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奥德彪铩羽而归后,并未气馁,而是一头扎进了重新规划未来的忙碌中。他深知,仅凭以往那种野路子难以真正站稳脚跟、实现长远抱负,于是痛定思痛,决定主动向政府靠拢,开启一场“洗白”之路。

奥德彪带着诚意满满的发展规划书以及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频繁出入政府各部门,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深入且艰难的沟通谈判。他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能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从对南方地区的产业盘活,到如何利用海外关系拓宽贸易渠道,桩桩件件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功夫不负有心人,政府方面在综合考量他的实力、潜力以及当下复杂的局势后,终于松口,正式任命奥德彪为南方司令兼国防副司令,当然,与之对应的是奥德彪需每年向政府上缴高达 15%的税收,作为其权责对应的义务,也算是对国家发展资金池的一大助力。

自此,奥德彪摇身一变,拥有了正规编制,成为体制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为进一步巩固地位、拓展资源,他率先开启了外交访问之旅,第一站便是有着深厚贸易渊源的大夏。在大夏,奥德彪受到了相对热情的接待,他参观了大夏先进的工业基地,与各大企业主洽谈合作,探讨如何深化在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双向合作,收获颇丰,不仅签下一系列商业合作意向书,还与大夏的精英阶层建立起初步友谊,为后续往来奠定基础。

紧接着,奥德彪马不停蹄奔赴大毛。大毛国丰富的军工资源一直令他垂涎三尺,此番前来,目标明确。在漫长的谈判桌上,奥德彪充分展现商业才能与果断魄力,面对复杂的军备技术条款、价格争议以及供货周期难题,他周旋应对,毫不退缩。最终,成功达成一笔价值 35 亿鹰酱币的巨额交易,采购清单涵盖从尖端导弹防御技术到适应复杂地形作战的常规武器。

这笔交易一经传出,瞬间在该地区引起轩然大波。奥德彪凭借手中新增的硬实力,一下子在地区博弈中成为关键角色,无论是军事对峙的谈判桌,还是经济合作的协商会,他的话语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周边势力看待他的眼光从曾经的质疑转为忌惮,当地的小股势力纷纷主动寻求合作,以求在奥德彪的庇护或商业网络下分得一杯羹。奥德彪站在权力与影响力的新高峰,野心愈发膨胀,而他脚下的道路,却也因各方虎视眈眈而愈发崎岖,未来充满变数。

在奥德彪的势力版图急剧扩张之下,他所掌控的区域呈现出一片别样的繁荣景象。随着加盟势力如潮水般涌入,地盘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于此,消费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曾经略显荒芜的土地如今处处散发着商业的生机。

奥德彪望着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心中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谋划。他深知,若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于是,他急切地向祁同伟发出邀请,希望这位在汉东有着诸多影响力的人物前来访问,共商大计。

祁同伟应邀而至,刚踏入奥德彪的领地,便被对方的热情包围。奥德彪开门见山地提出,他渴望大力加强当地的基础建设,从蜿蜒山间、联通四方的公路,到能够承载大量物资、加速区域交流的铁路,再到关乎民生福祉的医院与学校,无一不是当务之急。并且,奥德彪抛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以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来结算这些建设项目所需费用。

祁同伟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合作文件匆忙赶回汉东,深知此事重大,第一时间找到高育良商议。两人关起门来,在书房中仔细研究文件里的每一个条款、每一项数据,探讨其中利弊与可行性。最终,他们达成共识,决定借助老书记的威望与经验,将文件呈递上去。老书记接过文件,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审阅后,微微点头,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与影响力,助力这份方案顺利通过层层关卡,递到了更高层领导手中。

上面经过审慎研究,考虑到这不仅能助力奥德彪区域的发展,对汉东乃至全国的资源战略布局、经济多元化拓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最终同意了这一合作提议。紧接着,由上级部门出面,与奥德彪展开正式、严谨的交流沟通,敲定合作细节,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

此后,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从奥德彪的地盘运往汉东。汉东凭借自身卓越的工业加工能力,将这些矿产“点石成金”,一系列深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外,为汉东省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一时间,汉东省的经济发展数据一路狂飙,各大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典范。但与此同时,随着合作深入,一些潜在的矛盾与问题也在悄然滋生,考验着双方后续的合作智慧与管控能力。

在奥德彪掌控的那片土地上,市场呈现出一种奇特却又极具偏向性的繁荣景象。随着势力的稳固与发展,奥德彪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他唯独钟情于汉东的产品,这一偏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在当地商业领域激起千层浪。

当地的那些大家族,世代盘踞于此,掌控着诸多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原本以为奥德彪势力扩张会给自家商业帝国带来无限商机,没曾想却遭遇这般尴尬境地。他们精心筹备、大肆宣传自家琳琅满目的商品,试图在奥德彪的采购清单上占据一席之地,可奥德彪连理都不理。无论是奢华的日用品、精密的机械装备,还是前沿科技产品,只要不是出自汉东,统统被拒之门外。

有一回,当地最具盛名的某大家族,耗费巨资引进了国外顶尖的工业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性能指标在各项测试中都名列前茅,满心欢喜地带着样品去拜见奥德彪,以为胜券在握。谁知道奥德彪只是瞥了一眼,便冷淡地说:“我只用汉东的东西,别的地方产的,我信不过。”那家族代表气得差点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奥德彪的坚持背后自有他的考量。汉东的产品多年来伴随着他一路打拼,质量过硬、性价比极高,更关键的是,双方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让他深知汉东企业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那些大家族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干瞪眼,在奥德彪强大的购买力和坚定决心面前,他们的商业布局一次次碰壁,眼睁睁看着汉东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自家的仓库却堆满了滞销货,却毫无办法,只能暗恨不已,另寻他途试图打破这一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