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你怎么这么幼稚呢!”

“既然明国皇帝朱雄英帮了你,你报答他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他!”

“他们的步兵既没有骑兵,也没有弓箭。”

“这谁都能想明白,在平原上他们绝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

听到这话,赵基的脸色变了变,很快又恢复平静。

“我对打仗的事不感兴趣,也不懂。”

“我知道朱雄英既然答应了我,就一定能办到,不管用什么办法。”

“再说,能穿越世界的人肯定有特别的本事。”

“没带弓箭可能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武器,只是我们不明白罢了。”

看着赵基坚定的信任,谢太后都被气得笑起来。

“没有弓箭,难道他们还能靠手里那点东西凭空杀人不成?”

“陛下,您是不是疯了,在这乱说话。”

“我的脑子可没毛病,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我怎能错过。”

“那就等着瞧吧!”

过去赵基沉迷后宫,很少过问朝事,谢太后也被贾似道牵制,无法插手军权。

如今朱雄英出现,一切都变了。两人开始关注起战场情况,但因立场不同,根本谈不拢。

谢太后气得离开,跑去查看宫外花灯布置了。

此时阴山脚下,战局一触即发。

五千黑云都依旧藏在树林里,所有人屏住呼吸,连马匹似乎也领会了主人意图,安静得连喷鼻子声都没有。

刚训完话的高将军说得很清楚,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蒙古大军与明军激战时,从背后偷袭蒙古步兵,杀出一条路,救出明军,再一起回临安。

对这些黑云都来说,突袭蒙古步兵后方并不难。

当年焦山之战,十四万宋军硬扛蒙古大军,那种拼杀才真叫惨烈!

多少将领和中央军命丧黄泉!

黑云都常年经历战火,深知此次任务不会有任何伤亡。但高将军却说,这次战斗能扭转大宋命运。只要全军尽责,大宋就能重振旗鼓。

尽管中央军们不明所以,但在将军保证下仍充满信心。他们兴奋地认为自己能扭转乾坤,拯救国家。而且每人都有望获得四十两银子,这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陆秀夫和高君将军站在森林边,紧张注视着对面动静。远处阴山下人群涌动,似有大批敌军下山。但高君凭经验判断,目前只有约三万敌军。

“这敌人也太慢了,半天才三万,换作我们宋军早能派五万。”

陆秀夫担忧:“难道敌军真这么弱?会不会撑不住被元军全灭?”

高君皱眉:“确实棘手,就看元军如何应对。若他们贪心等更多敌军下来再动手,就能多杀些。若急躁现在就打,虽容易但对我们救援不利。”

陆秀夫点头赞同。

听说这贺冲在蒙古也算得上是个厉害角色,以前打过不少胜仗。

大概不至于那么没耐心吧。

不过……

我一直纳闷,这支军队是不是真像表面这么蠢?

贺冲的大军离他们不过五六里地,要是发起冲击,他们这支军队肯定挡不住。

后面那些中央军还在往下走,这不是找死嘛!

高君冷哼一声:

还能怎么的?明军太笨了呗!

连个侦察兵都没有,就想着打仗,真是胡闹!

正在他们闲聊时,一匹快马从树林边飞驰而过。

高君抬手搭弓,两箭齐发,正中前方不远处的树干,等他们回过神来,那马已经跑远了。

“哎哟,是刺客吧!”

旁边陆秀夫默默不语。

他很少亲自上战场,面对这么多人,心里也有点紧张。

过了一会,山下的敌人越来越多,至少一半已经下山了。

可现在的敌军队形乱糟糟的,好像根本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

望着远处的敌军,高君信心满满地说:

来了,蒙古骑兵来了!

听见这话,陆秀夫赶紧下马,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动静。

“哒哒”的马蹄声传来,大地微微震动。

不久后,山那边冒出无数人头,可以看到大批骑兵正朝这边赶来。

该开始了!

陆秀夫赶紧爬上山坡,死死盯着远方的动静。

只见敌军似乎也发现蒙古骑兵,整个队伍开始骚动,中央军四处散开,阵型更乱了。

三万大军实在太多。

蒙古骑兵朝着敌军冲过去时,简直震天动地。

即使站在远处,陆秀夫都能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在蹦跶,仿佛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敌军骑兵快速逼近,密密麻麻的人影看不到尽头,如同洪水滔天。

蒙古骑兵大军在距离敌军三千尺时停下脚步。

一部分重装骑兵向四周散去。

另一部分整理好队伍,开始快步朝敌军方向前进。

看着蒙古人的布阵方式,陆秀夫心中满是疑问。

为什么这些骑兵要分散开来呢?

难道他们不打算进攻了?

高君却叹了口气:

没想到,现在的蒙古竟然有这么多重骑兵了。

当年蒙古跟大宋开仗时,全都是骑马带弓的轻骑兵。

唉!咱们大宋落到这步田地,也难怪。

如今这些蒙古骑兵到了阴山附近,分成了几路散开,有一部分已经快到黑云旁边了。

仔细一看。

果然是那样,那些分散开的蒙古骑兵,全身披甲,手里拿着长枪。

还真是重装骑兵!

陆秀夫心里也有点感慨。

这些年,蒙古的变化太大了。

一开始,蒙古军全是骑射,虽然打步兵厉害,但遇到骑兵就不那么占便宜了。

谁能想到,现在蒙古居然组建了这么多重骑兵部队,以后跟别的骑兵交战就不会有弱点。

看到这些骑兵,陆秀夫马上想起襄阳城。

都是因为襄阳失守,才造成今天的惨败。

而蒙古能拿下襄阳,火炮起了关键作用。

这种火炮是从投石机改来的,发射时震耳欲聋,落地后无坚不摧。

襄阳那结实的城墙,在这可怕的机器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

没想到,从前落后的草原文明,现在有了世界上最厉害的弓箭。

有了世上最强的攻城武器。

甚至还有这样一支重骑兵。

号称文明的大宋,在武器上却落后很多。

陆秀夫正想着,旁边的高君解释道:

“这重骑兵主要是用来突击的近战单位。但那些明军数量太多,如果重骑兵不能一次冲穿他们的队列,对他们自己也很危险。”

“再说了,明军靠山扎营,重骑兵冲过去就没法转弯了。”

“这么说吧,这的地势对重骑兵不利,所以他们暂时在外围等着机会。”

高君指着远处又说:

“你看,那边还有支大部队赶来了。”

“应该就是蒙古的十万步兵。”

“等他们完全包围过来,要是没人帮忙的话……”

“今天这些明军肯定得全死在这了。”

“哈哈!不过呢,双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们大宋也藏了一支大军在这片树林里。”

高君正乐呵呵地笑着,忽然林子里窜出个人影,愣了一下盯着他看。两人对视一眼,那人冷哼一声,转身飞快跑了。

看着消失的身影,陆秀夫有点儿尴尬:“高将军,好像咱们的人被发现了!”朝廷很少跟江湖人打交道,今天遇到的这群藏在树林里的人,竟然是个江湖高手。高君心里也吃了一惊。

“不会吧?刚才那人看着像和尚。”

“江湖人都不爱掺和官府的事,就算他知道咱们在哪,也不会告诉蒙古人的。”

高君没太在意这个高手,既然没觉得有威胁,刚才也就没动手。但旁边的刘秀芳更尴尬了。

“高将军,那不是和尚,是密宗的……”

想想刚才那人的打扮,还真是个密宗的!

高君顿时也尴尬了,没想到刚说完就打自己脸了。金轮法王在江湖上赫赫有名,连高君也听过他的故事。

“不过我知道,密宗是藏传佛教分支,金轮法王只是其中之一,并非所有人都坏。”

“我还听说,蒙古的金轮法王早死了,刚才那人轻功不错,可能是密宗的某个高僧,和蒙古人没关系吧。”

天下游侠都喜欢到处乱跑,高君觉得那家伙只是个无聊的藏僧跑到中原闲逛,刚好碰到罢了。

听陆秀夫一说,他也急了:“我想起来件事,贺冲的三万骑兵聚在这里,是因为中原武林和蒙古高手在阴山打起来了。”

“蒙古这边的高手,就是他们的国师……杨琏真迦。”

一听这名字,高君彻底说不出话了,脸火辣辣的。

阴山下,五万大军整齐排列,静静站着。即使蒙古骑兵已经靠近到千米外,他们还是纹丝不动,好像没看见前面的敌人一样。

朱雄英和常茂坐在一块石头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远处的蒙古骑兵。朱雄英拿着个橡子玩,这东西圆滚滚的,一头尖一头像个小帽子。他把橡子柄拔掉,用小树枝插进去当陀螺,一转就能转好久。

常茂刚到,看到朱雄英玩得开心,笑道:“皇上真是爱找乐子。”朱雄英笑着把橡子陀螺扔给常茂,“舅父要不要试试?别跟我说你害羞。”

此时阴山脚下,大明的五万大军静静站立,哪怕蒙古骑兵已经逼近到一千米外,他们依然毫无动静,就像没看见一样。

常茂继续汇报敌情:“咱们观察到对方约有十三万兵力,步兵十万,骑兵三万。其中有两万五千弓骑兵、五千重骑兵。”他指着前方,“现在五千弓骑兵准备冲锋,五千重骑兵留在后面布防,拦住咱们撤退的路。后面还有十万步兵,正在慢慢围上来。”

虽然明军没带骑兵,但有望远镜且在山上,下方蒙古人的部署看得清清楚楚。听完汇报,朱雄英只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按原计划走吧!才三万蒙古骑兵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常茂应了一声。

“好!”

可探子来报,两里外有五千宋军骑兵,刚到不久,一直藏在林子里。那三百禁军也一直在山顶没动静。

哦。

阴山脚下这回武林大战,全因杨琏真迦而起。

岳家村里那些事,也是他惹出来的。

正道的侠客们大多已经不在了。

蒙古高手还在附近晃悠,很正常。

看见宋军来了,他偷偷跑来看情况,也很合理。

可惜刚才树太多,要是空旷点,他就得倒在地上了。

“嘿,武林又添新变数了。”

“黛绮丝,带谢言川他们去,注意四周可能有的蒙古高手。”

“别的事不用管。”

黛绮丝没直接答应,指着天上说:

“快看,天上有个大家伙!”

朱雄英抬头一看,一只巨鹰在空中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