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十国风华 > 第四十二章 不速之客(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二章 不速之客(中)

说罢,他抄起扫帚,在屋内东戳西捣,做出一副全力驱赶老鼠的模样,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声响,试图借此掩盖符银盏愈发急促的呼吸声。

郭荣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没有戳破,又坐了下来:“杨老弟,来清丰也有一段时日了,感觉怎么样?”

杨骏轻轻一掷,扫帚便斜倚在角落,旋即他便笑着回应道:“侯爷,此番清丰之行,总算是没有辜负您的厚望。青苗法已在清丰扎下根来,百姓们对官府的态度,已是云泥之别,大有改观。眼下,头等大事便是要着手解决那些地方豪强地主侵占平民田地的问题,此事较为棘手,下官怕……”

郭荣缓缓抬手,轻执起那温热的茶杯,薄唇微启,轻轻吹散了袅袅升起的热气,一双深邃的眼眸定定地锁住了杨骏,语气中带着几分淡然却又不失力度:“你担心什么?怎么,在这紧要关头,你要临阵退缩不成?”

“侯爷说笑了,下官绝无此意,就是觉得事情可没那么简单。他们在清丰扎根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再影响了侯爷。”

郭荣闻言,手指在椅把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良久,他才缓缓启唇,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不知杨老弟心中到底作何考量的,如果我现在让你停手,你会怎么想!”

杨骏轻蹙眉头,双手抱拳,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道:“侯爷,清丰百姓久受土地兼并之苦,已是积重难返。倘若任由那些豪强地主肆意侵占田地,纵使青苗法再好,恐怕也难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长此以往,这里难免要生出大乱子啊。”

“既然杨老弟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为何刚才要说出那番话,难道是怕我最后承受不住豪强地主的压力,让你中途停手不成?”

郭荣的话语平静无波,仿佛日常闲聊般自然,但越是如此,杨骏心中越是明白一个道理:暴风雨来前的宁静,想到这里,心里头不由地一颤,随即连忙躬身行礼,诚惶诚恐地辩解道:“侯爷明鉴,下官绝无此念。”

郭荣突然哈哈大笑,站起身来拍了拍杨骏的肩膀道:“杨老弟,瞧把你紧张的。我就是给你开个玩笑,这些豪强,早该整治整治了。”

杨骏长舒一口气,苦笑着道:“侯爷,您这玩笑开得可太大了,刚才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今夜过来找你,就是想着没有外人,我想听听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豪强地主势力庞大,就清丰的王家,怕是都让你十分头疼了吧!”

提及王家,杨骏不由的晦涩一笑道:“侯爷,这王家还真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也正是这样,我才找到突破口,还想侯爷听后莫要怪罪!”

郭荣闻言倒是有些好奇,他拉着杨骏坐下来道:“今夜没有外人,坐下来,你好生说来听听!”

“王家老三当时阻拦粮车进入县仓,被我给拿下了,后面王家家主为了救出他那三弟,以王家清丰所有非法获得的土地为交易,让我放了他,最后我答应了,谁知王家和现下清丰的豪强们都把名下土地挂在佛门之地,因此,侯爷,下官斗胆,欲在清丰灭佛!”

郭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瞳孔一缩,紧紧盯着杨骏,屋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杨老弟,你可知灭佛一事,牵扯何等广泛?”

面对郭荣的问话,杨骏神色从容,语气坚定,不卑不亢道:“侯爷,想必您在前往清丰的途中已有所察觉,那些愈发贫瘠之地,寺庙佛堂却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究其根源,一来是豪强地主打着佛门的幌子,实则行侵田占地之实,百姓心中愤懑,却只能忍气吞声;二来,时下已有诸多青壮年男子,非但不务农桑,反而毅然投身空门,长此以往,国家税赋何以充盈?兵丁壮士又将从何征募?”

郭荣沉默良久,缓缓从着座椅上起身,踱步到窗边,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凝重的剪影:“杨老弟,你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灭佛之事,非同儿戏,贸然灭佛,恐生事端啊!”

杨骏起身,拱手说道:“侯爷,下官明白此事艰难。但我们可循序渐进,这也是下官为什么说,要现在清丰灭佛,澶州作为侯爷下辖之地,我想在这里的反对声会小很多,当然,在确确实实做出一些成果后,再行禀名圣上,逐步全国实行,也未尝不可。”

郭荣背对着杨骏,双手负于身后,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犹豫:“杨老弟,虽说清丰在我辖下,可也不能没有任何缘由的贸然查抄佛门,据我所知,这些佛门与各地豪强地主关系密切,甚至还与朝堂权贵多有往来,我说的话,你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杨骏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侯爷,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佛教盂兰盆会,我想以此为契机,对县内的佛门之事做出一些限制,想来,各方反响应该不会太过激烈吧!”

“哦,说来听听!”

“侯爷,说是灭佛,我也知道阻力有多大,但我们可以做到这几点:淘汰不合规的寺院、规范寺院管理、规范僧尼出家的条件,这些是我这个县令职权之内的事情吧!”

杨骏的话,让着本来对此事不抱有太大希望的郭荣,此刻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立即激动的问道:“哦,你刚才说的那几条,详细讲来听听!”

“侯爷是这样的,首先淘汰不合规的寺院,对于县内规模较小的的寺庙,进行淘汰;其次,规范寺院管理,寺院必须遵守朝廷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最后,禁止男子出家为僧,除非是年满十五岁以上、能背诵佛教经典的男子,且需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衙门同意后才能出家,甚至女子出家为尼,也要做出相应的规定。如此,虽不能灭佛,起码能限制佛门发展,不知侯爷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