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隋烽 > 第103章 贺若弼的小算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原城外的突厥人已近疯狂,正在不计代价的攻城。

五原城头的烽烟直刺云霄,将残阳割裂成血色的碎片。

“呜——”牛角号撕开死寂。

突厥人今天第三次攻城开始了……

尚书左仆射高颎身着儒袍站在城楼上,站在他身前的宋国公贺若弼挺着硕大的肚子,半眯着眼,一面苦相。

城下三十架云梯如蜈蚣般攀附城墙,裹着狼皮的突厥武士口衔弯刀,瞳孔在烟火中泛着兽性的幽绿。

“沸油!”一名守城校尉嘶吼声淹没在战鼓里。

两个民夫抬着铁锅踉跄奔来,滚烫的沸油泼向云梯。皮肉焦糊味混着惨叫腾起,两个突厥兵被沸油淋了个正着,惨叫着松开抓住云梯的手,却在半空被同袍的箭雨射成筛子。

城下忽起闷雷般的震颤,包铁冲车碾过层层尸堆。

守了一日的千斤闸出现裂痕,突厥人竟用战死者的骸骨垫平了护城河!

“擂石!”另一名副将朝着城墙内的士卒怒吼。

当第三个石碾卡住冲车齿轮时,突厥阵中突然腾起苍狼焰火。

“都兰疯了不成?”看到远方升起的撤退焰火,宋国公贺若弼缓缓睁开眼。

高颎鼻腔发出一声冷哼,却未答话。

贺若弼不以为意,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在高颎肩膀上拍了拍,高颎身材单薄,被他拍得一个踉跄,怒目而视。

贺若弼讪笑道:“对不住,对不住,手重了些……”

高颎望着城下如潮水般后撤的突厥士兵,冷笑道:“宋国公久经沙场,领兵无数,这五原的重要性你想必是一清二楚,若是五原城有失,只怕陛下要砍的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头吧?”

贺若弼闻言面色一苦,小声道:“本国公是领了陛下的旨意来五原借兵,岂料汉王居然私自……”

话未落音,却被高颎打断,讥笑道:“宋国公打的什么算盘,高某岂能不知?”

“老高,你别在这儿阴阳怪气,只要我贺若弼在,都兰这小子要想拿下这五原城,就得先从我身上跨过去。”

贺若弼被高颎一语点破,不由老脸一红。

“还是先守住五原城,等回了大兴,你再去向陛下请罪吧。”

高颎拂袖离去,只剩下贺若弼呆呆杵在城楼之上。

……

都兰可汗的大帐矗立在距离五原城五里外的土丘上,三面金狼旗在朔风中猎猎狂舞。

大帐内的都兰面色平淡,看不出一点情绪。

十余名达干站在下首交头接耳,一个个面色凝重。

见无人开口,都兰眼底不由升起一股怒意。

依沙木见都兰神情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可汗,若是撤回牙帐,我以为还是沿阴山北麓行军较为稳妥,一是水源充足,二来若是有变故,也可借道契丹……”

“我也是这般想的……”

“依沙木叶护的这个主意不错……”

“这样要绕行六百多里,若是契丹人有异心……”

依沙木一开口,下首的众人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帐内的嗡嗡之声让都兰倍感压抑,他清了清嗓子,轻咳一声,嗡议论声瞬间打住,众人将目光投向上座的都兰。

“走库布齐东缘!”

都兰一锤定音。

“可汗,库布齐东缘的路线虽然缩短十天左右,可沿途并无可补给的水源……”

沙依木面露忧色,迟疑出声道。

“此路当年攻打安岭诸部时我曾走过,隐蔽泉眼甚多,水源自然不是难事。往后五日每日一攻,不可叫隋国人看出破绽。五日后吐尔逊带五千人负责断后,其余人随我撤回拔也古。”

下首一名身材矮小却健壮的汉子出列领命。

等众人离去,都兰才面露疲态,瘫坐下来。

“汉王在何处?”沙哑的声音从虎皮椅中传出。

沙依木垂首道:“前日探子来报,尚在定襄城外。”

都兰眸中寒光一闪,单瘦的身板微微前倾:“今夜你前往大苏吉,想办法将汉王引出定襄。”

依沙木略一沉思,便明白了都兰的用意,轻轻点头。

“可汗,拔也古之事……?”

“错在我识人不明,没想到伯脱这头狼能做出如此背叛之事,眼下再与隋国开战已无胜算,最紧要的事还是先返回拔也古。”

“阿史那和阿史德两部、伯脱的贵族四部皆是我汗国的根基,还望可汗三思,毕竟古扎尔可敦之事,疑点重重,若有可能,还是慎重为好……”

沙依木提起古扎尔,都兰不禁眉头紧皱,他现在已成了草原上最大的笑话,这对一向自命不凡的他来说,已是最大的耻辱。

“汗国十二部,除去阿史那和阿史德两部,都在盯着伯脱这事的结局,若是高举轻放,效仿都还不知有多少,此事我自有分寸,你不要多言。”

依沙木见都兰兴致缺缺,强忍不安,悻悻离去。

此后五天,突厥人每日一攻,且一次比一次激烈。

高颎和贺若弼两人也弄不清都兰打的什么算盘,眼见守军伤亡渐高,早已失了先前的淡定。

一面加急奏请兵部调唐国公李渊的兵马北出楼烦城,一面派人传讯灵州总管姚辩,叫其做好协防五原的准备。

第六天,贺若弼起了个大早,这些天他一直睡不安稳,虽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心志坚韧。但也正因如此,五原城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

朝中局势复杂,他做为军中武将,年事已高,圣恩已不复当年。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孙子贺若昌

别人不清楚他来五原城的目的,只有他自己心里门清,他是来背黑锅的,收获是独孤皇后许下世袭国公的承诺。

隋文帝五子,独孤皇后最看重晋王杨广,最宠爱的却汉王杨谅。

去年辽东之事汉王已失圣宠,这次东、西突厥联合犯边,正是汉王杨谅将功补过的好机会。

虽有尚书高颎这员老将坐镇,但爱子心切的独孤皇白还是不放心,只怕是五原城有失,汉王杨谅只怕在皇帝面前再无翻身之日,所以才吹枕头风以借兵的名义把贺若弼弄来五原。

贺若弼久经沙场,眼光毒辣,对整个战局洞若观火,一眼就看出了都兰用达头牵制晋王杨广,再派两部以找草谷的方式试探隋军的弱点。

所以他笃定都兰不会进攻五原,顺水推舟让汉王领了骑兵去榆林、定襄立点功,回去也好有个交待。

何曾想到都兰的大后方伯脱的叛乱,他急于脱身,发疯一般进攻五原城。

贺若弼眼下是骑虎难下,保住了五原城,一切都好说,若是失了五原,别说是世袭国公,他现在这个国公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贺若弼洗漱完毕正准备出营,却见一名校尉急匆匆跑了进来,张口喊道:“突厥人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