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112章 韬光养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朝堂风云

\"贾爱卿,你过来瞧瞧这个。\"皇上把一份奏折往案几上一扔,金丝楠木的桌面发出\"啪\"的一声响。

贾环赶紧上前两步,恭恭敬敬地接过折子。他今天穿的是正五品的青色官服,腰间玉带勒得有点紧——自从黛玉有了身孕,他这腰围是眼见着长了一圈。

\"这是...江宁府的税赋账册?\"贾环翻开一看,心里就有数了。这折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正是他去年在江宁府推行的\"摊丁入亩\"新法的成果。

皇上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睛却一直盯着贾环:\"说说看,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贾环心里一紧。伴君如伴虎,这话真是一点不假。他斟酌着词句回道:\"回皇上,这法子其实古已有之。臣不过是把唐代的'两税法'和本朝的'一条鞭法'糅合了一下...\"

\"少跟朕打马虎眼!\"皇上突然把茶盏重重一放,吓得旁边伺候的太监一哆嗦,\"朕问你,这法子要是推广到全国,能多收多少银子?\"

贾环脑门上的汗都快下来了。他偷偷用袖子擦了擦,心里盘算着:说少了显得没本事,说多了又怕皇上觉得他在夸口。

\"这个...臣粗略估算,若是全国推行,头一年能增收两成,往后每年递增,三年后约莫能多收五成。\"贾环说着,偷偷抬眼瞄了瞄皇上的脸色。

谁知皇上突然哈哈大笑,拍着龙椅扶手道:\"好!朕就喜欢你这股实在劲儿!不像那些个大臣,动不动就跟朕说什么'圣主明君''泽被苍生'的漂亮话。\"

贾环这才松了口气,赔笑道:\"皇上圣明。其实这法子说白了就是让有钱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田地多的地主自然不乐意,所以...\"

\"所以得慢慢来!\"皇上接过话头,眼睛亮晶晶的,\"朕打算先在江南六府试行,你看如何?\"

贾环心里暗喜,这正合他意。他故作沉思状,半晌才道:\"皇上英明。江南富庶,推行起来阻力小。等见了成效,再往北边推广不迟。\"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道:\"贾爱卿啊,你知道朕为什么这么看重你吗?\"

贾环一愣,还没等他回话,皇上就自顾自说道:\"因为你懂得'藏'。朝中那些个大臣,有点功劳就恨不得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你呢?明明立了大功,却总往别人身上推。\"

贾环听得后背发凉,连忙跪下:\"臣...臣只是...\"

\"起来吧!\"皇上摆摆手,\"朕这是在夸你呢。记住,在朕跟前,该藏的时候要藏,该露的时候...也得给朕露两手!\"

贾环连连称是,心里却打定了主意:这新法推行的事,还是让李知府他们去操持吧。自己嘛,还是在家陪媳妇儿要紧。

二、闺房之乐

\"哎呀,又输了!\"贾环把棋子一扔,瘫在罗汉床上耍赖,\"不玩了不玩了,娘子你这棋艺是跟谁学的?也太厉害了!\"

黛玉抿嘴一笑,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他的额头:\"夫君这是第几次耍赖了?说好的三局两胜,这都第五局了。\"

贾环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凑到黛玉跟前:\"那娘子告诉我,你这棋路怎么总是神出鬼没的?我明明看着要赢了,怎么一转眼就被你包了饺子?\"

黛玉歪着头想了想:\"下棋如做人呀。夫君总是想着直来直去,我却喜欢...\"她突然压低声音,在贾环耳边轻声道:\"迂回包抄。\"

温热的气息喷在耳畔,贾环顿时红了耳朵。他一把搂住黛玉的腰:\"好你个林妹妹,现在连下棋都会调戏为夫了!\"

\"哎呀!\"黛玉惊叫一声,手里的棋子撒了一地,\"快放手,当心孩子!\"

贾环这才想起黛玉已经怀孕六个月了,赶紧松手,却又忍不住轻轻摸了摸她隆起的肚子:\"小家伙今天乖不乖?没踢你吧?\"

黛玉温柔地笑了:\"方才还动得厉害呢,准是听见他爹要赖皮,着急了。\"

两人正说笑间,紫鹃端着药碗进来:\"奶奶,该喝安胎药了。\"

黛玉一见那黑乎乎的药汁就皱眉头:\"又喝?早上不是刚喝过吗?\"

贾环接过药碗,哄孩子似的道:\"乖,王太医说了,这药得一天三顿。来,我喂你。\"

黛玉撅着嘴,不情不愿地张开嘴。贾环一勺一勺地喂,每喂一勺就赶紧塞块蜜饯给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看得紫鹃直捂嘴笑。

喝完药,黛玉忽然来了兴致:\"夫君,我想画画。\"

贾环赶紧吩咐:\"紫鹃,快去准备笔墨!\"

不多时,书案上就铺好了宣纸。黛玉执笔蘸墨,略一思索,便在纸上勾画起来。贾环在一旁看得入神——他家娘子画画时的样子可真好看,那专注的侧脸,微微抿起的嘴唇,还有随着笔锋轻轻颤动的睫毛...

\"画好了!\"黛玉放下笔,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贾环凑近一看,是幅《鸳鸯戏水图》。只见一对鸳鸯在荷塘中相依相偎,活灵活现,连羽毛的纹理都清晰可见。

\"娘子画得真好!\"贾环由衷赞叹,\"不如题首诗?\"

黛玉想了想,提笔在空白处写道: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贾环看得心头一热,从背后轻轻环住黛玉:\"娘子这是在夸为夫呢?\"

黛玉脸一红,轻啐道:\"谁夸你了!我这是...这是画着玩儿的!\"

贾环正要再逗她几句,忽听外头小厮来报:\"三爷,芸二爷来了,说族学里有要紧事。\"

三、家族振兴

贾环走进书房时,贾芸正捧着本账册来回踱步。见他进来,连忙上前行礼:\"三叔,您可算回来了!\"

\"什么事这么着急?\"贾环在主位上坐下,接过账册翻看,\"这不是族学的收支账目吗?\"

贾芸擦了擦额头的汗:\"正是。三叔您看,今年族学的束修收入比去年多了三成,可笔墨纸砚的开销反倒少了二成。\"

贾环仔细看了看数字,突然笑了:\"这是好事啊!说明那些小子们知道节省了。\"

\"可不是嘛!\"贾芸兴奋地说,\"自从按三叔的主意实行那个'奖学金',这帮小崽子们读书可用心了。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纸张都是两面用,连墨都省着使。\"

贾环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告诉那些先生,但凡肯用功的,不管是不是贾家子弟,束修全免,笔墨纸砚也都由公中出。\"

正说着,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贾兰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三叔!三叔!大喜事!\"

贾环被他吓了一跳:\"慢点儿说,什么喜事?\"

贾兰激动得脸都红了:\"我刚接到吏部文书,授了翰林院检讨!\"

\"真的?\"贾环腾地站起来,一把抢过文书细看,越看越是欢喜,\"好小子!真给咱们贾家长脸!\"

贾芸也凑过来道喜:\"兰哥儿这是要飞黄腾达啊!谁不知道翰林院是储相之地?\"

贾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多亏三叔这些年指点。这次应试的文章,用的就是三叔教的那个'起承转合'的法子。\"

贾环拍拍他的肩膀,忽然想起什么,正色道:\"兰儿,进了翰林院更要谨言慎行。如今朝中...\"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新旧两党斗得厉害,你可千万别卷进去。\"

贾兰郑重点头:\"三叔放心,侄儿明白。我就老老实实修我的史书,其他的一概不掺和。\"

正说着,外头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贾芹和贾菌联袂而来,手里也拿着文书:\"三叔!我们中举了!\"

贾环这下真是喜出望外:\"好啊!咱们贾家这是要文星高照啊!\"他转头对贾芸说,\"快去准备酒席,今晚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贾芸刚要答应,忽见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三爷!三奶奶要生了!稳婆说怕是要早产!\"

四、弄璋之喜

贾环一听这话,脑袋\"嗡\"的一声,扔下众人就往内院跑。一路上腿都是软的,差点被门槛绊倒。

刚到院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黛玉一声声痛呼。那声音像刀子似的,一下下戳在贾环心上。他想往里冲,却被紫鹃拦住了:\"三爷别进去!产房不干净!\"

\"什么干净不干净的!\"贾环急得直跺脚,\"我媳妇儿在里面受苦呢!\"

贾政这时也赶来了,见状连忙拉住儿子:\"环儿,冷静点!女人生孩子都这样,你娘当年生你的时候...\"

话没说完,里头突然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紧接着是\"哇\"的一声婴儿啼哭。

贾环两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只见稳婆喜气洋洋地跑出来:\"恭喜老爷!恭喜三爷!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贾环这才缓过气来,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了,直接冲进产房。屋里还弥漫着血腥气,黛玉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张纸。

\"娘子...\"贾环握住她的手,声音都是抖的。

黛玉勉强睁开眼,嘴角扯出一丝微笑:\"夫君...看看我们的孩子...\"

乳母把襁褓递过来,贾环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家伙红扑扑的脸蛋,眼睛还没睁开,小嘴却一嘬一嘬的,像是在找奶吃。

\"像你...\"贾环哽咽道,\"这鼻子嘴巴,跟你一模一样...\"

黛玉轻轻摇头:\"瞎说...明明像你...\"

贾政在外头等不及了:\"环儿!快把孩子抱出来给为父看看!\"

贾环这才恋恋不舍地把孩子抱出去。贾政接过来一看,老泪纵横:\"好...好啊...我贾家又添丁了!\"

\"父亲,给孩子取个名字吧。\"贾环恭敬地说。

贾政沉吟良久:\"《离骚》有云'荃不察余之中情'。荃者,香草也,古喻贤臣。就叫贾荃吧,愿他将来修身立德,成为朝廷栋梁。\"

\"贾荃...\"贾环轻声重复,眼中泛起泪光,\"好名字!儿子替荃儿谢祖父赐名!\"

五、韬光养晦

夜深了,贾环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黛玉已经睡了,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摇篮就放在床边,小家伙睡得正香,偶尔还咂咂嘴,像是在做梦吃奶。

贾环蹲在摇篮边,看着儿子的小脸出神。忽然,一双柔软的手从背后环住他的脖子。

\"怎么还不睡?\"黛玉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把头靠在他肩上。

贾环握住她的手:\"我在想...如今皇上推行新政,朝中暗流涌动。咱们贾家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啊。\"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夫君这一年多来韬光养晦,不争不抢,是对的。\"

\"娘子懂我。\"贾环叹了口气,\"只是有时候...看着那些阿谀奉承之辈步步高升,心里难免...\"

黛玉转到他对面,捧起他的脸:\"夫君可还记得咱们下棋的道理?\"

贾环一愣:\"娘子是说...\"

\"不争一时之长短。\"黛玉柔声道,\"夫君现在做的,是在为荃儿,为贾家的子孙后代铺路呢。\"

贾环豁然开朗,将妻子搂入怀中:\"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将清辉洒在这温馨的小院中。摇篮里的贾荃突然咧开没牙的小嘴,像是在做一个香甜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