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427章 巨型单晶熔炼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除此之外,赵小侯以后在学校申请科研项目会更快。

但这些仅仅只是学校给予的待遇罢了。

赵小侯回到青花大学,上了几天课,去材料系的实验室看了看李教授,王教授,将自己的学校科研资金资格借给了这两位。

毕竟他是用不上这笔科研资金的。

因而索性顺水推舟,给这两位教授用,也不算浪费了。

而随着他成为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之后,不少学术委员会,学术机构都朝着他发来了邀请。

像那些学术委员会发来的邀请,基本上都是请他去当执行理事或者委员什么的。

而学术机构则基本上是邀请他去当顾问。

甚至于他还收到了一些野鸡大学的邀请,邀请他去当副校长,系主任什么的。

他也不是傻子。

放着好好的青花大学教授不当,跑去当野鸡大学的副校长,系主任,这不是给院士身份丢脸吗?

因而他压根就没有去理会那些野鸡大学邀请。

至于那些正规的学术委员会,学术机构,他倒是接受了几个邀请。

毕竟这些也都是人脉啊。

譬如大夏数学协会,物理学会,他担任了执行理事。

而他原本早就入了会的材料协会,则是从普通会员成为了副理事长。

要知道这材料协会原本是想要推举他当理事长的。

但被他拒绝了,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理材料协会的事情。

当个不需要管事的副理事长还行。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这段时间,他的名字又频频出现在各大电视台,报刊乃至于网络平台上。

没法,大夏的双院士还是比较多的,但像他这样年轻的双院士,则是绝无仅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自媒体尤其喜欢将他挂在标题上,写一些小文章。

当然,这些自媒体也不敢说得过分。

不管怎么说这些自媒体也不敢乱说赵小侯的坏话,只能给他身上杜撰一些励志故事。

赵小侯听到之后,都不得不为这些自媒体竖立大拇指,特么太能吹了。

吹得他看见这些小文章之后,都严重怀疑里面的男主角并不是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被增选为科学院院士,对于赵小侯来说,也只是一个里程碑罢了。

接下来他就准备给1号智能AI更换主体了。

这次他设计的巨型锗碳芯片,为了NS方程研究所需要的巨大算力,光是直径就超过了3米。

如果还是之前22纳米的巨型锗碳芯片,这样的体积,其算力至少能够提升10倍。

而如果用5纳米锗碳芯片工艺来制造的话,其整体性能就将是之前1号智能AI主体的600倍以上。

毕竟对于锗碳芯片来说,体积越大,那么性能肯定就越强。

虽然这并不能让赵小侯很满意,但至少给1号智能AI勉强够用了。

至于3纳米的锗碳芯片,他不是不想研制出来。

但由于纳米尺度缩小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量子隧道效应一样会影响到锗碳芯片。

因而3纳米锗碳芯片的研制会很花费时间。

赵小侯也没有那个时候浪费在这上面。

反正吧,巨型锗碳芯片够用就行了。

不过想要制造3米直径的锗碳芯片,之前锗碳芯片项目组的设备仪器就不够用了。

别的不说,之前最大的反应釜也就只有1米多直径。

因而在制造3米直径的锗碳芯片之前,赵小侯还必须重新打造一套用来生产巨型锗碳芯片的设备。

这可不仅仅只是反应釜的问题,还有多重电磁波发生器等等也都需要重新打造。

不过还好,这一套设备仪器,在智能实验室里就可以自己打造出来的。

赵小侯还是准备使用单晶熔炼炉来制造这套设备。

虽说3d打印机械臂速度更快,但就目前来说,单晶熔炼炉一次成型出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设备性能更好。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单晶熔炼炉也没有这么大号的。

虽然之前赵小侯就听说大夏第二重型工业集团聚集全集团之力打造出了一台生产规格在5米的单晶熔炼炉。

但那玩意到现在为止也就只有一台,并且自从制造好之后,其生产任务极为繁重。

当然,赵小侯也没有去详细打听这些,毕竟这种生产规格的单晶熔炼炉,已经算得上是大夏的镇国重器了,属于保密范围。

在他没有入职第二重型工业集团之前,以他的身份也是没有资格知道的。

因而他也没可能有机会去借用。

不过对于他来说,自己重新制造一台大型单晶熔炼炉并不是什么问题。

3d打印机械臂3.0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在他做出决定,给1号智能AI下令之后,三天后,一台制造规格在8米的单晶熔炼炉就在智能实验室地下第六层被制造出来了。

赵小侯之前想要的单晶熔炼炉制造规格在10米以上,但由于3d打印机械臂3.0的限制,制造规格8米的单晶熔炼炉暂时是极限了。

毕竟这台单晶熔炼炉本身的长宽高就达到了10*12*10米。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庞然巨物。

其重量达到了800吨!

光是制造其外壳以及合金内部结构,1号智能AI就动用了42条3d打印机械臂3.0。

为了防止由于重量太重导致的地面塌陷,1号智能AI还在其下铺设了一层承重层,将其重量分散开来。

但这台单晶熔炼炉从打印制造结束的那一刻开始,就没办法移动了。

没法,重量太重了,想要将其移动的话,除非制造一个更大的机器。

当然,赵小侯也没有必要移动这台单晶熔炼炉。

除此之外,其成本也是这些年来,赵小侯制造的设备最高了。

不过随着这台单晶熔炼炉制造完毕,赵小侯也随即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台单晶熔炼炉启动后消耗的电能太大了。

以至于其初次测试启动时,就让整个智能实验室差一点停电。

如果不是1号智能AI的当即就切断了其电源的话,指不定好几个项目组正在进行的实验以及相关设备都得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