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 第149章 转折的一年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怎么着,赦免对方的小弟无罪,送它上天堂,故此得名?

要是小日子,估计得给起个xx仙人了吧。

接下来的日子,刘德信依旧半夜出没,行侠仗义,扫荡街面上的宵小群魔,闯出了偌大的名声。

晚上出行的米畜大兵也开始成群结队,经常出没得场所附近还出现了保密局特工的身影。

其中就有倒霉蛋铁林,估计是又被拉来当苦力了,好事儿是一点都轮不到他。

人多就人多吧,反正也不打正面,刘德信发动了偷袭(可汗口音)。

保密局也是来送菜的,正好进一批货,米式武器也挺好用的。

就是这帮菜货身上带的子弹不多,钱还都是法币,晦气。

还是老米大气,爆了不少米金,打人形怪掉金币的设定来自现实,诚不我欺。

几天折腾下来,保密局也麻爪了,最后还动员了四九城中的好多地下势力出手围捕刘德信。

混黑的当然有讲义气的,不会参与,但更多的是有奶便是娘,何况还是现管。

所以晚上找麻烦的人也日渐增多,这帮子城狐社鼠连接起来就是一张大网,等待着老刘闯进来。

可惜算盘打错了,刘德信随时扫描着周边环境,什么人都埋伏不了,何况还能躲入空间,灵活作战之下,对方全部被打得晕头转向。

最后还是老米大兵缩回了驻地,不再出门,城狐社鼠也四散而去。

报纸上也刊登了军调处米方声明,说是以后要严格军纪,再有犯罪士兵均会加以惩罚。

刘德信知道这种狗屁的惩罚毫无意义,基本上就是返回国内就不了了之了,后世小日子和南棒子经常如此,也就是装装样子。

不过没办法,国弱就会如此,落后就会挨打。

在全民抗争之下,这件事也勉强落幕了,百姓怀着激动地心情迈进了新的一年。

然而大的又来了,刚进一月,法币又迎来了疯狂的贬值,四九城内的物价再创新高,

比去年涨了三十倍,这个去年还是指年底,也就是上个月。

这尼玛是人干的事儿?!

大冬天的,粮食和煤炭都已经需要排队抢购了。

购买物资的多少,真是取决于你跑步的速度了,但凡慢一点,那就是另外的价格了。

刘德信继续给姑姑一家送棒子面和萝卜白菜,家里挣得那点儿纸币,能换物资就换,排不上也别着急,总归是有吃的。

取暖方面还是用的木柴,刘德信有空的时候,就拉一车送过去,有时候还捎给何家一部分物资,算是有来有往互相照应。

时局混乱,有相熟的邻居抱团,姑姑一家的日子过得会好一些。

……

“德信,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吧?”

晚上刘德信再次来到南锣鼓巷,和姑姑一家吃饭,在餐桌上姑姑问起春节的打算。

“不回去了,现在太乱了,风险太大不值当,大哥也发了电报了,也说不用回去。”

刘德信把决定告诉了姑姑,现在双方打得火热,火车等交通线也是争夺热点,回去路上麻烦太多,尤其是要带人的话。

还有就是刘德信现在的任务也比较多,没有多余的时间回去。

大哥也发了电报过来,叮嘱他还是留在四九城过年,家里都安排好了,不用担心。

“唉,到处都在打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这票价也上天了吧,确实不值。到时候咱们一块过年吧,也图个热闹喜庆。”

姑姑也开始絮叨起来,抱怨着外面没完没了的战争,和让人绝望的物价,直说要是还留在津门,估计一家子都过不下去了。

对于姑姑的想法,刘德信还是挺赞同的,过年嘛,回不了家,和亲人在一块儿也不错。

“行,到时候我淘换点好东西,咱们在四九城过个舒服年。”

“糖葫芦!”

“肉,大肥肉。”

“还有烤鸭。”

小表妹听到好东西,立马提出要求,想要糖葫芦,豹子则是就想着要一咬流油的肥肉膘,然后薇薇才想起来糖葫芦又不当菜,又加了鸭子,之前吃过几次,很想念那个味道。

“虎子呢,有什么想吃的?”

刘德信看向坐在一边不言语的虎子,作为家里的老大还是太懂事儿了。

“都行啊,这两样过年吃都挺好的。”

虎子没有加菜,还把没什么用的零食给去掉了。

可能是因为已经挣钱了,知道外面物价是个什么状态。

“放心吧,都有的。”

过年能吃上什么,就看到时候家里人会做什么菜了,反正是物资不缺。

年味儿越来越浓了,由于这钱越来越毛了,市面上的生意冷清了很多,但是在这个全国人民都看重的节日里,老百姓还是愿意挤出钱来,过一个热闹的新年,就算是去去晦气也得办一下。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刘德信每天下班都会去姑姑家,把准备好的东西拿过去,然后一起商量着做什么菜。

遇到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还会去何家找何大清跟何雨柱问问,让专业的厨子给出点专业的意见。

后来何大清索性就帮忙给处理了,也和刘德信商量着兑换了一些物资,厨子虽然渠道不少,但是这年月地主家也没余粮,能拿到的也有限。

好在这个院儿里住户依然不多,在物价飙升的时候,中院贾家早就又回郊区乡下了,不然三口子真心扛不住了。

易家今年过年也没有什么动静,估计是收入都用来调理身体了,尤其是后半年钱都不是钱了,为了能留下香火,一切从简,也没说找刘家兑换东西。

刘德信想起之前琢磨的蜂窝煤炉子,本来说找个铁皮桶将就着,没想到这个也不好找,就过年的物资找易中海帮忙做了好几个,各取所需了。

在热闹的四合院里,大家都带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

而刘德信知道,新世界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的活下去,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