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很郁闷,不知道后世这些武器还好,光看不能吃的感觉好不难受,“浩哥,就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嗯,办法也不是没有!”
“哦!”朱棣眼睛瞬间发亮,“快快说说,需要什么我都....嗯,我去找父皇。”没办法,他也穷啊。
“聊什么呢在!”说话声在门口响起,孙桂辰带着笑容走进门来。
刘浩抬起手指指朱棣:“下午的时候带他看《亮剑》,这不是眼馋里面的武器嘛!”
“那些也太落伍了吧!”虽已退伍多年,当年用的武器也不是二战时期能比的,这些年孙桂辰也关注军事发展,对那年代的武器真的看不上眼。
三八大盖、九二步兵炮、歪把子,再好点的‘意大利炮’,就算德系、美系,放到现在除了当古董也没人看得上,要是给士兵用这玩意,就等着被套麻袋敲闷棍吧。
回想下午看到的那些‘大杀器’,朱棣呆呆看着孙桂辰,刚刚这个男人说什么?就这些还‘太落伍?’
“大舅,怎么你能搞到现代武器运到大明?”
孙桂辰将手里提着的袋子放到茶几上,也不客气拿起上面饮料喝了口,像傻子一样看着刘浩:“你在说什么胡话,咱国家什么政策你不知道吗?还购买武器,怎么可能!”
“唉!”再一次失望的朱棣叹气不已,“浩哥,那个刚才你不是说有办法吗?”
孙桂辰眼神微眯盯着刘浩,“小浩我告诉你,你可别做什么违法勾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知道知道,我还这么年轻,可不想现在就包吃包住!!”刘浩笑笑,心想开什么玩笑,这玩意是能碰的吗。
“对了大舅,你有没有没路子搞到八九十年代的机械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镗床等,还有电焊之类的设备,不要自动化太高的。”
现代机床出于精密化考虑,自动化程度都很高,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玩的转的,刘浩虽是干这一行的,他搞研究更多些,对基础设备操作和自动化编程也不是全都精通。
略作沉吟,孙桂辰也明白刘浩的意思,微微摇头:“前期我不建议这么做,从技术层面来说肯定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觉得还是循序渐进的好,当然有我们的技术支持,可以略过火绳枪和燧发枪。
先挑选一部分工匠进行培训,培育一批这方面人才,从底火、无烟火药、炸药、膛线刻划等方面着手,逐步向连发、快速连发枪械和大杀伤武器进军。”
刘浩点点头,这些东西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大舅,我不是说不发展这些,我们可以分两步走,普通人才和尖端人才都要有,八九十年代的武器我们小批量制作,甚至许多化工原料都从后世搞到。
这样就能在大明组建大约一个师的特种兵团,这些人不仅是军队的尖刀,也能成为未来发展的种子。”
想了想,刘浩补充道:“当然前期肯定没那么多人,可以从教官开始,先培训出一个营甚至一个团的人,这些人将会作为未来特战师的基层军官,再配备一些通讯设备,那么他们将成为大明的真正尖刀,插向敌人的尖刀。”
看过电视剧的朱棣,大概猜到一个师有多少人,只是在脑子里想想自己带领这么一个师的人出现在战场之上,那些蛮夷不得被打得屁滚尿流。
余光瞥见朱棣嘿嘿傻笑,刘浩想翻白眼,朱老四想得倒是挺美,就算真有这么一支军队,老朱也不会让这个未来有‘污点’的皇子统领。
“还有一点,不是有了先进武器就能打胜仗的,冷兵器和热武器的战争模式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系统训练,只能成为厉害些的军队,无法发挥真正实力。”
说完此话,孙桂辰发现刘浩盯着自己,嘴角还挂着坏笑,只那么一瞬间,他就明白这个外甥什么意思,“啥意思,你不会是说让我去训练吧。”
使劲摇摇头,“不说我已经离开部队都这么多年,我现在也没这个时间,集团那边事就挺忙,还得为朱大哥准备大明现在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粮种,我哪有空去培训军队。”
“大舅,也不用太长时间,可以让朱大叔挑选一些人,对他们进行先期培训,武器生产也不会那么快,前期新兵培训那些内容都可以教给他们,当然也不用全部按照现代军队模式来。
朱大叔肯定会派军中大将过来,可以和他们商量嘛!
最好形成一个基于八九十年代武器的培训大纲,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至于其他的就配合基础工业逐步向一战甚至二战前期部队模式发展,不过海军这方面我现在还没什么头绪,大舅你有时间你也帮忙想想。
火器迭代后,我想草原将不再是什么威胁,那么大明未来的眼光必须看向大海,我觉得从小日本开始就不错。”
孙桂辰觉得刘浩的思路大方面没错,细节还得仔细优化,光靠他们俩这么说肯定不行,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海军方面孙桂辰也不专业,回去后得找秘书整理一下从大航海到现代海军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资料,最好有大航海时代远洋舰队的详细资料。
在基础工业发展起来蒸汽机出现之前,木结构帆船还是主力。
帆船也分很多型号,他隐约记得欧洲人大航海时代用的帆船和大明的宝船不一样,得比较哪种更适合远洋,现代也有很多爱好者甚至不乏专家研究帆船,能弄到更为先进技术那就再好不过。
“行,这方面我觉得还得大家坐下来研究下,最好能带上大明军方之人,在这之前我会派人搜寻资料,还有你说的那些,这年头也不好弄。”
孙桂辰一拍额头,“都被你这家伙带给带跑偏,我托人订购一批冬小麦粮种,比杂交小麦产量低却可连续留种,没有化肥情况下产量肯定比不上现代,但总比大明的粮种好,粮食到货后我会通知你。”
“说是能连续留种,也是会退化的吧!”刘浩也偶尔看过这方面的资料。
孙桂辰双手交叉放在身前,也是有些无奈:“这能有什么办法,这方面也得和朱大哥商量,粮种培育这方面必须提上日程。”
两人又交谈一阵,朱棣和毛骧也插不上嘴,完全不懂啊能怎么办,不过还是得到几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军队战斗力和粮食产量要起飞的节奏。
“行了,我晚上还有应酬。”孙桂辰站起身,指指放在茶几上的包装袋,“这是两瓶茅台,虽不如三十年陈酿,也有十个年头,记得给朱大哥带着。”说完转身离去。
送走孙桂辰后,三人拿上酒也要去大明,刚刚交谈中刘浩没说还要去取朱元璋送给孙桂辰的东西,这是准备给大舅惊喜,嗯,就是惊喜,绝对不说刚刚太激动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