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58章 贾环归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归途——宁荣街上的少年郎*

五月的宁荣街上,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几个小厮正抱着大包小箱往荣国府赶,领头的正是从扬州回来的环三爷。他穿着件湖蓝色直缀,腰间系着个碧玉香囊,走起路来那香囊一晃一晃的,飘出若有若无的梅花香。

这香囊可是件稀罕物事,听说是林家姑娘亲手绣的。香囊里头装着的香料更不一般,是林姑老爷特意给的,说是江南特制的安神香。

\"三爷,咱们是先回府里呢,还是先去给老太太请安?\"小厮长喜跟在后面,一面擦汗一面小心翼翼地请示道。

贾环脚步不紧不慢,眼角却瞥见街边老槐树底下鬼鬼祟祟躲着几个人影。他心里门清儿:这必定是府里派来打探消息的下人,也有些是其他府上派来的探子。

\"自然是先去给老祖宗请安。\"贾环不慌不忙地答道,眼睛却盯着那扇朱漆大门上金光闪闪的\"荣国府\"三个大字。

长喜偷偷打量自家主子,只觉得三爷这趟从扬州回来,整个人像是换了个样儿。从前那个畏畏缩缩的三爷不见了,眼前这位举手投足间带着股说不出的气度,让人不敢小觑。

贾母正堂——一场暗藏机锋的归家戏

贾母正在上房和王夫人、邢夫人说着体己话,忽听得外头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群丫头的欢叫:\"老太太,环三爷回来啦!\"

帘子一打,只见贾环跨步进来,恭恭敬敬跪下行了大礼:\"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这一屋子人全都愣住了。眼前这个少年郎,眉目清秀,风度翩翩,哪里还有从前半分畏畏缩缩的模样?

\"哎哟我的儿,快起来快起来!\"贾母回过神来,连忙招手,\"这一路上舟车劳顿的,可把祖母心疼坏了。林姑爷身子骨可还硬朗?\"

贾环从容起身,笑容恰到好处:\"回老祖宗的话,林大人一切安好。只是路上颠簸,身子乏了,要休整几日。临行前说了,一周后必定亲自登门拜谢。\"

说着又转向王夫人、邢夫人行礼问安,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竟是比宝玉还要稳重几分。

王夫人面上的笑容纹丝未动,手上捻着的佛珠却不知不觉间转得快了三分——这庶子,怎么突然有这般气派了?

不多时贾政闻讯赶来,贾环又取出扬州带来的土产恭恭敬敬献上。给贾母的是套紫砂茶具,壶底赫然刻着\"寿比南山\"四字;给王夫人备了上好的檀香;就连一向不受重视的邢夫人也得了一匣精致的苏绣帕子。

当贾政接过《扬州盐政实录》一册,随意翻看了几页,心中惊涛骇浪——这哪里是什么寻常游记?分明是官场中的门道精要!他忍不住偷眼打量这个不起眼的庶子,突然惊觉自己对这个儿子的了解竟是如此肤浅。

后院风云——母子相见

从老太太处告退后,贾环径直去了赵姨娘的院子。还没进门呢,就听见赵姨娘尖着嗓子在骂小丫头:\"你个不长眼的蠢货!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娘。\"贾环撩开帘子,径直站在她面前。

赵姨娘先是一愣,继而冲上来就要拧他耳朵:\"好你个没良心的小冤家!去了这么久,连封信都不晓得捎回来!\"

贾环这次居然不躲,任凭她拧了两下,这才慢条斯理地从袖中取出那本《孟子》,轻轻搁在桌上:\"娘消消气,儿子这不是回来了吗?\"

赵姨娘狐疑地翻开书页,忽然\"啊\"地尖叫一声——原来书中夹层里藏着一支精致绝伦的金镶玉簪子,那簪头雕着一对并蒂莲,栩栩如生。

\"这...这...这得多少银子啊?\"赵姨娘两手直哆嗦,捧宝贝似的捧着那簪子。

贾环微微一笑:\"娘尽管放心,儿子这次没花府里一文钱。\"顿了顿,声音又压低了几分,\"过些日子,儿子要下场应试了。\"

赵姨娘顿时喜上眉梢,可忽又愁容满面:\"你爹那边会答应吗?\"

贾环却朝窗外瞟了一眼,那里分明有人影闪过:\"父亲会同意的。\"

兄弟相见——试探与交锋

宝玉正在怡红院和袭人下棋消遣,忽听得外头一阵喧哗。还没等他起身,贾环已经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环兄弟!\"宝玉惊喜地丢下棋子冲上前,拉着他的手连声道:\"你可算回来了!那个...林妹妹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贾环不紧不慢地取出一个锦盒:\"林姐姐托我给二哥哥带了件礼物。\"

宝玉双手颤抖着打开,瞬间脸色煞白——盒中竟是一方砚台,正是当年他送给黛玉的旧物,砚底\"莫失莫忘\"四字清晰可见!

\"林姐姐说,物归原主,才是正理。\"贾环意味深长地说道。

袭人见状连忙打岔:\"环三爷一路劳顿,要不要喝口茶歇歇?\"

\"不必了。\"贾环摆了摆手,\"我还要去东府给珍大哥请安呢。\"

东府夜话——一场危险的试探

东府这边,贾珍早就在天香楼备下了接风宴。一见贾环到来,立即亲热地迎上前:\"环兄弟!来得正好!今日定要与你痛饮三杯!\"

酒过三巡,贾珍突然压低声音问道:\"听说...林大人这次回京,带了不少'好东西'?\"

贾环举杯的手微微一顿:\"不过些土仪罢了。\"

\"是吗?\"贾珍笑得意味深长,\"我怎么听说,盐案上有几个关键人物,最近突然暴毙了?\"

烛光下,贾环的眼神黑得深不见底:\"珍大哥说笑了,生死有命,岂是人力可为?\"

二人对视片刻,贾珍突然哈哈大笑:\"好兄弟!来来来,满饮此杯!\"

夜色渐深,酒过数巡。贾环不动声色地环视四周,只见宴会角落里,几个不似寻常家仆的彪形大汉频频向这边张望。他低头抿了口酒,掩去唇边的一抹冷笑。

探望贾兰——一场改变命运的谈话

第二日清早,贾环特意去了李纨住的稻香村。

贾兰正坐在窗下背书,一见贾环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见过三叔!\"

李纨也赶忙迎上前:\"环兄弟怎么亲自来了?该让兰儿去见礼才是。\"

贾环摆摆手笑道:\"大嫂子客气了。\"说着便拉着贾兰考了几段《论语》,称赞道:\"兰哥儿年纪虽小,学问却是极好的。\"

李纨听了自然欢喜,却又担忧道:\"可惜我们家...\"

\"大嫂子何不让兰哥儿参加今年的童子试?\"贾环忽然说道。

李纨愣住了:\"这...会不会太急了些?\"

\"读书贵在抓住时机。\"贾环轻声道,\"若能早日入泮,将来科考路上也能占得先机。\"

话音未落,忽听窗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贾环嘴角微微上扬,知道这番话说给该听的人听了。

当夜,贾政书房灯火通明。

\"父亲,儿子请应今科举试。\"贾环挺直腰杆跪在书案前。

贾政沉默良久,忽然发问:\"你在扬州...究竟做了些什么?\"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照亮了贾环唇角若有似无的浅笑:\"儿子不过是...用心读书罢了。\"

而此时京城另一处,林府的书房内,林如海正在灯下细读一封密信。信纸边缘处,一朵靛蓝色的缠枝莲花印记在烛火映照下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