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篇,来个编外话吧,高康在“冰释界”修炼到超脱境,顾名思义就是超凡脱俗,凌驾于界面巅峰的存在,但是没有飞升之前,就是飞升之后境界等级,最低的人仙之下,地球上历史只有五千年左右,实际上在记载史书之前还有非常久远的上古时期,远古时期是指从地球出现生命开始,到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之前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地球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约占地球历史的99%以上。目前人类所探索到的远古时期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太古代:是地球形成后的第一个时期,大约从46亿年前持续到25亿年前。
2- 元古代:从25亿年前到5.41亿年前,出现了真核生物。
3- 古生代:开始于5.41亿年前,结束于2.52亿年前,先后出现了三叶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生物。
4- 中生代:从2.52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是恐龙的时代,还出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
5- 新生代:开始于6600万年前,是现代生物的时代,人类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出现和演化。
目前已知华夏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时期是商朝。
商朝约从公元前1600年延续至公元前1046年,其历史记载主要通过甲骨文和金文等形式呈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和记录王室活动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金文则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能反映当时的一些重要信息。
在商朝之前,虽然有关于三皇五帝等的传说,但这些大多属于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和考古证据,不能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记载。
但是众所周知,虽然是口口相传,却也都是有名有姓有地域的,甚至每个人物的出生地现在还有庙宇、雕像、微小故事、旧址等等。例如下面讲个小故事:
《女娲补天·炼石录》
远古洪荒,天穹如裂帛般崩碎,四极倾倒,不周山断折的残躯在云雾中悲鸣。天火如赤龙肆虐人间,洪水自幽冥涌出,恶兽梼杌、凿齿趁乱而出,撕咬着幸存的部族。女娲于昆仑之巅凝望苍生,腰间的河图洛书泛起微光,记载着太古时期修炼者以元神沟通天地的秘法。
她脚踏腾蛇,手中碧玉葫芦倾倒,黄河水化作灵舟载着她巡游四海。女娲在东海之滨遇见修炼千年的鲛人一族,其首领以鲛人泪化作夜明珠相赠,言说深海之下藏有五色玄铁,可助炼石。女娲潜入千米深海,却见海底漩涡中盘踞着修成人形的海怪,其头顶凝聚的丹珠闪烁幽蓝光芒——这是吸纳天地戾气修炼的恶修。
战斗瞬间爆发,海怪搅动海水形成巨大水刃,女娲挥动藤鞭,鞭梢凝聚星辰之力,将水刃击碎。海怪不甘示弱,吐出丹珠,丹珠化作吞噬万物的黑洞。女娲运转河图洛书,以先天八卦之力,在黑洞中开辟出一方小世界,将丹珠困入其中。海怪失去丹珠,身形消散,五色玄铁终于现世。
收集完玄铁,女娲在不周山遗址架起九阳神火鼎。她盘坐于鼎前,引日月精华入体,运转太古修炼法门,将自身修为化作真火。在炼制过程中,西方昆仑墟的西王母遣青鸟送来先天玉髓,助其调和五行。炼石七七四十九日,五色神石终于成型,每一块都流转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灵光。
补天时,女娲化作百丈金身,左手托举神石,右手以藤鞭为引,将神石嵌入天穹裂缝。神石与天地法则共鸣,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裂缝处迸发的混沌之气试图将神石吞噬。女娲以元神为祭,将自身本源融入神石,才彻底稳固住天穹。
补完天之后,女娲耗尽修为,身形变得虚幻。她知晓天地秩序已乱,便在昆仑山中开辟秘境,将河图洛书与修炼秘法刻于石壁之上。后来,有部族少年误入秘境,习得秘法,成为了远古时期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修炼者。他们以女娲为尊,传承其修炼之法,守护人间,逐渐形成了远古修炼者的门派雏形,而女娲补天的故事,也成为了修炼者们世代传颂的传奇。
而这些问题都没有历史记正式记录,却可以在其他一些记载中找补,有的人认为都是心中的梦想才塑造与杜撰而来。
例如,很多文中部分元素有一定的文化传说或历史考究渊源,部分则是虚构创作。具体如下:
- 女娲补天:传说中女娲为拯救苍生熔炼五彩石补天,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解释和对人类战胜灾难的美好愿望。考古学和地质学研究显示,历史上存在多次全球性大洪水事件,女娲补天可能与这些事件有关,“天裂”或许象征大洪水造成的天空异象,而女娲的行为体现了古人控制灾害、恢复秩序的渴望。
- 河图洛书:频繁出现在中国古代经史典籍中,被视为河洛文化的滥觞,与伏羲、黄帝、大禹等上古时期的人物和事件紧密相关。传说伏羲根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黄帝凭借河图洛书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大禹治水时河图洛书也再次现世。
- 鲛人:《山海经》中有关于鲛人的记载,其形状如人,鱼头颈与人类相似,下半身是鱼尾,能吐出珍珠,还通晓天文地理五行八卦之术,擅长制作符咒。但鲛人更多是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目前没有确凿的考古或科学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
- 西王母:在古代神话中是一位重要的神只,常与长生不老、神仙世界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传说中,西王母拥有神奇的宝物和超凡的力量,能够帮助人类或与其他神只交流合作。不过,西王母的形象和故事在不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存在多种版本和演变。
文中关于女娲利用太古修炼法门沟通天地、以元神为祭补天,以及海怪等情节是虚构创作,在传统的女娲补天传说以及相关历史考究中并没有这些内容。
以上都是编外话,还是那句话,想看看也可以,不看也行,只是想解释一下作者表达出逻辑不一定非要有依据。
第一卷完,续作第二卷明天(2025-4-2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