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雄兔眼迷离 > 恶路岐(三十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答的十分顺畅,好似这事儿做来习以为常。薛凌稍有侧目,在她印象中,李敬思并不善于这些伪饰之事,今儿个.....都无需人教了。

两人进了薛凌院里,此时方有小丫鬟上前问薛凌可要添副碗筷。原正值饭点,突而见多了个人,底下人免不得请示一回。

薛凌大大方方问李敬思可有用过膳,李敬思膳是没用,汤药倒是已经喝了两碗。然他腹中担忧难免情急,脱口道是已经吃过了。

本是想薛凌早些捡个清净地儿商议一回,话落忽地想起底下人既这般问,定是薛凌还没吃过,当下又讪讪道:“我走的急,只吃了两只饼子。”

薛凌不以为怪,笑道:“那坐着再吃些。”

丫鬟笑着跑开说再添两个菜,李敬思看薛凌气定神闲,咧了咧嘴一咬牙跟着坐到了桌上。等着的当儿,他多瞧薛凌几眼,记起那所谓过命的交情来。

薛姑娘当晚既千辛万苦寻了自己去攀交情,想来也不至于看着自己死。自己死了,对她也没什么好处不是。

这么一想,勉强缓解了些。

丫鬟先呈了汤来,薛凌抓了勺子轻敲了两小碗,朝着李敬思念叨道:“我当是李大哥今晚或者明日才过来,还特地养了两尾黑鱼在檐下,他们说,黑鱼利刀伤。中午先凑合凑合,晚间再请你吃好的。”

旁儿含焉在列,她倒是瞧见过李敬思数回,然往日皆是薛凌独自与李敬思宋沧等人叙旧,今儿个她坐到一处,略有不自在,只顾垂头用膳,少做言语。

薛瞑亦作无声,李敬思强笑答过,薛凌又闲话几许,酒足饭饱后才领着人进了书房。进门时不忘冲着底下人交代:“就不必去请白先生了。”

言罢回头冲着李敬思笑:“我们说我们的。”言语间颇为亲近。

李敬思自是求之不得,他与薛凌可谈交情,逸白来了,那不纯纯是个横岔杠子么。殊不知薛凌并非是交代人别去请,而是着意提点底下别让逸白过来。

今日朝事散罢,按着逸白日常行事风格,该来给自己说个交代,毕竟开青和安城的事皇帝是个什么态度,早间没提。

依她对逸白的了解,定会趁着李敬思在,特意往书房来。虽说相互离间还不到时候,能少碰些面,当然是少碰些为佳。

不然,逸白跟李敬思,也得是过命的交情了。

听见李敬思答好,薛凌坐到椅子上不忘笑闹道:“有外人在,你我说话不便。”

李敬思越发心生信赖,心中气郁一扫而空。世事难求全,真个出了什么纰漏,薛姑娘定然也是不愿意的,何必与她置气?他顺着薛凌手指往墙边椅子桌下,扶手旁一只四脚小八仙桌上茶水果子一应俱全。

心中安稳下来,身上做派就显摆上来,李敬思取碗吹茶入喉一气呵成,然后搁了茶碗抬头看,薛凌坐于上方桌前,双手支在桌子上,托着脑袋也笑吟吟看他。

这笑容里,更像是多有赞许之意,李敬思却是心中“咯噔”,往日里薛凌倒也热情,今儿好似热情的有些过头,他总觉得哪哪不对,陪着笑道:“什么茶,好喝的很。”

他记起京中往来官员寒暄,不就这么回事。进门请茶开夸,然后话匣子顺着一碗茶走。

李敬思不觉稍回头瞧了眼那茶碗,手垂着搭到膝盖上,蓦然触到个冰冷物件,惊的手一缩。

薛凌与他到底隔着几步,人也有些懒散,没注意到李敬思这些轻微局促。见他饮了茶,久晾本不妥,她与李敬思,也确有亲近之感,调笑道:“什么好喝的很,李大哥府上好东西多了去,哄我来着。”

李敬思跟着笑了笑,手无声的在膝盖处捋了捋将佩子顺开。正欲附和,又听薛凌道:“李大哥不必太过担忧,这事儿,是我让人去办的,尽在掌握,断不会损你丝毫。”

李敬思当真是没反应过来这事儿是哪事儿,只听着那句断不会有损丝毫,瞬间有些感激涕零。

皇帝肯定是靠不住的,就自己干的那些事够掉多少次脑袋。就算不干,看看那些旧臣的下场,也知道生死根本无关忠奸。

这京中勉强能依仗点的,他自认为也就是沈家和苏凔....还有眼前个薛凌。但苏凔这会子搁床榻上起不来,沈家.....不想则已,一想就来气。

听沈元汌那意思,只要黄家能偃旗息鼓,沈家不惜压着李敬思自己认罪,大局为重嘛。牺牲你一个,保全千万家。

他眼巴巴望着薛凌,叹了声:“也就你这里还说的上句话,我来时想了一路。倒不是真的怕当晚之事被拆穿,我怕的是....你说....

你说这胡人打起来了,那....那肯定是胡人重要。万一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将黄家安抚下来,你说.....他会不会把所有罪名安在我身上。”

这一提,李敬思又急躁起来。薛凌脸上笑意愈深,赞道:“李大哥越来越通透啦。”

她倒是夸的真心实意,原本以为李敬思是怕当晚之事被人查出来,难免有所轻看,这会子听他说到这些,方知明显渔村出来的李阿牛,也开始懂帝王博弈了。

那天和逸白绵里藏针的哑谜,这会子终于尽数摊开,一股脑全扎在了李敬思身上。

壑园遣人往开青送的东西为何?一人一信尔。人是壑园的人,信是昭淑太后的信。黄府书房翻出来的那些东西,除了黄靖愢的手笔,还有寥寥昭淑太后字迹。

循着仿了一封,恐人不信,特意盖了黄靖愢的遗印。不过这些也就是个表面功夫,书信本无凭,莫说是仿的,就算真是昭淑太后写的,送过去,开青里的人也未必就能信啊。

虽说早早听闻黄家后辈阿斗居多,可这些年来,薛凌也没瞧见哪家儿孙真个蠢货。便是黄承宣爱的一往情深,那也不是个呆子。

再是笔迹仿的一模一样,到了关键处,还是在于书信上的内容。一笔一划,皆是为黄家筹谋,横撇竖捺,尽是替将来打算。

胡人兵临城下,皇帝岂敢从西北调兵?京中王爷死了一城,丧银还无处筹措,天子能让内乱发生?

黄家十万兵马与龙椅尽在咫尺,何须叩首认罪?师出无名,那就编一个啊。黄家起兵不为逼驾,实为诛错清君侧,除佞护江山。

错是谁,侧是谁,佞又是谁?那自然是这一来青云直上的李敬思了。

当晚圣旨分明是命他只守不拿,然李敬思无故入黄府,时候黄府满门无活口。而城中乱军悉数身着御林卫甲衣,黄家历来与御林卫扯不上干系,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甲衣。

相较而言,李敬思身为北城兵马司统领,深得朕意,若他动些手脚,昧下两千余件甲衣不说轻而易举,至少比黄家容易的多。

昭淑太后不过哀思甚重,不忍生灵涂炭,更兼之被谗言蒙蔽,适才强忍冤屈,只求天下太平。

这些事,分明是背后另有主谋,与李敬思相互勾结。若皇帝一查到底,还黄氏一族清白,黄承誉等人自然兵戈尽消,重奉明主。若不然,便是遗臭万年,亦要兵临皇城,扫清玉宇,还大梁一个朗朗乾坤。

如此......这仗,可就师出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