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绍桢等众进士在新科状元的带领下进宫谢恩,又往国子监拜谒先师孔子庙,众进士再易冠服,这就是释褐,代表他们脱离平民百姓,正式成为官员。
半月后馆选结束,绍桢无惊无险地被擢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观政,另,担任东宫侍讲。
翰林院开馆当日换官服,一早离家去衙门点卯。
五府六部的官署都坐落在紫禁城正南方。承天门到大明门之间是长长的天街,坐马车足有半盏茶功夫才能走完。天街左边自北往南就是五军都督府,天街右边就是六部,还有鸿胪寺、钦天监等近侍衙门,翰林院也在这片官衙中,离天街最远,西邻护城河,对面就是詹事府。
槐花胡同却在安富坊,绍桢要经过小时雍坊,走完一整条西长安街,依次穿过长安左门、右门,进了东长安街,再过半刻才算到了翰院正门口。
下车后,就看见翰院门口四棵高大的门槐,还有上马、下马石,栓马的桩子,现在的翰院历经两朝足六百年,朱红大门早已斑驳,历史的厚重森严之感扑面而来。
她吩咐两个护卫:“这里离明照坊还更近些,你们去合庆元吧,要是二娘忙不过来,正好搭把手。”
张鼐点头:“那我们申正还在这里接您。”
绍桢答应了,提步进翰院。
早有人在门口等候,看过她的腰牌,笑道:“张大人来得挺早的,我是翰院孔目,姓黄,名字上庆下节,今日负责接待新擢选的庶吉士。余大人还没到,您随我来吧。”
张绍桢谢过,跟着他绕过磨砖对缝八字影壁,只见一座广梁大门,上写“登瀛”二字。黄庆节没带他进去,而是左拐进了一间堂屋。
这里已经有两个庶吉士,正在低声说话,其中一个是之前认识的龚廷鹄,三人互相见礼,张绍桢与这位庶吉士互换了字号,知道他姓刘,名仲川,字子渊。张绍桢记起他是二甲第九名。
刘仲川看起来也很年轻,齿白唇红的,等黄庆节出去,他不小心打了个哈欠,有些赧然,小声道:“民宅区离翰院也太远了,我子时就得起身,只盼着一会儿别睡着了。”
剩下两人都惺惺相惜地点头,绍桢道:“我也差不多,只比子渊兄多睡了一个时辰而已。”
龚廷鹄摆手:“你们好歹有宅子住,我还待在会馆呢。馥堂兄是皇城里长大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租房的门路?”
刘仲川也期待道:“我还想换个宅子……”
看来都是家境富庶的。
绍桢便说了几个燕京名声不错的牙婆,告诉了他们住处,只管派人去打听就是。这都是家里下人们闲聊时说过的。
三人关系立刻亲近不少。
过了一会儿,其余十二个庶吉士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又是一番见礼,茶汤两换,已近卯正时候,黄庆节带他们去后面见各位学士。
翰林院有正五品掌院学士一人,从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正六品侍读、侍讲各二人,还有品阶各异的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等等。张绍桢他们这些庶吉士只是短期职位,并无品级,通常要等散馆考核后再授予官职。就是张绍桢身上的东宫侍讲,也并非官位,只是个差事。
见完了学士们,掌院学士余讷辰便吩咐江修撰和任、李两位编修带庶吉士们熟悉一番翰院各处布局。
三鼎甲在恩荣宴时就授了官职,早就上任了,又与众人是同年,彼此亲近,此番安排也是余学士体贴后辈。
江言信便领着他们从登瀛门开始介绍,进门五间内堂,占地阔大,门前门后都有书吏把守,堂西是读讲厅,堂东是编检厅,大家入内参观,两边都作书房陈设,张绍桢觉得有点像宣家井胡同那边的阁楼。
往里第二进,四方环抱的院子,左廊围门内是状元厅,仁显笑道:“咱们江状元的生平已经被奉进去珍藏了。”
众人笑过一回,从状元厅出来,进了右廊围门,里面两座祠堂,朝南是昌黎祠,朝北是土谷祠,众人都给韩文公和土地神、五谷神上了一炷香。
左右廊环抱着正中五间穿堂,左边是待诏厅,右边是典簿厅。出去是第三进后堂,朝南正中一尊宝座,这是为皇帝驾临翰院而设的。自东往西十几间极为高大敞阔的屋子,这是藏书库,共有数千万册古籍善本。
再往后是翰院的后花园,东西布局,最东一座井亭,往左是清秘堂,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有凤凰池,池南有宝善堂,堂后为陈乐轩,轩西有先师祠,祠南为文颖馆,又南为原心亭。
一路走来,极目所见,对对花盆石榴树,茶叶末色养鱼缸,九尺高夹竹桃,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真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
各位学士的值房就在花园之后,皆为独立的小院落,办公环境当真非常清幽。
参观完了翰院,余学士便派了徐侍讲带他们去藏书库,协助他们一起编纂前代史书。张绍桢被分到给余学士打下手,整理淳佑一朝共十二年的史书。嗯,有上百本书籍。
余讷辰笑眯眯道:“咱们翰林院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和藏书多,够你在这里待个一百年也逛不完。整理完了一卷,拿来给我看看啊。”
这得整理到什么时候……
绍桢沉重点头。
余学士又忙自己的去了,绍桢问了书吏自己要找的书在哪间屋子哪个书架,取了翰院专有的官印过去拿书。
李怀远正好泡在书堆里,这么一会儿不见就灰头土脸的,问了张绍桢要的书,主动帮他拿了,问道:“你下午要去东宫了吧?”
绍桢点头。在别人的眼里,东宫问翰林院要侍讲,还要年轻点的,翰林院顺水推舟拿了她顶缸,每天下午都过去。愁眉苦脸道:“这么多书,恐怕到明年也看不完。”
李怀远笑道:“没事,贵精不贵多。我也是跟着余学士的,咱们写完了给余学士之前,先探讨探讨吧。”
绍桢一口答应。
这么埋头整理到中午,大家才去食堂吃饭。翰院食堂在藏书库往西的院子,是宫里御膳房拨来的厨子,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学士们单独在雅间用饭,新科进士们就在大堂坐着吃。
从食堂出来,又回藏书库歇了一觉,绍桢才去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