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景特效)鄱阳湖千帆血战,配火炮轰鸣音效】

【解说词(急促)】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决定中国命运的鄱阳湖大战爆发。陈友谅六十万巨舰横锁湖面,朱元璋的舢板船队危如累卵。】

【情景再现:蓝玉驾小舟穿梭箭雨,突然跃上敌舰】

【混战中,一个精瘦少年连斩七名汉军,夺下艨艟旗舰——正是蓝玉!】

【特写:常遇春战甲上的刀痕】

【楼船顶端,朱元璋的头号猛将常遇春正力竭血战。忽见蓝玉如鹞子翻身杀到,二人背靠背挡住围攻。】

【慢镜头:常遇春掷出长矛贯穿敌将,蓝玉反手补刀】

【“好小子!跟我冲中军!”常遇春的吼声穿透战场。此战后,蓝玉被擢升为百户,但却绝对不是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妹夫才得以晋升,而完全是凭他自己的勇敢与善战。】

-----

看着天幕中正演示着自己当年的英勇,蓝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痴迷。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想要更贴近那片天幕,感受当年的热血与激情。

傅友德与沐英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叹息。他们轻轻摇了摇头,重新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任由蓝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傅友德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对蓝玉的未来充满了同情,但又无能为力。他知道自己身为朱元璋的臣子,必须谨言慎行,不能随意对皇帝的决策发表意见。而且,他也不清楚蓝玉未来到底犯下了什么大忌,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沐英则默默地坐在一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他明白,作为一名将领,他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参与朝廷的纷争。他决定保持沉默,不卷入这场政治的漩涡。

蓝玉依然痴痴地看着天幕,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在知道未来命运之后,是否还能够展现出上面的英勇。但在这一刻,他只想沉浸在天幕的解说中,感受那份未来的荣耀与自豪。

------

天幕继续演进......

【画面:还空无一座宫殿的南京城头,常遇春正教蓝玉读《孙子兵法》】

【解说词(温情)】

【常遇春不仅是蓝玉的上级,更是他的人生导师。】

【(情景再现)常遇春蘸酒在桌案画阵图】

【“为将者,切忌有勇无谋。”这位号称“常十万”的猛将,却亲自教蓝玉研读兵法。】

【只是常遇春同样有许多毛病,比如他好杀降,好屠城,而蓝玉的一生又几乎是常遇春的复制.....】

【特写:常遇春看到蓝玉在《孙子兵法》歪斜批注:“敌退勿追?狗屁!”不仅未尝责怪,反而哈哈大笑,似乎这才是行军打仗的真谤】

【蓝玉在书页边的涂鸦,暴露出他骨子里的叛逆——这种矛盾性格,终将为他招致杀身之祸】

【(镜头切换)洪武二年,常遇春暴卒柳河川。四十岁的战神留下遗言:“吾妻弟蓝玉,可继吾志。”】

【朱元璋将常遇春的佩剑赐予蓝玉,剑格刻着“破虏”二字。这柄剑将陪他横扫漠北,也将见证洪武朝最血腥的夜晚。】

--------------

“我欠老常太多了!”老朱看着天幕中常遇春猝死的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愧疚和自责。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仿佛要将这份愧疚刻进自己的身体里。

老朱的目光渐渐转向远方,思绪也飘回了过去。他想起了老常的子孙,太子正妃蓝氏,那个美丽而温柔的女子。早在三年前生嫡孙允熥之时,她便离开了人世,这让老朱一直心怀愧疚。

他深知自己给了常家兄弟公爵的爵位,但却对他们时时提防,生怕再一次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此刻,老朱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或许有些过分,但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如此。

“现在看来,咱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蓝玉,终究是一个狠崽子,就不知道未来标儿驯服了它没有?”老朱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一想到太子朱标很可能会在洪武二十四年或者二十五年去世,朱元璋的心中就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这个太子的生命。老朱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在向命运宣战。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愿意为了太子,为了大明的江山,付出一切。

天幕继续......

【第二集:征战南北】

【场景一:南征云南——瘴疠之地的闪电战】

【(画面启幕)一只雄鹰穿越云贵高原喀斯特峰林,惊起群鸦蔽日】

【解说词(混响增强)】

【洪武十四年,一道八百里加急战报飞入南京城: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斩杀明朝使臣,誓死不降!】

【镜头切至奉天殿:朱元璋挥剑劈裂龙案】

【“西南不臣,则天下不宁!”五十三岁的朱元璋,将三十万大军交给傅友德、蓝玉、沐英——这是大明开国后规模空前的南征。】

【(画面)明军穿越湘西密林】

【彼时的云南,绝非后世“七彩乐土”。】

【(特写)士兵被毒虫叮咬溃烂的手臂】

【瘴气蒸腾的原始丛林里,每前行十里便倒毙百人。蓝玉却提出奇策:“分兵三路,末将率轻骑直插曲靖!”】

【(动态地图)红、蓝箭头包抄元军】

【当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严阵以待,沐英正面佯攻,蓝玉带死士泅渡急流,如尖刀般刺入敌后……】

【(特效)江水染血,浮尸蔽江】

【史载此战:江水三日赤,浮尸断舟楫。】

【(雄鹰再一次俯冲)昆明城头元字旗坠落】

【梁王逃至晋宁忽纳寨,面对明军合围,他焚毁龙袍,携家眷投滇池自尽。】

【(文物特写)梁王金盔】

【这顶錾刻波斯纹饰的金盔,成为元朝在西南统治终结的血证。】

【蓝玉此战展现的超凡战术,实与霍去病当年征战匈奴极为相似——放弃消耗战,精准摧毁指挥中枢,这种思维领先于当时的绝大多数明初将领,就连常遇春也刚刚摸到一点门路,可惜就中年早逝。】

-----

“干得好啊,干得好啊!”朱元璋站在天幕下,双手紧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着征云南大军的精彩表现,不禁大声叫好。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殿内外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明白征云南大军所面临的艰难险阻。然而,眼前的这一幕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战场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士兵们的英勇和无畏。他想象着自己也置身其中,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为了大明的荣耀而战。

殿内外的人们也被朱元璋的情绪所感染,纷纷为蓝玉叫好之声,此起彼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场景,是傅友德、沐英、蓝玉三人已经取得的胜利,还是未来天幕所示,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发生改变。但此刻,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的军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天幕继续.....

【洪武十五年,征南大军凯旋而归。然而正当蓝玉沉浸于胜利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将蓝玉再一次扔到了苦海之中】

【在常氏太子妃死后四年后,太子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因感染天花去世......】

【几乎是在同时,那位被大明功臣团体视为母亲一般的马皇后也同样因天花去世.....】

【这个打击不仅令蓝玉一时间失去了与太子朱标最重要的血脉联系,也让整个大明功臣团体失去了一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天幕解说到此,天幕之下,无论是南京紫禁城内还是云南大营内寂静一片,这个打击太沉重了,不仅老朱一下子傻了,就连知道真相的朱棣都一下子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