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42章 登月计划总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倒不是说赵小侯看不起这个登月计划的总设计师位置。

而是他真的不太想去做这种技术管理岗的事情。

一般来说,大夏的这种国家级大项目里,位置最高的有总指挥,总工程师以及总设计师。

总指挥就是大项目里的最高行政管理,主要负责进度,经费等等管理工作的总体指挥调度。

而总工程师则是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以及实施过程。

总设计师则是图纸阶段的技术管理以及研发等等。

不过在航天系统的大项目里,一般来说总工和总设计是合二为一的。

就拿王星泽这个总工来说,他实际上就是将总设计师和总工两个岗位一肩挑了。

因而他也特别累。

也正是这样,他看到赵小侯发来的邮件之后,就想要将赵小侯拉进来,当个总设计师的话,至少自己会轻松一些。

可赵小侯更想要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而不是去管理几十个研究所、工厂的技术问题这些。

再说了,自己现在23岁!

大夏立国至今,也没有什么国家级大项目里有30岁以下的总设计师或者总工程师好吧!

赵小侯并不想去出这个风头。

如果说自己搞出了核聚变反应堆技术,自己担任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将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商用化,那还是可以的。

但这种登月计划,自己权力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的。

因而他宁可提供一些技术,也不愿意去当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在双方极限拉扯了好几个回合之后,王星泽算是看明白了。

这赵教授是真的不想挪动地方啊。

想一想也是,人家在青花大学当教授,自己还有个公司,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并且名气还大。

这样的小日子不要过得太舒服了。

而如果调到航天系统去的话。

可就没有这样的舒服日子了。

看看王星泽自己就知道了,一天天的忙碌。

要说名气在航天系统里肯定不小,可走出去了,谁认识你啊?

从事的都是保密以上的项目,就算是有了什么成果,也不可能拿出去发表论文的。

更别说有的时候连亲戚朋友家人都要隐瞒,一出去工作就是好几年的时候都有。

在几十年前最艰苦的时候,三十多年不回家一趟,亲人压根就不知道去干嘛的都有很多的。

这也就造成了之后的什么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之类的说法。

“行吧,虽然赵教授不愿意来,但以后我们有什么需要赵教授帮忙的,还请赵教授不要吝惜指教啊。”

王星泽倒也没有多失望,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赵小侯自然无不应允。

毕竟他对登月计划还是挺有兴趣的。

只不过现在他需要夯实一些基础。

像这种国家级大项目,还是由国家来主导比较好。

“对了,赵教授,下次如果有什么新的灵感和技术,就不要用电子邮箱来传递了,不太安全,下次给我打个电话,我安排人过来取。”

在临走的时候,王星泽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个事情,特意停下向赵小侯叮嘱道。

对于这个,赵小侯有些哑然。

还别说,他真没有想起这一点来。

以往吧,他接触这种保密项目还是比较少的,就算是有一次,那都是直接去军事基地里闭关研究的。

压根就不存在远程信息交流的问题。

这次的确是他有点疏忽了。

实际上并不只是这种国家级项目才会有这样的保密要求。

即便是一些商业研究项目,也都不会通过电子邮件来传递技术资料的。

毕竟电子邮件这个东西,看上去挺保密的。

但电子邮件总归会在电子邮件的服务器上过一手,那样的话,就会留下泄密的隐患。

当然,既然王星泽这样说了,那么之后他肯定是会派人去把这个隐患清除掉的。

赵小侯点了点头,将王星泽和刘主任给送出了公司大门。

他就不跟着出去了,而是转身去找了钱本伟。

钱本伟这个时候刚刚在自己办公室坐下,就见赵小侯进来了。

“赵董,你来了。”

见状,钱本伟就站了起来。

现在公司办公楼这边的人看到赵小侯都统一称呼为赵董,取义董事长的意思。

而实验楼那边则是统一称呼赵小侯为赵教授。

光从称呼上就可以辨别出是属于哪边的人。

“我过来就是说个事。”

赵小侯自然也不是没事过来找钱本伟侃大山的。

毕竟钱本伟现在也是很忙的。

现在的小侯科技公司已经不完全是以前那个只负责申请专利,技术授权的公司了。

现在的小侯科技公司,除了申请专利,技术授权这些之外,下面还有一个小侯食物科技公司。

小侯食物科技公司就是专门负责葡萄糖、淀粉合成厂这边的管理工作。

而钱本伟现在除了担任小侯科技公司的总裁之外,还担任小侯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

小侯食物科技公司的两个副总裁则是由好几家医药集团公司联合举荐的。

至于小侯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会,实际上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因为这家公司的控股权在小侯科技公司手上。

因而小侯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方向等等都是由钱本伟来掌控的。

就好像前段时间,钱本伟就制定了公司内部培养技术工人以及技术员的计划。

原因很简单,葡萄糖以及淀粉合成厂的建设等等,还是要抓在小侯科技公司手上的。

并且总不可能每建设一座淀粉合成厂,就将小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派过去当技术指导吧?

这样的话, 也太浪费人才了。

要知道,随着小侯实验室的发展,现在几个项目组里正式入职的科研人员,最差的也是助理研究员了。

而副研究员则是占据了主流。

研究员加在一起也有八个之多了。

像这样的科研人员,你拿去当技术员,真的有点浪费。

因而钱本伟以小侯食物技术公司的名义招收了一批技术工人和技术员进来,然后就放在大夏沙漠地区白沙县那个葡萄糖淀粉合成厂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