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 第126章 租房,但是南锣95号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章 租房,但是南锣95号院?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锁好了院门,刘德信的嘴角已经压抑不住的朝上弯了,嘴里哼哼着小调儿。

真不容易,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直到今天才有了初步进展。

自我反思一下, 有可能真是知道得太多,顾虑也就跟着增加了。

瞻前顾后,当然也有拖延症的问题。

呸,倒霉催的,都换了年代了,还不自觉的反思,当年被打上思维钢印了,

玛德,反思你奶奶个腿儿,什么玩意儿。

现在的天气没办法动土,等天气暖和了,刘德信打算把耳房前面的地窖好好修整一番,面积扩大,然后再进行加固。

就像老家的地道一样,战乱时可以作为藏身的地方,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等太平以后,还能继续当做地窖储存物资。

还有一个要处理的问题就是上厕所,之前本来想着能自己挖排水管道,接到外面的地下排水系统,然后现实扑灭了他的想法。

这年头四九城内只有很少的地方才有城市地下管道,刚买的小院这边那是想也别想,都是各个院子里自己搭的厕所,有粪夫上门清理。

而且之前他嫌弃的公共厕所也是没有的,得等建国后爱国卫生运动以后才有。

那就只能先把院子里的厕所改造一下了,最起码得把卫生情况保证一下。

“信哥,我们先回家了,等你有空了,直接过去就行。”

走到岔路口,到了各回各家的时候了,田枣三人打了个招呼就先走了。

“行,忙完了就过去,反正大冷天你们也不出门了,提前准备个火锅,咱们涮肉吃。”

“没问题,擎好吧。”

刘德信告完别也朝着店里走去,去了一块儿心事儿,晚上能睡个好觉。

“咦,这不刘老弟吗,可有日子没见了。”

刘德信一边走着一边琢磨着接下来怎么做,突然被人喊住了,转头看去,原来是何大清带着儿子何雨柱迎面走来了,

何大清手里还提着木质的食盒,虽然在寒风中已经变凉变淡,还是能闻到传出来的饭菜香味。

看来是这父子俩又出去做席面了,现在何氏没有死,家里有人照顾,何雨柱也能继续跟着父亲出去练手艺了。

“呦,何老哥好,这是又做席面去啦?柱子的手艺也能挑大梁了吧?”

“嗨,他还差得远呢,打打下手,正好有点菜,不嫌弃的话,咱们一起喝点儿?”

何大清嘴上埋汰着儿子,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夸自己儿子那内心是相当的受用。

别管家长嘴上怎么说,望子成龙都是永远不会变的。

“刘叔,有日子没去枣儿姐那边了,什么时候一块聚聚,到时候我给你露两手。”

何雨柱听着客气话也是一脸傻笑,准备找时间给刘德信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

“这次算了,明天还有很多活儿要做,不能太晚了。”

刘德信婉拒了何大清的邀请,主要怕到时候又是谢来谢去的,别扭,

还不如拉着何雨柱去田枣儿那边吃饭来的爽快。

“行,到时候可千万别客气。”

天气挺冷的,三个人站在巷子里吐着白色的哈气闲扯了几句。

何大清无意间知道了刘德信在给亲戚租房子,一拍大腿说道,

“嗨,就这事儿啊,早说就好了,我们那个大院就有空房子,租可以买也行,有空去看看。”

早说也没用,刘德信暗自吐槽到,之前找的都是独院,没考虑过和人混住,何况是日后远近闻名的95号院,虽然之前自己掺了两手,也许未来不至于那么拉胯,但谁敢打包票呢。

现在刚买的小院一时半会儿没法儿入住,只能先给姑姑家找个落脚地儿。

而且等到全家都过来以后,要是在算上姑姑家,就显得拥挤了,总不能让人去住倒座房。

租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下,何氏还活着,看在救人的面子上还有个照应。

日后就看虎子兄弟俩怎么打算了,过得舒服就买下来,过得不爽直接退租走人,进退自如。

“何老哥谢了,回头我过去看看,合适的话就租下来。”

“好,什么时候上门说一声,我带你好好转转,绝对不会让人坑了。”

“呃,太麻烦何老哥吧,你这还得接活儿呢,太耽误事儿了。”

“诶,没什么,也是一阵儿有一阵儿没的,到时候我也跟柱子他娘交代下,保准把事儿办成了。”

“那我就提前谢谢何老哥了,对了,嫂子身体好些了吗?”

“已经没事儿了,多亏了刘兄弟你的药,我们这家才没散了。”

“嗨,可别这么说,都是缘分到了,别老这么客气,何况柱子也是出了大力了。”

不过老何倒也没说错,要是女主人没留住,他们老何家也差不多散球了,一个个都被寡妇吊成了翘嘴儿,没有聋老太太的话,估计直接绝户了。

“那行,何老哥,今天就这样吧,都赶紧回家吧,怪冷的。”

“那就回头见了。”

“回见!”

刘德信和父子俩分开后,也就不再外面慢悠悠的走了,直接快步回到店里。

这两天抽时间去95号院看看,差不多就定下来得了。

姑姑一家还是迁过来比较好,没联系上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已经见过面了,要是有了什么意外,还真过不去心里这一关。

而且都在南锣鼓巷,离着也不算远,走几步路就能照应到,接下来几年的战争,城市之间往返的难度就更大了。

就算在津门有邻居照顾着,但那都是穷苦人,能帮的也是有限,还是一家人都在四九城好一些。

何况日后津门除了比北直隶好,也没机会发展起来,一直被四九城压的死死的,当年双城足球大战的时候,骂的那叫一个难听,可见一斑。

既然知道灵山在此,何苦在周边徘徊。

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来说,大城市中的公平,总是会比小地方来的好一些。

其实就是吃相没有那么难看而已,但这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