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仁,你做事总有自己的理由,我不该怀疑你。既然,你已经决定辞职了,我也就不多留你了。我相信你是有眼光的人,就像那时候谁也不看好温室大棚,你偏偏去做了,还做成了。”
一向严厉的沈祥瑞这时候反而对秦淮仁敞开了心扉,这也是在冒险,一方面不好跟自己的顶头上司交代;另外一方面还不愿意约束这个胆大又实干的年轻人。
只是,现在沈祥瑞年龄大了,自己在秦淮仁这个年龄的时候,何尝不是跟他一样想去更大的城市去闯一闯,见识一下呢!
可惜,现在已经不年轻了,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回家养老了,只能把希望放在自己全心委培的秦淮仁身上了。
“放心吧,沈镇长,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去省城找机会发展,也是给咱们的父老乡亲找出路,致富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秦淮仁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与沈祥瑞握了握,虽然,他有上一世的人生经验。
但,他去大城市发展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既有对大城市的憧憬又有忐忑,因为,自己真的是要一切从零开始了。
“既然,你要去生成发展,那你想好了要做什么了吗?”
这个问题,还真是一道难题,不清楚自己干什么好。
以前,在农村里生活很简单,农民的工作就是种地,而自己去省城除了卖菜就真不知道做什么了。
对大城市很向往,却又很迷惘,半天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还是经验老道的沈祥瑞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淮仁,我就知道你到了省城不知道做什么好,别看你大棚经济搞得好,真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打拼,那你还是不行的,我倒是有个好建议。”
再怎么说沈祥瑞是一个大乡镇的一把手,好干部,经验自然丰富了。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沈祥瑞一句话就化解了秦淮仁心中的疑虑,更算是成就了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沈镇长,你的主意到底是什么呢?”
沈祥瑞先是卖了个关子,把烟盒里最后一支香烟取出,点燃慢慢抽了起来。
燃烧的是香烟,也同时燃烧着秦淮仁的内心,焦虑的秦淮仁实在是按捺不住,只能瞪着眼干着急。
“没上大学不是你的人生遗憾吗?这样吧,我写一封推荐信给省师范大学,但是,只有学历没有学位,因为,你的身份只能是旁听生。”
终于,卖关子的沈祥瑞开了口,秦淮仁的任督二脉瞬间被打开,活了起来。
“我没听错吧,我要上大学了?”
秦淮仁激动地跳了起来,莫名的激动让他感激涕零,还是第一次流下来了喜悦的泪水,上一世和重生后的秦淮仁都没有改变没读大学的命运。
现在,秦淮仁犹如重生,如沐春风。
只是,高兴的时候,沈祥瑞又开始了警告。
“你先别高兴,咱们有言在先,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我才给你写推荐信。不然,我就不写,你啊没大学上。”
秦淮仁的脑袋抖如筛糠,连连答应:“我肯,只要你能写推荐信,让我读大学。别说两件事,就算是两百件事,我也答应,我发誓。”
沈祥瑞见他是可塑之才,这才满意地点头,比了一根手指。
“第一件事,你切记你是以旁听生身份进去的,学费自理,我可不管供你读书啊,你必须做到勤工俭学。别以为,自己当过村长,种大棚成了十万元的大户,就洋洋得意,你必须从头开始。”
这话虽然严厉,但是,秦淮仁的心里十分清楚,这是领导对自己的鞭笞,勤工俭学是一个农村学子的基本品质。
沈祥瑞的安排,就是这个意思,让他不能数典忘本,永远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行,我答应,我不会飘的,这十万块钱,我留给家里,供我弟弟读书还用来做家庭的备用金。”
听了这话,沈祥瑞才算有了一点满意,点了点头,又继续说了起来。
“第二件事,我很认可你的说的,要想村里致富,不能只靠种地。咱们国家农民太多,纯种地富不起来,你进了省城读大学,接触有文化的人多了,一定要多找好项目啊!你可不是全村人的希望,更是全镇人的希望。”
秦淮仁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应允了下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沈祥瑞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不可说恩情不深重,他回馈镇子的建设带父老乡亲发家致富,就是对沈镇长最好的回报。
他又没有再说什么,全然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秦淮仁就收拾好了行李,带上沈祥瑞写的推荐信,去省城的师范大学报道了。
……
秦淮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一次课程也没有落下,每天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
土里土气的秦淮仁,不显山不露水,只知道贪婪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又有谁能看得出来,秦淮仁是个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两年时间赚取十万元的成功人士呢。
他一直谨记沈祥瑞的话,勤工俭学,读书的时候就很努力读书,闲的时候,就去距离学校不远的小餐馆当小时工。
这下更没有人能看出来,秦淮仁的成功身份了。
学业上很成功,大学三年六个学期,秦淮仁拿了四次全班第一,但,碍于自己旁听生的身份。
成绩再好也没有机会拿到奖学金,只能便宜了其他同学,这也不免让人议论纷纷。
都说秦淮仁这么贫穷,连拿奖学金的机会都没有,到底图了什么,谁能知道,秦淮仁根本不差钱。
一晃三年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快毕业的时候,秦淮仁又遇到了人生的转折。
时运不济的他,又一次遭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刚好他成为了第一批毕业不包分配的大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了毕业即失业。
秦淮仁拿着来之不易的毕业证书,漫步在大街上,第一次怀疑起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