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就是女真兵,如此整齐的服装,如此精良的盔甲?”

看到天幕上穿着红黄白蓝各色战袍的女真兵,老朱是非常惊讶——

“以大明之富,装备几十万步兵并不难,但难得是盔甲,否则也不至于私藏五百副盔甲就按谋反论处了。”

---

“两宋之时,金人就以盔甲、精铁而着称。否则就不会有什么铁浮屠之说了......”

已经好长时间没怎么插话的李善长摇头叹息道。

在大明开国功臣中,李善长就是朱元璋的萧何,他深知一支大军盔甲精良对于战斗力有多大影响,前面那些布衣兵恐怕一百个也打不过一个女真兵吧?

---

“就是这女真人的大辫子实在是太难看了,还不如蒙古人的三络毛呢?”

化外之人与华夏的根本区别,除了穿着,就剩下头发了,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都经常有剃发的习惯,而华夏人则恪守身份发肤受之父母之说。

---

“那根耗子尾巴.......”

就当天幕下曲阜孔府某个族人想放肆地笑话一下天幕中那些女真人皆是野蛮之人时,天幕中出现了许多身穿大明官服的朝廷官员,他们一边脱下大明那华丽的官服,换上如同孝服一般的女真文官服装,一边剃掉头上的毛发,甚至还有一个.......

“简直是禽兽啊!我大明养士二百年,咋就成了.......”

随着某个二品大员一边剃着毛发,一边还吐槽着:“难怪我总觉得头皮痒,原来是这样啊。这回好了,我钱谦益以后再也不怕头发上长虫子了。”

--

与此同时,天幕中开始介绍这个钱谦益......

【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领袖,号称一代文豪大家.....】

【明朝灭亡之时,清军攻入南京之际,身为文官之首的钱谦益,自称要为国殉葬.....】

【当他与自己的红颜知已,秦淮八艳之称的一代名妓柳如是一同来到秦淮河畔时,准备一起跳河殉国之时.....】

【看着那个清澈的河水,钱谦益却再无胆量跳了下去了.....】

【就在他犹豫之时,柳如是从后面推了他一把,直接将他推到了河里......】

【然而,万万没想到......钱谦益却拼命挣扎着又游上了岸......】

【上了岸还舔着脸柳如是徐着说道:下边水太凉了,还是别跳了......】

【见此情景,柳如是叹息了一声,就不再理钱谦益,自己又跳了下去.....】

---

“这,这是咱钱家人?”作为江南望族,钱家族长看着天幕中这一场景,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一定是的,谦字辈的,大概得是第八代之后的子孙吧?丢人啊!”另一个族中长老,老泪横流地说道。

“丢祖宗的人啊,祖宗都要.......”这个族老很想继续说下去,却突然发现,什么祖宗,自己不就是那个“水太凉”的老祖宗吗?

--

“真是,真是......”天幕之上的朱棣现在感觉就是一个演员,在配合着天幕的表演,可惜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就算想说几句场面话都说不出来了。

好在,天幕之下的人纷纷为刚才出场的人物或者痛哭、或者叹息,也就没人注意着他在天上的表现了。

--

【好了,现在到我们继续提问的时间了。今天第五题,因为时间有限,今天问完、答完第五题,剩下的五道题明天再问答......】

---

“太好了,太好了!等老四下来,咱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商量一下,应该要问什么问题才好?”

“老四太不着调了。你看他都问了些什么问题,尽浪费机会......”

听到天幕一说剩下五道题可以明天再问,太和殿中的老朱突然兴奋了。

他心中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一下天幕,他觉得随便哪一个都比自家老四的问题更重要——

“这个老四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过这样也好,省着他以后当上皇帝天天算计着他大哥一家?”

---

此时的老朱已经将未来可能出现的动荡放在一边了,心中只觉得自己的太子朱标实在是太委屈了,丢了皇位还得向自己弟弟称臣,所以他决心,一定要给“自己的亲儿子”一个交待.....

“老四还是当他的征北大将军吧!”老朱又一次下定了决心。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老朱从来不是一个以万民为重的人。

反而他将整个天下看成了是他的私产,否则他也不会给自己每一个儿子五万石的年俸。

却只给手下官员少得可怜的几十石俸?了。

----

【由于你让你的长子、长孙先后继承了皇位。那么你如何安置你家的老二呢?既要让他不给自己大哥侄子添乱,同时又不能让他侄子在未来杀了他?】

---

随着这个问题一出,天幕下的人们没有一个人认为燕王未来的孙子真会害死自己的叔叔,那个才不到二岁还吃奶的朱高煦?

而是觉得——“这其实是给燕王出的题,那就说太子朱标未来很可能会被燕王家的老大或者孙子给害死了......”

“哪 是必然的,皇位毕竟是太子的,就算坐着皇位也不踏实啊?”

“宋太宗还是从侄子手中抢的皇位的,不还是害死了两个亲侄子?”

一时间天幕下的云南大营中,蓝玉又开始担心了起来,不过似乎这对自己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

“咱要看一下老四如何回答?”

南京太和殿中的朱元璋的心又冷了下来,此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以老四善长的领兵作战能力,再加上徐家的支持,又身为皇帝名正言顺,恐怕没了皇位与太子之位的标儿还真不一定能弄得过他?”

“毕竟历朝历代,不是谁能干,就谁获胜的?”

“只要占据了皇位,手握大义,自然手下有一大群人为自己作事儿,甚至于现在的东宫官吏,难保到时候不投奔燕王手下,毕竟燕王才是真正的皇帝?”

---

想到了这里,老朱脑子嗡嗡地响,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会儿,他想的是派出大军给老大打下一片海外之地,比如对面的日本、朝鲜......

又一会儿,他突然甚至有了一个新想法——

“要不咱就学一学那个宋高宗赵构,退位为‘太上皇帝’,然后让老四当几年皇帝,再让老四家的大胖孙子高炽当几年仁宗.....这样也不算违背天意....”

“.......但大权还在咱手中,等咱快不行了,再带走.....这样......”

“啊呸...呸.....咱学谁不好,非得学赵构那个怂货?”

由于书读得不多,老朱的水平根本就不会想起还有一个更好的榜样——赵武灵王。

然而,有些想法一旦出现,就连老朱自己也抑制不住这么想下去了,谁让他对太子朱标实在太重视了,生怕他未来受到一点委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