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安城外,大秦军营,主帐内。
王翦正在观摩沙盘思索着什么……
王离托着腮坐在一旁兴致缺缺的看着自己的爷爷。
“我说老爷子啊,你都把我抓来一个多月了,也没见您把宜安拿下来,你说说,这不是耽误我赚钱嘛……”
目前的局势,赵国战神李牧,以及赵国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宜安城。
王翦原本的五十万大军,分出了二十万,由李信率领北上夹击赵国。
不仅如此,王翦还让杨端和率领二十万秦军从赵国南边进攻,总共七十万大军,为的就是万无一失!
有兵不用是傻子!
因为秦明与嬴政的十年之约,嬴政一直养精蓄锐,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贸然进攻赵国,也就少了樊於期的那场让秦国损失了数十万大军的战败。
所以目前秦国的军队数量处于完全饱和的状态。
为了稳妥,王翦在决定对赵国发起总攻的时候,便向嬴政建议,把能用的军队全给派出来!
目前,李信与杨端和正在一步步向邯郸逼近。
而王翦在牵制住了李牧的同时,也被他挡在了宜安城外。
在这一个多月里,王翦与李牧交手数次。
最开始,王翦率领秦军主力进逼赵国,在宜安附近扎营。
李牧则凭借宜安城的有利地形和赵军的防御工事坚守不出。
从战术风格上来说,王翦和李牧是同一类型的。
都属于步步为营,绝不贸然进攻的类型。
李牧利用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不便的弱点,与秦军对峙,消耗秦军的士气和补给。
王翦见李牧坚守不战,便采用佯攻策略。
他先是派出部分军队攻打宜安城的东门,制造出秦军主力在此处攻城的假象,试图引诱赵军分兵来救,以打乱李牧的防御部署。
由于两人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王翦的计策在李牧眼里几乎就是透明的。
李牧不为所动,没有轻易分兵救援东门。
他深知宜安城防御的关键在于整体的稳固,不能因秦军的佯攻而分散兵力,导致防线出现漏洞。
王翦见佯攻无效,于是暗中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趁夜绕过宜安城,奇袭赵军的后方营地,企图切断赵军的粮草供应和退路。
虽然赵国目前正在闹大饥荒,但是有了长平之战的前车之鉴。
赵国全国上下都缩紧了裤腰带,在粮草上全力供应李牧的军队。
这时候,赵王迁还是把李牧当成赵国救世主的。
李牧察觉到秦军的奇袭行动后,迅速做出反应。
他留下少量部队继续坚守宜安城,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悄悄出城,绕到秦军奇袭部队的背后,发动突然攻击。
秦军奇袭部队陷入赵军的包围,经过一番激战,损失惨重。
这一下确实让王翦非常难受。
他现在算是知道了,面对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将领究竟有多难受……
自己想到招对方也都能想到。
关键他是作为进攻方,虽然兵力上略强于对方。
但围城战,如果在兵力上没有压倒性的优势,是很难打的。
尤其李牧还跟王翦一样,都是战神级别的将领。
当然,如果李牧与王翦身份互换。
李牧同样无法在王翦手里占到便宜……
这也就是王翦,如果换做别的将领,说定李牧现在已经完成反杀了……
就这样双方算是僵持住了。
但在王离这个半吊子看来。
自己的爷爷不行啊……
这样下去,老爷子岂不是要辜负大哥和四弟的信任了?
所以此时的王离虽然表面看上去毫不在意。
他是怕给王翦太大压力。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着急的不行了。
“爷爷啊,你到底行不行啊?这么大好的机会可别浪费了……
你说你也是,本来我们五十万大军好好的,完全可以用人海战术碾压那个李牧,可偏偏爷爷你还自己分兵了。
这下好了,我看这次的功劳估计要分给李信和杨端和他们两个了……”
听着唠叨的王离,王翦无奈的白了自己这个大孙子一眼。
“你懂个屁!”
虽然嘴上嫌弃,但王翦还是对大孙子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目前赵国唯一还能有点儿战力的李牧了,只要能将他牵制在这里,李信和杨端和他们几乎就没有什么阻力了。
只要他们能拿下邯郸,就凭李牧还能翻起什么花样?
到时候李牧会不战而降也说不定……”
王离闻言同样翻了个白眼。
“爷爷,您这白日梦做的真不错!
就算事实如您所说的那样,到时候就算拿下赵国,功劳岂不是也会被李信他们两个分走?”
“你那点儿脑子都用在赚钱上了?”
“啊,老爷子您有意见?”
王翦无语,他还真没啥意见……
沉默了片刻,王翦叹了口气说道。
“我问你,这次攻赵的主将是谁?”
“不是爷爷你吗?”
“你小子还知道我是主将啊?”
“这场攻赵之战,从来都不是以个人输赢论军功。
只要能把赵国拿下,最大的功劳依旧还是你爷爷我的。”
“好好好,爷爷你说得都对!”
王离不跟王翦犟。
“所以爷爷你把我抓过来观战是为啥啊?”
“还不是为了你以后能在军中有点儿威望?
你好歹也是我王翦的大孙子,爷爷我现在老了,或许这次灭赵之战就是我的最后一战……
以我的身体状况,或许等不到那天的到来了……”
王翦抬手制止想要说话的王离。
“你身为我王翦的孙子,万一以后秦国遇到点儿困难,无人可用之际,你起码好歹能顶上去啊……”
“爷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天赋全点在赚钱上了……”
王翦狠狠的瞪了眼王离。
“所以我才让你过来,趁着这次机会能多学点儿是点儿!”
王离毫不客气的回道。
“可我也没学着啥,光看着爷爷你攻城失败,还被人家反杀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