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隋烽 > 第67章 晋阳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邢放下碗,重新站回窗边。

缓缓开口道:“第一点是气味。突厥皮商向来随牧群迁徙,鲜货不断,而刚才那店内我未曾闻到羊膻味或者是皮草的腐臭味,这明显不正常。

其二是他这个皮货行的位置。皮货行需仓储大量的存货,但此地处晋阳的繁华地段,必是租金不菲,正常的商贾岂会不算计其中的利益得失?

“最要紧是人。”萧邢指向楼下那方狭小门脸,眼底掠过鹰隼般的锐光:“那突厥汉子刚才先见我入内,神情戒备,全身肌肉紧绷,躯体微微前倾,呼吸变慢,而且右手一直置于身后,他那是随时出手搏杀的姿态……”

李建成前两条还能听懂,至于最后一条就是鸡同鸭叫,根本听不明白。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对萧邢的崇拜,短短几息的观察就能分析出这么多的信息,他觉得眼前这家伙太牛了,简直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李建成望向萧邢的眼光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你太厉害了,走,我回府叫人,顺便把我的狗带上。”李建成一脸兴奋中带着急切,拉上萧邢就要往外走。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玄袍,头戴斗篷和面罩的蒙面男子悄然推门而入,短短一瞬,整个屋内就弥漫一股阴冷之气。

萧邢伸手将李建成拉到自己身后,正狐疑间,那人缓缓取下面罩,笑着开口道:“萧郎将,果然机敏过人,心细如发,想不到短短一瞥就识出了突厥人的细作身份。”

裴蕴模样未变,花白头发下脸色略显苍白浮肿。

“萧邢见过别驾大人!”

萧邢急忙低头躬身行礼。

“好好……不要这么见外,”裴蕴取下头上的斗篷,在临窗的位置坐下,“听说护送殿下这一路还发生了不少趣事?”

萧邢瞳孔微缩,明白裴蕴这是在敲打自己——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这是我的一位故人,我要和他闲述几句,你先去楼下等我,莫要乱跑。”萧邢转身对李建成道。

李建成如获大赦,拎着猴儿跑了出去,他很不喜欢裴蕴身上发出的阴冷。

萧邢单膝及地:“下官不知别驾大人在晋阳,未曾拜见还望大人恕罪!”

裴蕴很满意的点点头,眼前这个年轻人聪明,沉稳,知分寸,懂进退。

仍以'别驾'相称的谨慎,说明他还牢记自己的位置,还是自己的下属,没有恃宠而骄,这一点,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强。

“我也是今天刚刚到,”裴蕴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向那间皮货行望了一眼,随口道:“这几个突厥细作原本我还准备多留几日……”

萧邢瞳孔紧缩,一股寒意笼罩全身。

面对裴蕴,千万不能自作聪明去揣测他的用意,至少你当面不能……

“刚才那是唐国公的大郎吧?”裴蕴突然转身问道。

萧邢:“是,他叫李建成,正室窦氏所生。”

“你不想知道我留着这几个突厥细作的原因?”裴蕴坐下,从桌上拿过茶壶,自己倒了一杯。

自始至终,萧邢都不曾起身,他知道,裴蕴不可能喝别人倒上的茶水。

“一切听别驾大人的吩咐。”

“好……你带着李家大郞再去那间皮货行。”

萧邢微微一怔,正欲开口询问,见裴蕴脸上笑意缺缺,灰眸中却是冷若冰霜,当下不再开口,躬身后行礼,退出房间。

面对裴蕴,他也不敢将后背交给此人。

廊外有风穿堂而过,萧邢湿透的中衣紧贴脊背激起阵阵寒意。

“李家大郞不会有事……”屋内传出裴蕴指节轻叩桌面的声音。

这让萧邢松了一口气。

酒楼门口,李建成不知在哪里弄了一颗雪梨,正在逗弄着笼中的两只猴儿。

见萧邢忧色重重地走了出来,迎上前问道:“萧大人,那人是谁啊?好不讨喜的样子。”

“一个普通朋友罢了。”萧邢随口答道,眼光在人潮如织的街道上扫过。

他虽然不明白裴蕴的目的是什么,但眼下也不敢生出别的想法。

李建成对裴蕴的出现丝毫不感兴趣,却还是有惦记着那几个突厥细作。

见四下无人,靠近萧邢两眼放光的低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抓那几个突厥细作?”

“再去确认一下,万一弄错了你今晚偷偷跑出来的事岂不露馅了?”

“也对,那咱们抓紧时间吧,万一这几个细作跑了呢?”

萧邢思索片刻,还是领着李建成往那间皮货行走去……

……

唐国公府。

太子高居首位。

太子双目微眯,唇角含笑望着阶下唱酒的世家豪强,心中得意至极。

十里亭外的那三具尸体仿佛成了今晚最好的助兴节目。

开宴之前,除了以唐国公为首的陇西李氏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等一众世家,纷纷表态要主动献钱粮来支援这次对突厥的征讨。

所献数目远超太子的预计,这不禁让太子心花怒放。

原以为从门阀世家手里抠钱粮出来,势必会难如上青天,谁料到三颗人头就能完成这次的任务,而且还是超额完成。

酒没有喝多少,但太子此时也是醉意盈盈,似乎看到了父皇脸上的惊喜,看到了晋王脸上的失望。

阶下十二名龟兹舞姬赤足旋开金线牡丹裙,银铃随乐声泼溅在波斯绒毯上,舞姬们曼妙的身姿让太子心里开始骚痒起来。

唐国公李渊坐于太子下首,手举着酒樽犹豫再三还是上前:“殿下,所征调钱粮三日后即可启程,按照兵部的要求发往灵武、朔方二地,多出的部分发往定襄、榆林。”

太子举起手中酒樽与唐国公手中的酒樽轻轻一碰,笑道:“此事还需多仰仗唐国公操办,这份人情本宫自然不会忘记。”

李渊闻言面色一僵,以为太子还在为龙泉县之事耿耿于怀。

太子见李渊神情尴尬,知是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俯身耳语道:“切莫多虑,本宫素来敬仰兄长大才,若是他日御极,必报今日之恩。”

李渊急忙跪倒,正色道:“臣才疏学浅,不敢言恩,愿为殿下守边尽责,保一方安宁。”

太子抚掌大笑,眸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突然,一名唐国公府的侍卫快步行至李渊身后,俯身正欲汇报,却听李渊皱眉喝斥道:“殿下在此,还有何不能言?”

侍卫一惊,跪倒在地,颤声道:“兵曹参军高君雅、王威在城中巡查发现了突厥人的细作,缉拿时大郎君遭突厥人挟持……”

李渊骤然起身,惊喝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