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树知道吴国立的好意,没有反驳他,而是顺着他的话道,“我当然知道您看不上,就这几片小玩意,值当什么玩意?拿回去最多就给您和婶子甜甜嘴。”
“但您不是给我批假了吗,我跑一趟县城去,总不好空着手回来。”
他把油纸包放在桌面,“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占了我便宜,就多给批一天假呗,正好过些天我还有事要办呢,到时我找您签字,您可不能放赖啊。”
说完林嘉树就撒丫子跑了,弄得吴国立又气又笑,指着他背影笑骂道,“你小子当上班是什么呢!”
才刚说人长进呢,看来也没长进多少,还老惦记着玩呢。
苏桃听到吴医生骂人的声音,还以为林嘉树闯祸呢,从药房探出头来看,结果就见林嘉树一脸笑嘻嘻地样子跑了。
再看吴国立,虽然气得都叉腰骂人了,但脸上却没什么急色。
她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想着应该问题不大,所以又缩回去了,继续对着那小油纸包傻笑。
出了卫生站,寒风扑面而来,林嘉树呼吸了一口冷空气,精神顿时又抖擞了几分。
至于刚刚被气走的谢佩芸,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天冷,外边除了偶尔有人出来扫雪外,村里都看不见什么人。
一个个都窝在屋里的炕上猫冬呢。
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是真的就能闲下来了。
像林父,他今早起来,先是去扫了屋顶和门前的积雪。
吃完早饭后,又去地窖里,把堆成小山的萝卜和白菜,来回倒腾了一遍,让它们都透透气,这样能保存得更久。
同时把一些外边干掉或者蔫掉的白菜叶也给掰下来,用来喂家里的鸡鸭,和那三只小兔子。
弄完这些事后,他就左手提着一只四斤重左右的兔子去了供销社,换了十斤苞米面,一斤盐巴,半斤大豆油,两盒火柴回来。
右手则是提着一边兔腿,去了一趟治安大队队长林东的家里。
林东看见后,还很惊讶,“真叫你家二小子给猎到了?”
当时把枪借给林嘉树的时候,还没觉着怎么样。
等到晚上,躺在炕上,林东想起这事来,就有些后悔了。
这小年轻要是乱来,擦枪走火伤到人该怎么办?
所以这两天他一直竖着耳朵听村里的动静呢,就怕突然听到有人出事的消息。
现在看林嘉树没乱来不说,还真给他猎到了兔子,倒是有几分本事。
听人夸自家儿子,心里笑开花的林父谦虚道,“就是小孩子小打小闹的,不指望他能成事,能给家里添道菜就不错了。”
林东看见了他背篓里的东西,“看来收获还不小啊,打了几只呢,还有子弹吗?”
背篓是林父故意露出来的,总得教人知道,林嘉树打猎有收获,他们家日子过得好是有原因的。
当然,这个“露”,要怎么“露”得恰当,“露”得不遭人怨,也是有技巧的。
面对林东的问题,林父早就想好了说辞。
“就打到了两只,一大一小。”
“他好运,正好碰见了一个兔子洞。”
“那玩意跑太快了,一个没留心,就从其他洞口跑了。”
“也是大树没经验,要是换成我这个老把手来,保准把它一家子都给包圆了。”
因为林嘉树之前没上山打猎过,所以不知道怎么掏兔子洞,很正常嘛。
林东听见了也很可惜,整个兔子洞呢,得有多少只兔子呀。
不过他还是安慰林父,“第一次上山,能抓到两只兔子,已经算挺好的了。”
林父点点头,“就是有点可惜那肉了。”
说起枪的事,他面上的可惜就更重了。
“子弹的话倒是白浪费了一颗,说是看见一只野鸡了,急急忙忙放了一枪。”
“结果没打中,野鸡跑了,那子弹打偏到一旁的树去了。”
这也是正常的事,林东点点头,“他把弹壳带回来了吧?”
这得留档登记在册的。
林父:“不仅弹壳呢,他连弹头都抠回来了。”
实际弹头是从傻狍子身上掏出来的。
林东摇头,“就要个弹壳就行。”
弹头打出去后,击中东西就会发生变形,不能重复使用,所以不会强制回收。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感叹了一下天时,林父就回家了。
林东看着那兔腿,虽然只有一斤多重,但这也是肉啊,出去买得花一块多钱呢。
他们家也有一个多月不见肉腥了,能不馋吗?
林东提议,“一会拿些土豆蛋子炖了呗。”
结果糟了他媳妇一个白眼,“这可是好肉,得留着过冬至呢。”
冬至可是他们这的大节,有钱没钱的,都得想点法子给家里添道菜。
如今有了这兔肉,可省了她不少事了。
林东作为保安队长,是上过战场的人,长得五大三粗的。
但被媳妇这么一怼,也不敢反驳,只敢小声蛐蛐一句,眼睁睁看着那肉从眼前飞走。
离冬至还得两月呢,可有得等。
一时间,林东也有些心痒痒。
“就连林嘉树那毛都没长齐的家伙,也能弄到兔子,我还能比他差?”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之前就已经打猎过不少次的林东心里清楚,打猎这个事一看硬底子功夫,二也看运气。
而他硬底子功夫还不错,毕竟年轻的时候在战场打熬过,但奈何运气不太行啊。
每次上山,都碰不到什么好东西。
林东摩挲着扎手的下巴,嘀咕道,“听起来这大树的运气好像还可以,要不要找他去搭伙呢?”
林嘉树还不知道自己的打猎搭子即将上线,等他回到家里,就见一家子都坐在炕上,围着一堆芦苇杆子在编东西呢。
农村的家里,很多家伙事都不会花钱买,就靠家里闲下来编一编,做一做。
猫冬期间,就是做手工的好时候。
“二哥,你回来了!”听见动静,林小妹第一个跑出来。
见林嘉树背上的背篓重重落在了地上,她惊呼,“哇,二哥,你买了什么好东西啊。”
林母知道林嘉树要去黑市之后,就一直提心吊胆,怕他被人抓了。
所以听见林嘉树回来,就扔下手里编到一半的盖帘,赶紧穿上鞋子跑到外间来。
第一眼先是瞧林嘉树,见他没缺胳膊没瘸腿的才放下心来。
低头一看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她的心一下又提了起来。
“你这又造了什么东西啊?”
这小子平日里就没点成算的。
拿了钱后,不会一下全给花光,买回来一堆不值当的东西吧?
林嘉树从背篓里往外掏东西,“都是粮食。”
林母一听松了一口气,“粮食好粮食好。”
谁家都不会嫌弃粮食多的。
但见着一大两小三个袋子,她又有点迷糊,“咋的还分三袋装的?”
林嘉树头都没抬,指着那三袋介绍道,“这是苞米面,这是白米,这是白面。”
“啥玩意?”
林母冲上去一下就要揪他的耳朵,“你说你买个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