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 第232章 此西洲非彼西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琳心想,给自家老母亲一个面子,也不是不行。

“父亲大人,女儿有一事相求。”

赵老爷被叶承珲哄着重新坐下,听得赵琳有事求他,冷哼一声说:“你天大的本事,有什么是你办不到的,还要来求我?!”

赵琳没理会赵老爷阴阳怪气,还有点生气的语气,慢悠悠走到石桌前坐下,随手拈起一块点心吃着。

“瑄哥儿和珲哥儿在上书房读书,我再去请别的老师来家,怎么样都显得有点瞧不起人家太傅的意思,可巧您老正好是位状元郎,还是我孩子的外祖父,劳您屈尊给我孩子上两堂课?”

不等赵老爷反应,赵琳又说了一车轱辘的好话,直哄得赵老爷心花怒放,情绪一波一波的换。

赵老爷趁机问起了叶承枫、叶承祁和叶承羽,赵琳说:“孩子是西洲的。”

叶承瑄、叶承珲一脸懵,西洲?那不就是他们父亲,合着他们母亲带回来的孩子,原来是他们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叶承瑄匪夷所思的看着赵琳,看着颇有些怀疑人生的样子。

叶承珲之前和赵琳沟通过叶承枫兄弟三个的身世,所以快速反应过来,叶承枫他们的亲生父亲,可能是和他们父亲同名,不由得心想,这还真是特别的缘分。

思及此,叶承珲看向赵琳的目光,和之前叶承枫看赵琳的目光一样复杂,带有挣扎,这真是好特别的缘分。

赵老爷听到“西洲”二字,最开始想的也是赵琳的夫君平阳侯叶西洲,但架不住还有另一位名叫西洲的人让他印象深刻,赵老爷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赵琳说的是谁,但为了保险起见,赵老爷还是多问了一句。

“哪个西洲?”

赵琳疑惑:“什么哪个西洲?不就那个西洲。”

赵琳不明白赵老爷为什么有此一问,明明赵老爷是认识“西洲”这个人的,直到赵琳无意间瞥见叶承瑄、叶承珲兄弟俩才有些恍然大悟。

“哈,忘了,我孩他爹也叫西洲。”

看着一脸复杂的两个儿子,赵琳解释了一下,此西洲非彼西洲,但依然没有透露“此西洲”的姓氏。

若“此西洲”有名有姓,以叶承珲从赵琳那了解来的消息,保管过不了多久,就该把人扒出来了。

虽然有名无姓也支撑不了多久,但能安全一时是一时,赵琳丝毫不怀疑她儿子叶承珲的智商,这是她所有孩子里最聪明的一个,得防。

叶承瑄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他父亲洁身自好,怎么可能做出养外室,还让外室的孩子长这么大了才让母亲接回来的荒唐事,真是虚惊一场。

而赵老爷对“此西洲”这个人,很明显是心有余悸,赵琳没提他姓什么,赵老爷也知趣的不提,赵夫人更是三缄其口,也只又气又急的说赵琳糊涂。

叶承瑄不明白这个和他父亲同名的人,怎么会让他外祖父母这么大的反应,正要插嘴问问,被叶承珲在桌下摁住了手。

叶承瑄不动声色的收回动作,和叶承珲一起坐着听长辈们说话,不再言语。

赵琳说:“那孩子都到我家门口了,你叫我看着他去死吗?开什么玩笑。”

赵老爷张口欲言,看到叶承瑄、叶承珲在场,又把话给吞了回去。

“你简直胡闹!”

“那我把人送走?”

赵老爷说不出把人送走的话,但也说不出就这么算了的话。

赵夫人也是头疼的不行,头疼着就开始埋怨赵老爷,要不是赵老爷摔了腿需要养伤,他们也不至于到现在才回来。

要是能早点回来看顾着点平阳侯府,看顾着点赵琳,也不至于让赵琳做下这么多冲动的事。

那几个孩子放在哪不行,就非得放到自己府里养着,对外说什么身份不好,就非得说是侯府的公子,连名字都随了平阳侯府。

赵夫人想着赵琳多出来的三个孩子,一阵一阵的心塞,她怎么就养了这么个闺女。

赵夫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纷乱的思绪,把这件事拍板定下。

“事已至此,就依了琳姐儿吧。”

赵老爷不愿意,和赵夫人吵起来:“这事怎么能依她!她好不容易才从那些要命的事里抽身,把孩子领回家,她焉能独善其身!”

赵夫人凤眸一瞪:“那你看她听你的!”

赵老爷疾言厉色,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不管你怎么想的,也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外头说的那两个孩子你必须送走!”

赵琳不为所动,正要说话,看见叶承颐带着叶承枫、叶承祁过来,赵老爷那句话听的一个字不落。

叶承颐一派淡定模样,走上前来,和赵老爷、赵夫人一众人行礼。

“颐儿见过外祖父、外祖母。”

“母亲安,见过二哥、三哥。”

赵琳长出一口气,一天天的,这都叫什么事。

叶承枫、叶承祁、叶承颐三个人本来是在小荀先生那里上课,听闻赵老爷和赵夫人到访,便向先生告了后半晌的假,过来海棠苑和长辈见礼。

叶承枫和叶承祁身份微妙,叶承颐却是赵老爷和赵夫人实实在在的亲外孙,所以是叶承颐领着叶承枫、叶承祁过来。

叶承枫、叶承祁一直待在侯府,基本没怎么露过面。

叶承颐想着,若是能过了赵老爷、赵夫人的明路,叶承枫、叶承祁的身份也算有了一重肯定,怎料是这样的结果。

赵老爷、赵夫人并不打算认下叶承枫和叶承祁这两个外孙,对赵琳来说也算是意料之中,赵琳还在闺阁的时候,赵老爷、赵夫人就不喜欢他们兄妹的好友。

后来,赵老爷发奋图强到上京来做官,并坚持让赵琳姐妹尽早婚嫁,未尝不是存了让他们兄弟姐妹和好友断交的意思。

可赵琳已经过了无能为力,什么事也争取不过来,只能听从吩咐的年纪,也过了梗着脖子宁死不屈的年纪,赵老爷和赵夫人的话,她很久之前就不听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几个孩子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