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苏敏清没有急着回慈宁宫补觉,而是去了乾清宫的后殿,看望景隆帝。
这几日,景隆帝因为身子太过虚弱,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所以他暂时还不知道母后皇太后今日代替他去上朝了。
苏敏清来的也巧,景隆帝刚醒,正在喝药。
景隆帝的脸色变得蜡黄,整个人瘦了两圈,眉宇间弥漫着浓浓的憔悴。
他见苏敏清穿着朝服来了,心中有些惊讶,又有些疑惑。
母后来看望他,为何这么郑重地穿朝服?
苏敏清一走进景隆帝的寝宫,就闻到浓浓的苦药味,她略微嫌弃地皱了皱眉头。
景隆帝挣扎地要起身给母后皇太后行礼,苏敏清抬手阻止了他。
“你现在还病着,就不要行礼了,好好地靠着。”
“谢母后。”景隆帝说话的声音都非常虚。
崔东山很有眼力见儿地搬来一张椅子,摆在离景隆帝不远不近的地方,这样景隆帝身上的病气就不会过给母后皇太后。
苏敏清仔细地看了看景隆帝的脸色后,眉心皱起,脸上露出一抹担忧的神色。
“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说完,她看向崔东山,吩咐道,“去把范院判叫来。”
“是,太后。”崔东山退了出去。
“母后,都是儿臣不好,让您担心了。”景隆帝说话都有些吃力。
“你知道让哀家担心了,就赶快把身子养好,不然哀家都睡不好觉。”睡不好觉这句话当然是假话。景隆帝病后,苏敏清跟以往一样睡得非常香甜。“好好听范院判的话,好好吃药,赶快把身子养好。”
景隆帝听苏敏清这么说,就知道她从范院判那里得知他病重的原因,神色不由变得尴尬。
“儿臣会好好喝药的。”他早就后悔没有听范院判的话,害得自己现在病的这么重。他感觉自己就剩下一口气了。
“哀家问过范院判了,你这次病的严重,把身子都掏空了,如果不好好养,会影响你的寿元。”
景隆帝听到这话,面上露出一抹惊骇的神色。
“影响寿元?”
“嗯,你这次彻底伤了身子,得好好休养两三个月,不然影响你的寿元。”
“怎么会……”景隆帝此刻心里满是恐惧不安,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想了下和两位爱妃玩乐的事情,就影响了自己的寿元。
“你先不要怕,只要你乖乖听话休养,就不会影响寿元。”苏敏清温声地安慰景隆帝道,“你不要再胡来,好好休养两三个月,身子就会没事。”
景隆帝被吓到了,神色非常乖巧地说道:“儿臣听母后的,一定会好好休养。”
“皇帝,好在你现在年轻,你要是不年轻,你这一病真的很有可能要了你的命。”苏敏清板起脸教训道,“你日后莫要仗着自己年轻乱来。你的身子可经不起你再次胡来。”
景隆帝听的是心里一紧,“儿臣以后绝不会胡来了。”美人是重要,但性命更重要。
“你得好好休养两三个月,这段期间你不能去上朝,朝中又不能没有人主持,所以哀家从今日起开始上朝……”
苏敏清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景隆帝的一声惊呼打断:“什么?”
被突然打断话的母后皇太后,略微不满地皱了下眉头:“你现在还病着,不要一惊一乍。”
景隆帝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他瞪大着双眼望着苏敏清,不敢置信地问道:“母后,您方才说您今日上朝了?”
苏敏清微微颔首道:“嗯,哀家刚才才下朝。”
景隆帝听后,眼前一阵发黑,然后昏了过去。
贺福生见状,忙叫道:“皇上!皇上!皇上……”
一连叫了几声都没有把景隆帝叫醒,贺福生只好向苏敏清禀告道:“太后娘娘,皇上晕过去了。”
苏敏清:“……”她就说了一句上朝,皇帝就气的昏过去了,至于这么生气吗?
就在这时,崔东山领范院判来了。
苏敏清指了指刚才晕过去的景隆帝,对范院判说道:“皇帝昏过去了,你看看。”
范院判先向母后皇太后行了礼,然后才给景隆帝把脉。
“太后娘娘,皇上急火攻心,过一会儿就会醒。”
苏敏清听到“急火攻心”四个字,直接气笑了:“皇帝的火气还真不小。”
站在一边的贺福生吓的赶紧低下头,当做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
“急火攻心会影响皇帝的病情吗?”苏敏清问道。
“一次两次不会,但次数多了就会。”范院判如实地说道,“皇上现在身子虚弱,情绪不能大起大落,不然会加重他的病情。”
“呵呵。”苏敏清冷笑两声道,“只怕他的病情还是会加重。”
范院判没听明白,面露茫然地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他听哀家上朝就气的昏了过去,哀家明日还要上朝,你说他还气不气?”
范院判:“……”那皇上肯定还会生气,而且还会担忧紧张,甚至会忧思过重。这样下去,皇上的身子一年半载都好不了了。
“臣会给皇上开一些降火安神的药,平和皇上的心情,让皇上不再急火攻心。”
“哀家上朝是为了谁,他要是不胡来,就不会生病,也不用哀家替他上朝。”苏敏清扶着福云的手站起身,一脸不悦地说道,“忘记除夕祭祖一事,哀家还没有给他算账,他倒是气哀家上朝一事,哀家真是白替他费心了。”说完,她扶着福云的手离开了。
崔东山和范院判他们送苏敏清出门。等苏敏清坐上御辇离开,他们这才返回去。
“范院判,皇上不会又要发热吧?”崔东山真的怕了。自从景隆帝病了后,他天天在跟前伺候照顾,真的快要累死了。
“或许会,你们注意下,我去开药方。”
崔东山在心里大骂了一番,然后交代贺福生注意景隆帝的身子,一旦发热就告诉范院判,而他要去休息补觉。
他今天也是天还没有亮就起,然后去乾清宫的正殿,陪母后皇太后上朝。
苏敏清刚下御辇,就见姜太妃、皇后、苏玉瑶、姜贵人在慈宁宫门口等她。
姜太妃带头向苏敏清请安行礼:“见过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敏清被姜太妃她们这个请安逗笑了,瞪了她们一眼道:“你们这是在打趣我啊。”
“姑姑,我们可不敢打趣您。”苏玉瑶走到苏敏清身边,取代了福云,伸手扶着她姑姑往慈宁宫里走。
回到慈宁宫,苏敏清先把这一身沉重的朝服换下,然后又卸了老了十几岁的妆。
膳厅里,苏敏清一边用早膳,一边和姜太妃她们聊天。
“姑姑,您去上朝,怎么没跟我说一声啊?”苏玉瑶嗔怪道,“我听说您今日一早去上朝,惊得下巴都掉了。”
“跟你说不是没惊喜了么。”苏敏清慢条斯理地喝着燕窝粥。
“姑姑,您这么懒,怎么会愿意早起去上朝?”苏玉瑶好奇地问道。
“你爹和你祖父说皇帝丢尽了皇室的颜面,让皇室没有威严了,如果我这个母后皇太后再不出去维护皇室威严,只怕大臣们再也不畏惧皇室。”苏敏清道,“为了维护皇室威严,我不得不早起去上朝。”
姜太妃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但两位苏太傅说的在理。
“姐姐,两位苏太傅说的对,皇上在除夕那天做的事情,真的让皇室颜面扫地,只怕大臣们到现在还在笑话他,他哪里还有威严啊。”
她又道,“一旦大臣们不再敬畏皇室,那皇室危矣,江山社稷危矣啊。”
苏玉瑶和姜贵人都没有想到这方面来,现在听苏敏清和姜太妃这么说,她们这才意识到除夕那天皇上做的事情的后果有多严重。
“姑姑,真是辛苦您了。”
姜太妃感慨道:“幸好还有姐姐您,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