,让人心生好感。
“姑娘,祝你生意兴隆,我们先走了。”
他们的出现,给张蔓月带来了一些好的影响。
人除了有贪图便宜的心思,还有慕强心理。
旁边的人看见条件这么好的人,特意过来买鱼汤,都有点想尝尝她家鱼汤的味道。
多花一分钱,就能吃到跟上层的老爷们一样的东西,让他们生出一种满足感。
这些有钱老爷吃的东西,他们也是能吃得起的。
张蔓月没有想到他们走了以后,自己的生意居然好了很多。
卖到了晌午,她的鱼汤卖光了,一共卖了五十三份,算是很不错了。
旁边那对小夫妻还剩下一桶,现在人都回去吃午饭了,他们的东西就难卖出去了。
看见张蔓月收拾东西要回去,那小妇人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狠狠瞪了张蔓月好几眼。
张蔓月都无语了,自己又没有拦着他们卖东西,自个儿的货卖不出去,跟她有什么关系。
再说这地方是自己先来的,卖鱼汤的生意也是她先搞起来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怪不上她吧。
有些人的脑回路,真让人搞不懂。
原本她觉得卖鱼汤的生意太单一了,还想着卖点别的菜肴,只是一直有事要忙,抽不出空来。
如今这对小夫妻的出现,更让她加快了进程。
鱼汤是不能卖了,她卖酸菜鱼吧。
这大热的天,吃酸菜鱼开胃。
张蔓月去吃了东西,再去到打铁铺。
东西已经做好了,她付了钱,把东西给拿回来。
她去了一趟肉铺,有一块很漂亮的五花,当场就给拿下了,一共有五斤。
这么漂亮的五花肉,可以拿去做扣肉。
猪肉摊还有两块板油,她全都要了,一共有八斤。
买了肉以后,她去了一趟医馆。
现在很多大料都很贵,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很多大料都躺在医馆里被视作药材。
买了花椒,食茱萸,肉桂,八角,小茴香,丁香,胡椒。
香料是真的很贵,她每样才买几钱,就花去六百多文钱。
怪不得都说在古代大料的价钱堪比黄金,一般家庭真是吃不起。
她去买了碗,做扣肉专用的碗。
看见有卖鸡蛋的,买了三斤的鸡蛋。
做鸡蛋糕要糖,她买了两斤的冰糖。
这年头的糖很贵,怪不得那么少人给家里的孩子买糖。
她还去买了豆腐乳,这个也很贵。
原本打算今天要买米的,可她口袋里只有几个铜板,只能以后赚钱了再买。
还是太穷了呀。
赚钱,她一定要快点赚钱,过上好日子。
现在这破日子她真是一天都不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