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十国风华 > 第二十五章 以小博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哥,早就该这么做了,他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若是没有我们王家给他在背后撑腰,他在清丰,接下来将会寸步难行!”

张管家被主家一番肺腑之言触动得热泪盈眶,连忙拭泪,急切地开口道:“主家啊,眼下这青苗法施行开来,对咱们王家放贷的生意,冲击委实不小。以往青黄不接时,那些农家户手里缺粮少种,只能倚仗咱们借贷周转。可如今,情形大变,他们竟都纷纷转向官府求助去了。”

王涌几步回到座位上,眼中闪过一抹狠厉:“哼,官府放贷?他们能有什么好下场。一旦秋收欠收,那些农户还不上钱,看他们官府如何收场。咱们王家在这清丰县苦心经营多年,岂能被这突如其来的青苗法轻易击垮。”

张管家闻言立即有了主心骨一般,频频点头,接着问道:“老爷,那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王涌略作沉吟,眼神中透出一抹寒意,缓缓言道:“吩咐下去,让手下人在乡间农户间悄悄散布流言,就说官府放贷之时和善可亲,待到秋收之后,却如猛虎下山,催债严苛无比,让百姓们心中生惧,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涉足。

再者,找几个咱们信得过的人,扮成其他地方借了青苗法钱粮却无力偿还的苦主,去街上哭诉,把这青苗法的名声搞臭。”

“还是主家考虑周全,我这就下去安排人手去!”

望着张管家匆匆离去,着手布置一切,王怅正欲抱拳行礼,抽身而退之时,王涌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留下。

“三弟,且慢,”王涌低声道,“还有一桩要事,非得你亲力亲为不可。此事若成,定能让那姓杨的青苗法举步维艰,难以推行。”

王怅闻言后顿时眼前一亮:“大哥有何差遣,但请吩咐。”

“你找一些人手,然后……”

……

县衙内!

杨骏抬眼望向满面春风的李穆,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弧度,随即温和地开口问道:“瞧李县丞这满面红光,想必是带着好消息而来吧?”

“哈哈,明府大人果然慧眼如炬,方才,刚收到仙庄乡那边传来的消息,言及仙庄乡经过一番丈量,竟发现了万余亩尚未认领的良田,令人称奇。

更有趣的是,此番丈量田亩时,就事先给他们说过,重新丈量出来多余的土地优先给有户籍之人,这样下来,其实际居住的人口,较之于户籍之上所录,竟是多出不少。”

杨骏闻此消息,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笑意道:“好,甚好。只要有人在,一切便皆有可能。”

“那明府大人,多余的良田我们就按照户籍人口,优先无地人口进行分放如何?”

杨骏缓缓开口,提议道:“不妨先取出半数田地予以分配,至于余下的部分嘛,我心中有个不成熟的念头。关于这些未分的田地,连同日后可能新丈量出的土地,我打算设立官屯。”

屯田制度始于汉代,官屯的土地一般属于官府,由官府招募农民或使用士兵进行耕种,收获的粮食等作物一部分上缴官府,一部分作为耕种者的生活所需。

李穆顿时有些疑惑,杨骏这么做的目的在哪?

“明府大人屯田的话,准备做什么?清丰县内尚有人口,完全没有必要再进行官屯啊!”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目前有个想法,不过目前还没完全想好,所以决定先拿出一半,最后实在不行的话,再均分下去。”

李穆微微颔首,心中虽仍存疑虑,但见杨骏主意已定,也不便再多追问。

“既如此,那这分田之事,我即刻着手安排。至于官屯之事,等明府大人考虑后,我这边再行安排。”

“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想来王家断然不会坐以待毙的,你这几天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成败可就在这几天了。”

“明府大人,我正好准备给你说这事呢,王家这几天完全没有动作,怕是想韬光养晦,伺机而动。那王家在清丰县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咱们不得不防啊。”李穆神色凝重地说道。

杨骏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我已经修书一封将这里的事情禀明给侯爷了,当下宜动不宜静啊,你即刻安排些可靠的人手,密切监视王家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是,大人,我这就去安排。”

李穆刚迈出府衙门口,便瞧见铁柱脚步匆匆地赶来,铁柱神色急切,老远就扬声喊道:“李大人,我家大人在里头不?”

李穆微微颔首,神色沉稳,应道:“大人刚将政事处理完毕,你速速进去吧。可是澶州那边传来了消息?”

铁柱挠了挠头,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说道:“嘿嘿,李大人就是厉害,啥都瞒不过您。只不过,此次我带来两封信,一封信是侯爷的,还有一封信有位姑娘不让说是谁给大人的。”

李穆闻言不免有些汗颜,立即避嫌似的离开道:“一会儿进去你可别说碰到我了!”

“嘿嘿,放心吧,李大人,你这么照顾我,俺铁柱一定听你话的!”铁柱拍着胸脯保证道。

与此同时,在县衙那间幽静的书房内,窗外的树叶被微风轻轻拂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杨骏正俯身于书案之上,专注地看着清丰县农田水利的规划图……

铁柱怀揣着信件,脚步略显急促地跨进书房。他微微喘着气,双手恭敬地将两封信递到杨骏面前。杨骏放下毛笔,抬眼看向铁柱,先拿起那封来自侯爷的信,心中明白这是对自己此次上书关于推行新政、治理县务等事宜的回应,神态平静,眼神中透着几分期待。

当他的目光落在另一封信上时,眉头不禁微微皱起。在澶州,他苦思冥想,实在想不出有谁会给自己寄信。铁柱站在一旁,局促不安,结结巴巴地想要说明信件的来历,可话语如同打结一般,怎么也说不清楚。

杨骏伸出手,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封信,而后小心翼翼地拆开。信笺展开,映入眼帘的是娟秀飘逸的字迹,笔画间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仅仅看了几个字,他的眼神瞬间凝滞,握着信笺的手不自觉地收紧,脑海中轰然间浮现出一个女子的面容。

原来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