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戈壁与槐花的恋曲 > 第304章 旧谊与心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告别赵志胜一家后,陈默朝着福海县教育局家属院走去。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他裹紧黑色羽绒服,在积雪覆盖的街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

福海县教育局家属院的灰砖墙上爬满枯藤,被寒风剥去最后一片叶子,只留下蜿蜒的枝蔓在暮色中勾勒出沧桑的纹路。院门口的老槐树缀着冰棱,在风中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清响。于兆生家在二楼西户,木质的单元门推起来 “吱呀” 作响。陈默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指节触到门板时,感受到一丝凉意,不禁想起初到教育局工作时,于主任像长辈般的照顾。

“谁啊?” 门内传来于兆生略带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拖沓的脚步声。

“于主任,我是陈默!” 话音刚落,门 “咔嗒” 一声打开,陈默瞬间被温暖的气流包裹。于兆生穿着藏青色棉袄,戴着老花镜,头发比记忆中更白了些,镜片后的眼睛却依旧明亮,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哎哟!小陈!快进来快进来!” 他伸出布满老年斑的手,用力握住陈默的胳膊,将他往屋里拉。

屋内弥漫着浓郁的奶茶香和淡淡的烟味,暖气片 “嗡嗡” 地散着热气。于兆生的老伴王阿姨从厨房探出头,系着褪色的蓝围裙,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小陈来啦!快坐快坐,阿姨给你煮饺子!” 她的乌鲁木齐方言带着特有的尾音,亲切得如同记忆中的邻家长辈。

陈默在布艺沙发上坐下,沙发边缘已经磨得起球,却透着股熟悉的旧时光气息。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里,于兆生穿着整洁的中山装,站在教育局办公楼前意气风发。“于主任,离开教育局这些年,时常想起您当初的教导。” 陈默感慨道,“现在在乌鲁木齐的装修公司工作,多亏您以前教我写材料、做规划,那些职场经验到现在都受用。”

于兆生从茶几上的铁皮烟盒里抽出支烟,点燃后深吸一口,烟雾在暖黄的灯光中袅袅升起:“你这孩子踏实肯干,走到哪都不会差。说说,现在工作还顺利吧?”

王阿姨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瓷盘边缘印着褪色的牡丹花纹:“尝尝,韭菜鸡蛋馅的,你于主任念叨了好久,说就你爱吃这口。” 她用围裙擦了擦手,慈爱地看着陈默,眼神像极了母亲。

饭桌上,陈默谈起工作,于兆生却对他现在的老板毫无了解。陈默只是简单介绍:“我现在的老板叫谢安宁,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带着我们在装修行业打拼。” 于兆生点点头,弹了弹烟灰,“好好跟着人家干,别辜负机会。”

饭后,于兆生从书房取出个红绸布包,递给陈默:“拿着,你走后我整理资料,找到几本老相册,里面有咱们教育局以前的活动照片,你留着做个纪念。” 相册边角磨损,却被保存得极为整齐,扉页上还有于兆生苍劲的字迹。陈默双手接过,喉咙发紧:“谢谢主任,这太珍贵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屋内,陈默起身告辞。于兆生坚持要送他到单元门口,两人踩着积雪慢慢走着。“小陈,” 于兆生突然停下,伸手拍了拍陈默的肩膀,“不管在哪工作,做人要本分,做事要用心。” 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又回到当年在教育局指导陈默工作的模样。

陈默郑重地点头:“您放心,我一直记着您说的话。” 寒风掠过,卷起地上的雪粒,他看着于兆生鬓角的白发在风中颤动,心里泛起酸涩与温暖交织的复杂情绪。

告别于兆生后,陈默直奔福海县最大的农贸市场。市场里人声鼎沸,摊主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与剁肉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夹杂着淡淡的鱼腥味。陈默搓了搓冻僵的手,在水产区仔细挑选五道黑鱼。

“小伙子,要鱼啊?我这刚捞上来的五道黑,新鲜着呢!” 一个皮肤黝黑的摊主热情地招呼道,手里的抄网在水箱里搅动,溅起朵朵水花。见陈默驻足,摊主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开始滔滔不绝:“这五道黑学名赤鲈,就咱们福海县乌伦古湖的最正宗!你看这鱼身上五道黑色竖纹,纹路清晰的才是好货。它肉质紧实得很,蒜瓣肉没什么刺,清蒸最能吃出鲜味,鱼汤奶白奶白的,喝一口浑身都暖和,大冬天驱寒再好不过!” 说着,摊主用抄网兜起一条鱼,那鱼在网中有力地扭动,鳞片在灯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您带回去尝尝,保准忘不了这味道!”

陈默听得心动,想着谢安宁平时工作辛苦,便挑了几条个头均匀、鳞片完整的,约莫每条 800 克左右,“老板,就这几条,帮我称称。”

买完鱼,陈默又来到家禽区。摊位上挂着的冻货在白炽灯下泛着冷冽的光,一只只挂啦鸡裹着冰霜,蜷缩的身形比鸽子大不了多少,却透着一股野性。“师傅,这挂啦鸡怎么卖?” 陈默指着其中一只问道。

卖鸡的大叔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冻红的手,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小伙子,你可算问着了!这可是咱们福海县山里的野货,平时专在草丛里刨食、扑腾,飞起来比家鸡利索多了!别看个头不大,肉紧实得很,骨头都带着嚼劲!” 他用铁钩子取下一只,冰霜簌簌掉落,“你摸摸这皮毛,油光水滑的,炖汤最滋补,红烧更是一绝,香味能飘出两条街!现在天寒地冻,都给冻得结结实实,放几个月都不坏!”

陈默蹲下身,仔细端详着冻得硬邦邦的挂啦鸡,想象着谢安宁喝着鲜美的鸡汤驱寒的模样,便与大叔讨价还价起来。最终选了十只品相最好的,用厚实的塑料袋裹好,又套上编织袋,确保不会在返程路上化冻。

从市场出来,陈默提着装有五道黑鱼和挂啦鸡的编织袋,朝着长途汽车站走去。车站内人来人往,弥漫着泡面的香气和旅客们交谈的嘈杂声。他买到了最后一班前往乌鲁木齐的车票,随着人流挤上了车。

长途班车缓缓启动,陈默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福海县,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车厢内的暖气开得很足,他靠在座椅上,感觉有些疲惫。身旁的乘客已经熟睡,轻微的鼾声在车厢内回荡。他轻轻抚摸着放相册的袋子,期待着将这份礼物送到现代工美装饰公司,那里既是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生活的居所。

抵达乌鲁木齐时已是深夜,城市的霓虹在雪地上投下斑斓光影。陈默打车来到银川路,谢安宁那栋带院子的二层自建房外墙上,“现代工美装饰公司” 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闪烁。推开雕花铁门,穿过摆满装修材料样板的院子,他打开一楼的玻璃门。

公司内部采用开放式设计,办公区的会议桌上还摊着未完成的设计图纸,墙角的模型架上摆放着各种装修效果图。沿着工业风的金属楼梯上到二楼,陈默的房间在走廊尽头,里面摆放着简单的床铺、衣柜,墙上贴着他收集的装修灵感图。他将装有特产和相册的袋子放在桌上,稍作休整后,便下楼敲响了谢安宁住的门。

门开了,谢安宁穿着深灰色毛衣,国字脸上带着几分疲惫,172 的身形略显宽厚。他手里夹着香烟,脚边的烟灰缸里堆着几个烟头,另一只手端着茶杯,茶香混着烟味飘出。“这么晚了,怎么突然来了?” 谢安宁抬了抬眼,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疑惑。

陈默有些局促,将袋子递过去:“老大,我给你从福海县带的特产。”

谢安宁接过袋子,侧身让他进屋:“进来吧。” 两人坐在办公室的会客区, 他抿了口茶,烟雾从嘴边缓缓升起,“辛苦你还想着带东西回来。”

陈默看着谢安宁,犹豫片刻说道:“今天在班车上想到工地……” 话没说完,谢安宁摆了摆手,“先不说工作,这么晚了,你也累了,去休息吧。特产放厨房,明天让阿姨做来吃。”

陈默点点头,转身离开办公室。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熟悉的床上,听着窗外城市的喧嚣,他想着这一天的经历,不仅重拾了与于主任的旧谊,也让他对谢安宁有了新的认识,在现代工美装饰公司的生活与工作,似乎也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