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农门俏绣娘 > 第261章 一金难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士奇是二月初旬到的府城。

等沈士奇去府衙见自己的姐姐时,沈氏便交给了他一张单子。

“这是沈娘子让人送来的,这上面写的人家,手里都有不少棉花。你按着这些地址去找,能省你不少功夫。”

沈士奇笑道:“这位卫兄的娘子还真是位妙人。她知道我要买棉花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帮我找好了路子。”

沈氏道:“她帮你这些,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沈士奇好奇地问道。

沈氏道:“霓裳绣坊原来的东家一直与她过不去,她从我们家听说了棉花要涨价的事,便决定给那些人一个教训。不过为了怕连累我们,所以她提前来告诉我,让我嘱咐你,这些棉花越早运到省城越好。”

“哦,我明白了。”沈士奇道:“她要给那些人下套是不是?”

“不过就算她不说,我也会让人尽快把棉花送回去的。爹一再嘱咐我,让我收到足够多的棉花后,就尽快送回去。”

沈氏道:“既然爹已经嘱咐你了,那就好。你尽快去收棉花吧!”

沈士奇这次带来的人,都是得力的管事。在他的吩咐下,管事们按着单子上的地址去上门买棉花,省了不少力气。

棉花收得差不多后,沈士奇便让几个管事带着棉花先回省城,而他则打算在府城多留几日。

在沈士奇逗留的日子里,府城渐渐传开一个消息,说是省城那边的棉花田被淹,今年省城的棉花一定会大涨的。

自从丢掉了霓裳绣坊,古老爷无事可做,便常去茶馆消磨时间。

没有多久,他便从几个客商口中知道了这件事。

这天,他从茶馆回到家里,就看到自己的大舅子,也就是张掌柜正在等他。

“姐夫,外面都在传省城的棉花要涨价。”张掌柜道:“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古老爷道:“这事,我也听人说过。只是不知道真假?”

“应该是真的。我听人说,前段日子,省城的沈家便来府城收棉花了。这个沈家不是别家,正是顾夫人儿媳的娘家。姐夫要想知道这事是真是假,让我姐去一趟府衙不就是了。”

古老爷摆手道:“罢了,我这辈子是不想再与我这表侄女打交道了。”顿了顿道,“既然沈家派人来收棉花,那这个消息多半是真的。”

“姐夫,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张掌柜提议道:“若能趁着这股东风挣他一笔,今年的生计就有着落了。”

古老爷也有些心动,但还是觉得谨慎一点为好,“你去市面上打听一下,看如今的棉花行情怎么样。”

事关生计问题,张掌柜不敢怠慢,马上就去打听。

府城的周边有不少棉花田,原本一斤棉花的行情在一百文钱左右。如今隆冬已过,棉花本该有所降价,哪知道如今因为省城那边的消息,棉花已经涨到了一斤一百二十文钱。

古老爷听到这个行情,沉吟道:“一斤一百二十文钱,十斤就是一两银子。这么算下来,一百斤棉花就要十两银子。”

当然一百斤棉花不值得送到省城,要运的话,起码也得五千斤棉花。

五千斤棉花,便是五百两银子。这笔银子并不多,古老爷自问掏得起。

可他还想再等等,万一省城的棉花并未涨价,那么买这么多棉花回来,岂不是要亏本。

张掌柜觉得古老爷未免太小心了些。

可是这事自己做不了主,也只能听古老爷的。

只是两天以后,因为有不少行商来府城买棉花,府城的棉花行情又是一变,从一斤一百二十文钱涨到了一斤一百五十文钱。

张掌柜有些坐不住了,赶紧来与古老爷说这件事。

古老爷道:“这棉花再涨还能涨到哪去,再说府城买不到棉花,周围的县城难道也买不到棉花吗?”

可是古老爷低估了棉花要涨价的消息。

自从这个消息传遍府城,几个消息灵通的行商把府城和周围县城的棉花买去了一半。

等张掌柜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古老爷时,古老爷才下决心,准备在棉花大涨之前赶紧下手。

只是如今市面上的棉花越来越少,已经涨到了一斤两百文钱,几乎是从前的两倍。

古老爷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棉花涨得这么快,当时就该早点下手。如今他倒是想下手,可惜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棉花了。

古老爷正后悔的时候,张掌柜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姐夫,我最近在茶馆认识了一个行商,他手里倒是有不少棉花,也愿意出手。”

张掌柜道:“他在消息刚开始的时候,就囤了不少棉花。本来想运去省城的,哪知道家里出了些事,所以便想把这些棉花转手出去。”

“那他手里的棉花,打算卖多少文钱?”

张掌柜轻咳一声道:“他说现在市面上的棉花可谓是一金难求。他也不多要,一斤棉花只要两百二十文钱。”

古老爷道:“这还不叫多要,这可比市面上的棉花还要贵。”

“可市面上如今已经买不到棉花了。而这位行商手里,则有两万斤棉花。”

张掌柜道:“姐夫,这可是挣钱的最后机会了。我听人说,如今从省城回来的几个行商,都狠挣了一笔。省城的棉花,已经涨到一斤三百文了。”

“一斤三百文,这事是真是假?”

张掌柜道:“此事千真万确。省城有好多人家以织布为生,所以每年需要不少棉花。如今省城周围的棉花田被淹,棉花本就减产,加上去年隆冬要做冬衣又用去了一些,所以棉花才会涨价。”

古老爷犹豫了好半天,可终究没有下定决心。

张掌柜不由道:“姐夫,你可不能再犹豫了。你等得,那行商可等不得了。要是他把棉花卖给别人,那就没我们的事了。”

古老爷道:“两万斤棉花便是四千两银子,这笔银子数目太大,我得好好想想。”

张掌柜道:“姐夫,你要是再想下去,那行商还会借机抬价的。”

在张掌柜的不断游说下,古老爷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先买一万斤棉花。”

一万斤棉花是两千两银子,这个还在古老爷的承受范围之内。

可惜张掌柜见过那个行商后,回来的时候为难道:“那个行商说了,姐夫你要买,就干脆把两万斤棉花全买下来。只买一万斤棉花,他是不会卖的。”

“这位行商是哪里人?”古老爷忽然起了疑心,“你可清楚他的底细?”

张掌柜道:“这位行商是槐安县人,听说还与县衙的县丞沾着点关系,来历肯定是没问题的。”

古老爷这才放下心来,然后摸着胡子好半天才道:“好,两万斤就两万斤。”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古老爷和张掌柜还特地看了眼棉花的成色。

那行商道:“不用看了,这些棉花都是上等货色。”

古老爷看了眼手里的棉花,的确成色不错,便看了眼张掌柜。

张掌柜从怀中取出四张银票,然后给行商递过去。

四千两银子到手,行商便痛快地让手下人把棉花搬到古老爷带来的车上。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古老爷和张掌柜商量了一下,准备由张掌柜带着车队,第二天便出发去省城。

只是张掌柜上路没几天,就听说省城周围的县城风闻省城的棉花卖到了一斤三百文,于是越来越多的行商拉着本地的棉花去了省城。

等张掌柜走到一半的时候,省城的棉花已经从一斤三百文跌到了一斤两百文。

张掌柜得知这个消息,脸都变了颜色。为了挣回本钱,他带着人快马加鞭往省城的方向赶。

只是棉花的价格涨起来快,跌起来更快,几乎是一天一跌。

等张掌柜来到省城,棉花已经跌到了一斤一百文钱。

张掌柜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眼前几乎一黑。可更打击人的,还在后面。因为行商们运来的棉花太多,如今棉花就是跌到了一百文钱,销路也很成问题。

张掌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手里的两万斤棉花售卖出去。可是这一买一卖,几乎亏掉了两千两银子。

一想到古老爷得知这个消息的后果,张掌柜连回府城的勇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