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20章 师兄领进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傍晚,贾环正在书房里临帖。窗外蝉鸣聒噪,墨汁滴在宣纸上晕开一片黑晕。自从得了可以应考的消息,他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念书,眼圈都熬青了。

正写着,小厮兴儿慌慌张张跑进来:\"爷!王举人家的老管家来请您即刻过去!\"

贾环手中的笔顿在半空,墨汁\"啪嗒\"落在纸面上。他这几日一直盼着王举人的指点,却又怕自己功课不够娴熟。

\"我这...\"他低头看自己磨旧了的靛蓝直裰,袖口还沾着墨渍。

\"姨娘说让奴才跟着伺候。\"兴儿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新做的藕荷色长衫,\"这是昨儿太太赏的。\"

贾环换好衣裳,又从匣子里取了几篇最近写的文章。走到院门口,想起什么似的折回来,把案头上那本《唐诗鼓吹》也揣进了袖袋。

王举人的宅院离荣宁街不远。穿过垂花门,老管家引着贾环绕过一座太湖石堆的小假山。还未到书房,就听见里头传来清朗的诵诗声:

\"...

莫言下岭便无难,

输得行人空喜欢

...\"

声音抑扬顿挫,像古琴上流淌的音符。

推门进去,只见王举人正斜倚在藤椅上饮茶,对面坐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书生。那人一袭半旧不新的蓝布长衫,面容清癯,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正捧着一卷《杨万里集》吟诵。

\"来得正好!\"王举人放下茶盏招手,\"来见见你师兄刘福安,上科的案首。\"

刘秀才放下书卷起身。他比贾环高出半个头,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书卷气。贾环刚要行礼,却被一把扶住。

\"贾师弟不必多礼。\"刘秀才的手很凉,说话声却温润,\"早听老师说起你刻苦。《论语》背到哪一篇了?\"

贾环被问得一怔:\"《子路》篇将将背完...\"

\"比我当年强多了。\"刘秀才笑道,\"我考童生时,《论语》才背到《雍也》。\"

王举人\"嘿\"了一声插话:\"那是他偷懒!气得我戒尺都打断两根!\"

三人都笑起来。贾环发现这位师兄笑起来时眼角会微微下弯,露出一颗小小的虎牙。

茶过三巡,王举人命人摆了棋枰。刘秀才执白,贾环执黑。下到中盘,刘秀才突然问:\"师弟可知'过所'之典?\"

贾环捻着棋子的手停住了。这几日备考时他确实读过这个典故,但记得不甚分明。

\"可是...\"他试探着说,\"孔子过泰山那个?\"

刘秀才眼睛一亮:\"正是!\"他推开棋盘,从袖中掏出一方素笺,\"我刚拟的破题,师弟看看?\"

贾环接过细看,只见上面写着:\"圣人之心,即愚夫愚妇之心...\"字迹瘦劲有力,每个字都像要穿透纸背。

\"好一个'即'字!\"贾环不禁赞叹,\"这比《四书备旨》上'体恤'二字更见精神。\"

刘秀才闻言竟红了耳朵,急忙摆手:\"胡诌的...胡诌的...\"

王举人在一旁抚须而笑:\"福安当初就是靠这篇破题中的秀才。贾环,把你近作也拿出来讨教讨教。\"

转眼暮色四合。贾环取出带来的功课,刘秀才一篇篇细细看过。读到《君子喻于义》时,他突然\"咦\"了一声:

\"师弟这句'利字当头,义乃大勇',倒让我想起上月看到的一个趣联。\"他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道: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贾环盯着水迹怔住了。这联语气势磅礴,偏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孤绝。

\"这是...\"

\"钱塘江边一个疯和尚写的。\"刘秀才轻声道,\"那日我去拜潮,见他正在沙滩上用手指写字...\"

王举人忽然正色道:\"福安,说正事。\"

刘秀才恍然回神,从书箱里取出一本手抄册子:\"这是我当年备考的札记,从破题到制义,都有些粗浅的心得...\"

贾环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间杂着红笔批注。最让他惊讶的是,每篇文章后面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天气、心情,甚至吃了什么。

\"这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秀才有些不好意思,\"我记性差,只好事事留心。\"

小童端上晚饭时,刘秀才的谈兴更浓了。他说起科场趣闻,哪个考生把\"先帝\"写成\"仙帝\",哪个又把\"圣朝\"误作\"盛朝\"。

\"...最可怜是坐我隔壁的那位,考篮里带了根腊肠,硬是让巡搜查出来扔了...\"

贾环正听得入神,刘秀才却忽然压低声音:\"师弟可知今科主考钱大人的偏好?\"

王举人立即咳嗽一声。

刘秀才急忙改口:\"我的意思是...钱大人最重《礼记》,师弟不妨多揣摩《檀弓》。\"

贾环会意,偷偷记在心里。饭后三人移步庭院赏月,刘秀才折了根梅枝在地上写起时文来。月光下,他的身影清瘦挺拔,像一竿新竹。

临别时,刘秀才执意要送贾环到门外。夜风微凉,他从怀中取出个蓝布包:\"这是我从前用的'状元及第'墨,分师弟一半。\"

贾环推辞不过,打开布包一看,是两锭桐油烟墨,上面精致地雕着状元骑马的图案。

\"这一半...\"

\"我这人迷信。\"刘秀才不好意思地笑笑,\"总觉得沾过功名的东西能传些运气。\"

他在月光下露出虎牙:\"秋闱若能同榜,那才叫妙呢!\"

贾环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街角传来更夫梆子声,他想说些什么,又觉得说什么都多余。最后只是郑重地作了个揖:\"谢师兄教诲。\"

回到房中,贾环久久不能平静。他取出刘秀才给的札记,忽然从书页间飘出一张便笺:

\"知汝勤勉,特抄《檀弓》精要三十则于此。科场多艰,切记保重。\"

墨色很新,想必是近日才写的。贾环摸出袖中的《唐诗鼓吹》,翻到林黛玉批注的那页,两相对照——竟有几分神似。

窗外桂花的香气幽幽飘进来。贾环取出新得的墨锭,研墨的\"沙沙\"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刘秀才临别时说的那句话:

\"读书人最珍贵的不是功名,是这份执着。\"

月光从窗棂间漏进来,照亮了案头上那个小小的\"状元及第\"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