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49章 太空电梯等于流星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9章 太空电梯等于流星锤?

就打算大夏有10枚火箭同时升空,那也需要发射100次,并且每次往返月球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也要一周时间。

综上所述,大夏现在想要在月球建造基地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将太空电梯提上议程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实际上在科学界,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太空电梯提出的设想了。

太空电梯这玩意说简单点就是一个连接在蓝星上的流星锤,其长度高达多公里。

其一端连接在蓝星地壳上,另一端的锤头则是在太空里。

锤头部分之所以能够在太空里悬浮而不掉落到地表上,主要就是因为离心力的缘故。

但其本身的引力以及拉力和离心力相抗衡,最终使得锤头部分恒定在太空里,不会出现过大的摇摆和晃动。

总之一条,太空电梯如果建设起来的话,那么就可以将物质像乘坐电梯一样运输到太空里去,其成本较之火箭要低上很多很多。

但由于巨大离心力的作用,贯穿整个太空电梯的那根缆绳就需要具备很强的抗拉强度才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蓝星上那么多科学家都倡议修建太空电梯,但最终都无疾而终的主要原因。

材料不合格!

没办法建造太空电梯!

而超高强度碳纤维就是众多能够建造太空电梯的主材之一。

但到目前为止,蓝星上最高强度的碳纤维也就只有5000多mpA。

当然,这个强度也不算低了。

要知道普通碳素钢也就只有400-500mpa的抗拉强度。

而最强的马氏体钢,抗拉强度也就只有1600mpA。

但5000多mpa的碳纤维依然没办法承受太空电梯的拉力。

太空电梯的那根主缆绳至少要承受mpA的拉力。

也就是现在最强碳纤维抗拉强度的76倍!

有一说一,这样的抗拉强度材料,在蓝星材料界的科学家们看来,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研发出来的。

但赵小侯就想要搞一搞这个超高强度碳纤维。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是拥有一颗上太空去看看的心。

并且他还想要将太空里的资源转为大夏所用。

毕竟现在大夏看上去地大物博,但实际上地下的很多资源都被挖光了。

别的不说,就拿最重要的钢铁和石油来说。

大夏境内的确还有一些铁矿,但这些铁矿的质量并不太好,远不如国外一些优质铁矿产出的铁矿石。

并且这些铁矿经过冶炼最终产出钢铁的成本,要远比国外进口的铁矿石更贵。

这也就是为啥这些年大夏不断加大进口铁矿石的主要原因。

自己辛辛苦苦挖矿,冶炼,投入大量成本之后产出的钢铁,一吨成本就需要3300。

而国外进口的铁矿石,装船运输过来,铁矿石的价格加上运费,再冶炼,最终的钢铁成本,一吨才2600。

当然实际上情况也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两者之间的成本差异的确比较大。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进口铁矿石时不时的涨价也就成为了常例。

大夏每过几年就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国外矿产公司的涨价行为。

但太空里的陨石如果能够被开采的话,那么蓝星上的铁矿就完全可以不用开采了。

并且就连冶炼都可以放在太空里进行。

由于没有重力的干扰,太空里冶炼矿石出来的钢铁质量绝对不是地表上的钢铁可以比拟的。

至于石油,大夏境内的油矿基本上被采干了。

这些年进口的石油几乎是几年翻一个跟头。

能源命脉不能掌握自己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安心的。

但如果能够向太空索取的话,就简单多了。

不少行星,卫星上的甲烷可以说是一片海洋,人类短时间内是用之不竭的。

更何况以后如果搞出了核聚变反应堆,那么就可以直接去木星土星这样的气态行星采集氚氘元素。

到时候石油也就只能够沦为制造塑料的原材料了。

并且还有一点,那就是超高强度碳纤维一旦研制成功。

以前很多需要钢铁的东西都可以用超高强度碳纤维来制造了。

你要说超高强度碳纤维可能会比普通钢铁贵?

那没有关系,既然都能够制造超高强度碳纤维了,那么制造低一级的高强度碳纤维还会是个难事吗?

普通钢铁用普通的高强度碳纤维取代不就行了?

这样一来的话,大夏就可以大幅减少进口的铁矿石。

并且碳纤维这个东西制造起来所产生的污染以及能耗也是低于钢铁的。

甚至于其还能够在很多方面取代塑料。

而塑料的生产也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和能耗。

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赵小侯都有一种感觉,如果自己不去研究这个,那就是天理难容了。

当然,就这样,赵小侯也不会立马就去兑换超高强度碳纤维技术的。

毕竟虽然在之前的几次地狱模式学习之后,他现在兑换超高强度碳纤维技术所需要的科研自由点,也就只需要4000点。

但在他看来,还是太贵了。

毕竟科研自由点这玩意就算是他不顾面子去国外那些学术期刊水论文,最终能够刷出来的科研自由点也是有限的。

要知道,一家学术期刊能够刷出来的科研自由点,按照学科分类也是有限的。

因而,他现在最好就是尽可能自己研究一番,在掌握了基础乃至于进阶的碳纤维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实在是推进不动的情况下,再来兑换超高强度碳纤维的话,那么兑换价格会下降很多的。

因而他随后就让1号智能AI给他列出了现在所有的碳纤维制造工艺分类。

以1号智能AI现在的能力,只要赵小侯给它开放权限,网上那些信息,它可以说是随便捏拿。

几乎就是瞬间,电脑屏幕上就显现出了现在蓝星上制造碳纤维的主流工艺技术。

要说以前的碳纤维制造工艺还是很多的。

最早的时候,那位发明了灯泡的大发明家就利用竹、亚麻或棉纱为原料,加以高温,制造出了碳纤维,并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