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侦探推理 > 诸侯争霸 > 第八卷 初战中原第六百二十八章 包拯,寇准到大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卷 初战中原第六百二十八章 包拯,寇准到大夏

小海关。大夏西部门户。也是进军中原的踏板。如今的已经在大夏手中经营了六年之久,早就已经是固若金汤,而整个山海关内驻扎着西南镇守府二十余万士卒以及一支海上舰队,以山海雄关的防御。这座城关根本就无法从外部打破。而吴国数次针对山海关内外搞阴谋,却都被一一识破,尤其山海关内的居民逐步迁出,吴国失去了取出山海关的最后一点希望。

大夏开元三年,烽火七年,在山海关东南二十余里的沿海区域,一处相对平静的水湾处,建立起了山海关海港,大夏圣元三年初,从沐风郡的沐风城为的官道主干道穿过锦西走廊,幽州通道绵延到山海郡。这也意味着大夏耗时三年的东西干道完美的画上了记号,如果说之前大夏夺取了锦西走廊和幽州通道两地。而只有当这条官道彻底的竣工。这两地才算是真正的融入了大夏。并成了大夏不可分割的四府之地。

止海关海港虽然建立才四年出头,但是发展却丝毫不慢,尤其山海关地处吴夏交界,尽管两国的关系是敌视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一些走私活动的进行,尤其是近两年吴国中央与地方总督的矛盾,导致内部矛盾紧张,而吴:桂也是用钱粮勒紧了三个总督的脖子,而这也为大夏见缝插针提供了机会,而对北面三边总督兴承畴的拉拢也在一直进行着。尤其是吴三桂逐步的加紧逼迫。北再三边本身就多山少地,又养着三十余万兵马,后勤供给也逐步吃紧,这也让洪承畴开始私下里接受大夏的贸易要求,以缓解内部的压力。

圣元三年四月,山海关海港陆陆续续的又有了商船来往,而港口内的船只也响应皇命陆续的南下宋国。尤其是三月下旬第一艘满载着大批宋国才子和财物的船只靠进海港码头,但凡消息灵通一些的商人都闻到了金币银币的味道,这一批人正是程咬金从上”州城运回的宋国人。

而从三月底,从宋国陆陆续续有船只抵达山海关,因为山海关海港距离宋国最近,而且这一次从宋国内抢夺人才,财物属于见不得光的,自然不能停靠在宋国漆州的大夏贸易集市,毕竟漆州可是有着大宋精锐的禁军三十余万,而随着这些船只的陆续到来,山海关内也逐渐喧嚣了起来。

从宋国运回的人大多数都是拥有真才实学,而且很多都是历史上的名臣大儒,隐居高人,而为了让这些人能够扎根大夏,通常都是连家人带家产能搬走的全都搬上了船,几乎只要听话乖乖的坐船北上,大夏随船的士卒和水手对这些人都还算恭敬。这些人很可能在不久就成为大夏的一员官员也说不定,得不得罪尽量不得罪。

不过每一条船上也都有些死脑筋的麻烦,对此,船上的士卒就不那么恭敬了,说到底这些人不过是他们请回来的阶下囚,如果认不清形式那可是要到霉的,四月中,海温也开始逐步回升,不过仍然要比陆地上冷。南风已经刮起。带动着船只一路披荆斩棘的北上。

一艘四桅的大夏战船匕,身着一身儒衫。但衣服却有些褶皱。一双眼睛也微微内四,满眼的黑眼圈。面色有些苍白的寇准在一个脸色略黑。但眉宇间却有着一股英气的青年的搀扶下走上了船甲板,而在两人后面。一个胡子略有些花白的老者则是吹胡子瞪眼睛,好像看谁都是杀父仇人一般,气哄哄的背着双手上了甲板,老者正是上源城百云书院的止长张守有,而在张守有的后面是医官张仲景,知县张思淼等一干州城官员。毫无疑问的这些人都被程咬金一船打尽。

“张医官,知州大人的情况如何!”包拯看着好像是苍老了许多的寇准,对着张仲景道,春季风大,尽管四桅的大帆船很稳数,而且渤海属于内海,浪涛并不算大,但就算如此。这一船上的人也有一多半晕船。而且晕的一塌糊涂,为此,船只只得靠在一座海上的幕屿上躲了几天。让众人适应了一些,这才继续起航,否则按照航程,这艘船早就到达了山海关。

张仲景为寇准把了把脉,叹了口气道:“寇翁的病三分是病七分是魔,如果不将寇翁心中的心结打开,怕是寇翁的病很难痊愈,如果这般下去。怕是”张仲景看了眼躺在躺椅上的寇准,寇准是有大才学的人,所以才更加禁受不起这种打击,因为正是他的决定,才导致了整个上源城数千人被大夏人当了奴隶运往了大夏,而得知了这个事实,寇准当时就差点没昏过去,加上寇准不识水性,晕船晕的厉害,加上心中魔怔,这病情却是越发的重了。晕船的毛病只要上了岸,歇息几天也就好了,但这心中的魔,却是连他都束手无策的病疾。

包拯听了张仲景所说,也是长叹一声,谁能想得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本以为是救世主的大夏人居然转眼间就成了一个魔鬼,而他们却是连抗争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在这之前,他们的家人已经尽数运往了大夏国,他们能怎么办,自杀成仁。船上的夏商说了,你死不要紧,回头你的家人难为奴。女为妓,就算是儿女也要受罪,不管对方究竟敢不敢。但这个。恐吓确实很有用,他们可以轻松的解脱,为了自己的忠君。仁义慷慨赴死,但家人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寇翁心中刚才会如此愧疚,将全部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眼看着寇准一天天的憔悴下去,就算是包拯也不知道该如何才好,包拯看了眼船头上的那个北方大汉,大汉身着一声丝绸华服。那面相当商人确实有些不合格。倒是当军人的材料,虽然包拯对他也是满含气愤,但他心里却知道,此人也不会是一个,做事的,事情怪不的他,而且这一路上,这粗鲁的大汉对他们也算是照顾,只要不是行为过激,对方都不会计较,反而每日好吃好喝的供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包拯走到船头,迎着海风。身上略有些褶皱的袍子被吹的兜兜直响。大海宽阔无边,好似望不到尽头一般,这还是包拯第一次乘坐海船。看到大海,说起来,如果不是有之前的欺骗之事,看到这大海,包拯也会感到自己心中的变得更加广阔,感觉自己的思想都挣开了束缚。飞向更高的天际海边,不过如今在望这海,却也只是让他的心中的那份烦闷减轻一些罢了。

“史老板,船只还要多久才能靠岸!”包拯扭过头,对着拿着望远镜张望着远方的史福问道。史福昔日是大夏军中的一员士卒,升到了队指挥,不过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虽然命拣了回来,但也无法在留在军中,好在大夏军中福利不错,史贵得到了一笔钱,又得到国家分给的一处小田庄,足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而且大夏境内。对于受伤退伍的士卒都有优待,上公民籍贯,无论是做买卖还是置儿…”都有优惠其系洱能从大夏中央银行中借贷竿款称公,贝湛伍后。除了经营着分给他的田庄,他还靠着借贷的一万银圆,购买了这艘船。是军改民用于探索航道之用的船。船体要比一般四桅的大船略大,船舱内部也更加宽敞,可以运载更多的货物,另外靠着他公民籍的功勋。海商商会还为他提供了数个海上的老水手,而靠着海上运输,史福也荣升为大夏众多的富户之一,家资也有二十余万银圆,算得上是一方富豪了。

听到包拯询问,史福扭过头。道:“大概黄昏前就能抵达山海关海港。今天碰到的船只又多出不少,算算行程,也快到了!”

包拯哦了一声,继续问道:“你们将我们抓到北方,打算怎么处置我们,听说夏国还保持着奴隶贸易,好像我们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怕是做不了什么苦工!”对于大夏,包拯发现虽然与那些夏国商人接触不少。但对于那个大夏他知道的却并不多。只知道大夏在海的北面,海上的力量很强,而且北方妾蛮子,那个大夏怕也是不怎么开化吧,存则怎么可能会有奴隶买卖,尽管在宋国也有买卖人口的行为,但前寺叫奴隶贸易,而后者却是奴婢交易,前面是强迫买卖,后者却是自愿买卖,虽然都是卖身,但本质上却有着不同。至少在读书人眼中是如此的。

史福听了包拯所言,不由地哈哈笑了起来,不过牵动了旧伤,让他咳嗽了起来,良久,史福这才道:“包大人,你看谁家奴隶会吃的比我们这些奴隶商人还好,而且有求必应。要知道船上的水手,士卒每日饮水都是有数量的,对你们却是放宽了限制,而且就算真是的奴隶,我大夏的奴隶制也没有包大人想象的那么黑暗,我大夏奴隶也是受到大夏律法保护的,通常奴隶都是战败的战俘以及从外邦掠夺来的人口,充作奴隶,而这些奴隶可以选择当兵,也可以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而这些工作也是要支付报酬的。奴隶可以用自己赚取的钱财为自己赎身。转奴籍为平民籍,拥有一般百姓的权利,就算是三等死奴,只要不是表现良好,三代之后也会化为二等奴,照我看来我大夏的奴隶制度可比你宋国的奴婢卖身契要好的多,至少我大夏的奴隶不可以随意打骂。而且杀了可是要担负责任的,就算不会坐牢,也要赔付一大笔钱,甚至还要做义工,再说象包大人这些读过书,识字的读书人,如果真要上了奴隶市场,反而没人会要。”

“哦,难道我等就那般无用!”显然史福说的话也让包拯也有些怒气。连当做奴隶都没有人要,这不是在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么。“呵呵,包大人这等大才,我大夏素来都是求贤若渴的,就算是沦落到奴隶市场,只要报出你是读书人的身份,很快就会被衙门的人赎买。甚至连那奴隶主也要受到处罚。士子才人不准入奴隶贩卖市场,这是我皇陛下下的法令,内阁集体通过的,所以你们就算是想去,怕是也没有人敢买,再说了,各位大人都有治理一方之学,乃是重点照顾的人物。说不定到了皇城,就会被陛下委以重任,出任地方。”

包拯听了史福所说却是有些诧异,显然对大夏保护读书人的法令颇有好感,尤其是听到后面的那句话,不由地的道:“如果我们当了官。你就不怕我们寻你的麻烦!”

史福哈哈一笑,道:“包大人。我可是大夏的公民,拥有战功在身的。只要不是谋反大罪,你们根本就无法为难我,何况我史福遵纪守法。不曾偷漏税赋,你们要是白的硬说成黑的,甚至不需要我上衙门喊冤,你们就要被带去蝶狱大牢,轻则挨罚,重则可是要录夺士籍的,这士籍一录夺,你这辈子就别想出仕为官,甚至连你子孙也要受到波及。

包拯对于史福如此自信,倒是有些意外,要知道自古民怕官,还没看过眼并这人一样居然丝毫不怕官吏报复的商贾,跟史福越聊,包拯对于眼前这个大夏也越发的好奇了。尤其是大夏所谓的依法治国,颇得他的心思。

时间点点滴滴的过去,越是靠近山海关,越到的船只也越多,来来往往的络绎不绝,当史福的船逐渐靠上码头,史福的心却是放了下来,连忙搭上船板,下了码头,自然有码头官吏前来询问。

“史老板,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些日子等的久了,还以为你们在海上出了事故,你们在不回来,码头上就要派船去找了!”那码头小吏查询了一下码头记录,看到船号,确定了史福的身份,而在上面,史福的船则被列为重点,显然从宋境内传递的消息早一步传了回来,而山海关这边早就做了迎接准备:“船上的人可都还好!”

“都还好,就是有一些人晕船晕的厉害,还要你们帮忙寻几辆马车。”

“这个好说,对了这些人直接运到街上七十二号大宅,那里有专门负责登记的户部户籍司的官员,还有船上的财物的清单也要给我一份,等会检查完后,要登记做账”。

咕挞挞,数辆四轮大马车被码头小吏召唤了来,这几辆大马车是专门留在码头负责接待这些从宋国运来的士子,大儒的,由于大夏国内也有一些外国人,所以马车制造成西方的那种四轮马车,车厢十分宽大,最多可坐八个人,而且马车都是上好的朽木打造,外面都雕刻着花纹,内部使用兽皮包裹座椅,很是舒适,将船上的人请上马车,部分人则是徒步行走,前往海港街道。

包拯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要求步行,他想看看这大夏的风土人情。码头上虽然已经日落黄昏,但是码头上却依旧是忙碌无比,各类货运马车不断的拉着大批的货物出入码头,而进入到街道之上,两侧的商铺林立,尽管天色还没有黑下来,却已经点燃了灯笼,将整条街道都点亮。而街道上也多出许多小吃摊个,专门为码头上的苦工提供廉价的食物。而从史福那里得知,这些码头苦力大多数都是山东百姓,不过进入大夏后,都是作为奴隶籍,除了规定要在码头做苦力之外,其他都如常。按照做工数量不同,获得金钱。而这样强制规定也是因为大夏普遍民众较为富裕,加上大夏成年男子并不算充裕,壮年劳力奇缺,何况无论是经商还是当兵,或者是当一些作坊的伙计都能赚取不少的钱财,加上大夏土地广袤,耕作开荒也能获得官府的部分资助,这些工作都更为轻松,自然没有人傻到去做苦力。而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进入大夏的江东民壮大多都是以奴隶籍进入大夏,主要就是为了缓解各地一些劳力的紧缺,尤其是码头等需要壮劳力的地方,这些位置虽然开出的工钱很高。但也少有人问津,如果不是这样强制拉拢人来做工,怕是大夏很多码头都要瘫痪掉。

这一路”二到两百余米。但包拯看到的却是“个充满朝气的海港罚洲。而根据史福所说,这里只不过是新兴的一个海港,比起自由贸易港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自由贸易港那才叫繁华,那叫一个大。

户部户籍司在大夏也算是一个实权的部门,掌管着普查天下人口,转换户籍的重责,尤其是在大夏皇国对外不断扩张,人口不断涌入的时候,户籍司的工作更是繁忙无比。这一次从大宋境内运回大批的人口。为了应付,户籍司在山海关的户籍官还临时聘用了十余个读书人帮忙,就算如此,也有点难以招架。

“张户司,我们的家眷真的都已经送往大夏皇城去了!”网刚登记好名字,包拯就急于枰探自家亲眷的平落,却不想得到了这么一个回答。

张户司是一个四旬的中年,过去是一个秀才出身,经过数年的历练。已经做了五品户司,管理着山海郡的户籍,这一次接待的人都是一些重点人物,所以他才会亲自出来迎接:“是的,包大人,虽然包夫人还有寇夫人等人想要在港口等待一些时日,不过张某看你们的船久久不到,所以为了避免他们担心。只能让人将他们送往皇城,如今已经出发五日有余,以船速,他们也该是进入浑河水道了,哦,对了,几位夫人还在张某这里留了字条,给几位大人。瞧我这记性,等我马上取来!”

送走了张户司,一干上源的官员换洗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再次围坐在院落中:“现在怎么办,咱们的家眷都被送入了大夏皇城,不过至少他们现在还算安全,留下的书信上倒也报了平安!”一个青衣官吏开口道。

“到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办。只能去大夏皇城了,再说就算我们想跑,又能跑到哪里去,这里可是大夏境内。”范不臣靠在竹椅之上。仰望着夜空上的月亮,无奈的道。

“也只能如此了,虽然书信上报了平安,但只有见到面,这心里才能安稳下来,不过寇翁的身体!”包拯有些担忧的道。

张仲景在一旁道:“寇翁的身体并无大碍,刚刚睡了过去,不过此去不能在坐船了,只能走陆路,否则在这么一路颠簸,怕真要,。

“也罢,我就陪寇翁同行!”包拯说道,其实包拯也是知道他们来到了这大夏境内就不可能在离开了。连家眷都被搬了来,除非他们能舍家抛子,就算如此,怕也难以逃回大宋,而留下来,那么就只有两条天中得知,大夏有一种专门对付读书人的刑法,包拯听之,也不由地心中一颤,要知道他做的就是审问案犯之类的。对刑法也算是了解,而大夏对付读书人的方法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求安不能求死不得,包拯正可不想真的去领教一番那种“酷刑”不过包拯就算投效夏国,也要看看这个夏皇是否值得投效,否则就来一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消极怠工法。

就在包拯等人在山海关海港内各有心思的时候,大夏天之城,夏羽却带着皇后周紫晴,白妃白素,蓉妃夏樟裳在天之城的一座宅院内慰问着刚到城内,还没有安置下来的寇夫人,包夫人等人。

寇准有一妻一妾,妻子年岁不到三旬,正是风韵犹存的时候,十分知书达理,举止大方,显然是出自大户官宦人家小妾也是十分标致漂亮的人物,而包拯的夫人在姿色上也颇为出众,甚至不输给周紫睛,年岁也有二十五六,寇准膝下又一儿两女。包拯膝下却有两子,年岁都不算大,最大的也不过六七岁,小的网,刚会跑。

夏羽此番过来,也是冲着寇准和包拯两人的名声而来的,寇准。北宋承相,可是相才,大夏内阁虽有谢安。有张居正,但谢安如今已过五旬,精力大不如从前,而且随着尚书省机构越发的庞大,夏羽可不想谢安倒在岗位上,而这又干涉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才匿乏,不过这一次不是普通人才匿乏,而是拥有治国大才的能人匿乏,北人崇武,读书这一点上确实比中原,甚至是南方差了许多,而那个包拯,估计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包拯包青天,铁面无私的人物,而如今天之城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三大城区,逐渐人口丰满后,沿着天之城四周也逐步形成了新的城区,而城区的扩大,也让人口不断的增加,如今天之城常驻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余万,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而流动人口更多而这样大的一个城市就算是大夏法律在完善。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尽管纠纷频发,弄的天之府衙门迫于应付。但夏羽麾下却没有一个断案高手,虽然那包拯没过来,夏羽已经寻思好了两人的去向。“寇夫人,包夫人,这一路辛苦。联为你们准备的府邸可还算是满意,如果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只要提出来,那些匠人会着手修改,放心这在府邸修络的钱皇室会负责。你们只管开口就是,还有你们这次过来很多下人婢女都无法带过来,联从奴隶市场选出一些机灵的婢女,给你们使唤,对了,联早上的时候已经接到山海关那边的飞鸽传书,诸位夫人的丈夫都平安抵达山海关,不需要几日就会到皇城,所以诸位夫人也都可以安心了。

看到夏羽这个皇帝居然带着皇后亲自过来,而且和颜悦色的安慰,寇准夫人心中也颇为惊讶,她虽是一个女子,却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家闺秀,一国之君居然这般的礼贤下士,而且自家夫君也安全,心里那点怨恨也全都消了,恭敬的对着夏羽一施礼道:“劳烦陛下多心了,这一路颇得各个官员照顾,已经感激不尽了。”

夏羽呵呵一笑,道:“不需多礼。此番如此将你等骗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寇大人,包大人大才,联可是求贤若渴,不过换了其他方法。联怕是要与两位无缘了,宋国人才众多,寇大人,包大人却只任一州之事,实在是太过屈才二联以为两人备好职位,虚位以待,不过想必联这一番举动,怕要引起两位大人心中不满,所以还要两位夫人多加美言几句,以成全联的求贤之心!”

夏羽这一番说辞可谓是大白话,而且对自己做的事情丝毫不加以遮掩。骗就是骗,而且夏羽的话给人一种让人重视的感觉,要知道夏羽可是一国皇帝,虽然言辞中未曾道歉。但能考虑到臣子的心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夏羽这一番话后,寇夫人和包夫人也是被感动,要知道两人可都是古代女子,对皇权可是敬畏无比的,而夏羽这一番话,可谓是给了她们天大的面子,她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好歹,连忙施礼道:“我等谨记,谢陛下对我等夫君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