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谢相 > 第139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九寒冬里,刘藻一路赶来,脸冻得通红。

她看着窗上谢漪的影子,一心想见她的冲动倏尔之间归为平静。只是就这样隔着窗纸,看到谢漪的影子,刘藻都觉得很满足。

庭中有梅花,暗香浮动。

刘藻足下一动,一不留神,踩到了枯枝,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窗上的影子听到了声响,停住了。

而后,她站了起来,离开了窗前。

刘藻见她走了,有些无措,但一会儿,房门便打开了。

谢漪走出房门,步下台阶,往这边走来。刘藻咬了下唇,眼中的笑意已泛滥了开来。

谢漪看到了她,含笑道:“就知是你。”

刘藻已经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了,她在谢漪身前站定,细细地看了看她,而后不由分说地将她一把抱入怀中,格外珍惜地拥紧。

若是不知内情的旁人见了此情此景,只怕还以为这对新人分离了数年不曾见面。

刘藻抱紧了谢漪,在她颈侧委屈地蹭了蹭,抱怨道:“他们不让我见你。”

谢漪口中道:“这是规矩。”手上却已拍了拍刘藻的背,无声安慰。

“哼,我说的话,才是规矩。”刘藻大言不惭,又依依不舍地松开手,退开一些,与谢漪道:“天冷,入室内说话。”

冬日入夜,寒意如冷冰覆身,冷到彻骨。

她来前穿够了衣裘,谢相是被她乍然间引出来的,衣衫单薄,肯定很冷。刘藻一面说,一面催促着她入内。

室内温暖,火盆中的木炭烧得通红,刘藻走过去,伸手烤了烤火,又抓了谢漪的手一起烤。

她神采飞扬,眉飞色舞地同谢漪得意道:“我令方相氏卜了一卦,说是子时前归,便是吉。有这卦辞,我们一定会顺顺利利的。且即便大臣们拿住了我,我也能用这卦辞堵他们。”

她显得十分理直气壮,又望着谢漪,拉着她的衣角,晃了晃,眼眸亮亮的,道:“快夸我行事妥帖呀。”

谢漪一早就猜到她不会乖乖等到大婚之日,必会悄悄跑来见她。于是一早就扯了府中防卫,好让她来得容易些。

谁知左等右等,等了数日都不见她来。她还奇怪,这时才知原来是怕坏了规矩,不吉利。

她便笑着夸道:“陛下行事真妥帖。”

刘藻高兴极了,眉眼弯弯的。全然没意识到,事到如今,还有哪位大臣敢来寻她的不是。大臣们只盼她能安安生生的,成了亲,做个大人,别再这样霸道,将他们支使得团团转。

出京筹措红绸的大臣,到今日都还在连日连夜地赶路,拼了命地要在大婚那日赶回长安,好如陛下所愿,将巩侯府至未央宫这一路都铺设上红绸,让谢相踏着红绸入宫,成为大汉的皇后。

谢漪想到这些时日来府上抱怨的大臣,面上就有了笑意。那些人不知是见大事已定,恐萌萌来日记恨他们阻挠立后,还是当真被逼得没办法了。半是示好,半是当真为难地跑来府上,哭诉过一回,要她劝一劝陛下,天子大婚,自不可儿戏,可陛下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些,这回的婚礼仪制也未免过于奢侈了,怕是要空前绝后。

谢漪倒没听他们的。

一来她出宫前,萌萌就得意洋洋地与她显摆过了,她这么多年,不建宫宇,不造行宫,不奢靡,不浪费,攒了好多钱财宝物,就是为了风风光光地娶媳妇。故而此番大婚所用财物皆出自天子私库。

二来,刘萌萌坚信大婚是一生只一次的事,自是要越郑重越好,岂有嫌麻烦不办的。

她说这话时,眼睛里都有着万分期待的光芒,于是谢漪也就没提醒她,她们许多年,已悄悄地成过一次婚了,由着她沉浸在欢喜之中。

“子时方归,怕是会冷。”谢漪斟了盏蜜水,递到刘藻手中。

暖意顺着杯壁蔓延出来,传到刘藻的手上,驱散了她手心的寒意,又顺手心蔓延至全身,让她身子温暖起来。

刘藻端着耳杯,直了直身,好让身形显得挺拔威武些,道:“我身子好,又是乘车来的,不怕冷。”

说罢饮了口蜜水,体内也暖呼呼起来。

刘藻舒服得眯了下眼眸,显得自得其乐。

这么大的人,还是爱喝甜的,不喜欢酸的,日常只爱饮一盏蜜水。倒是也简单好养。

谢漪摇了摇头,知她好不容易来一回,必是不肯早早回去的。便唤了人来,令取几张狐裘垫到陛下车中,以免她冷。又命将等在府外的几名侍从召入,亲自吩咐他们回宫后要煎一剂姜汤侍奉陛下服下,已驱寒气。

刘藻就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她为她忙碌,待她将要准备的都准备,要吩咐的也都吩咐了,方好奇问道:“方才我看到谢相在灯下做针线,可是在绣嫁衣吗?”

谢漪神色一滞,好一会儿才无奈地望向刘藻。刘藻不明所以,抬手抓了抓脸颊,又问:“不是嫁衣吗?”

她那点刺绣的本事,若要做嫁衣,只怕到来年岁末,她们都成不了亲。

谢漪只得回道:“不是。”

不是嫁衣,刘藻点点头,又问:“那是什么?”

她大有一副问到底的架势,谢漪只得起了身,入内去取方才绣的物件。

她一走,刘藻就飞快地四下张望了一下,这里她以前来过好多回的,但今次与往日不同,她看到这室中有许多新添的摆件。

妆台是新打,妆奁盒子也是新置的,那边还有几样漆器皆是新添的,红底描金,图案是凤凰于天。

这必是自未央宫送来的聘礼中的一件。聘礼都是刘藻亲自挑的,她挑了好多年,看到好的,就收起来,要留着娶媳妇。

只可惜有一些物件不耐久置,数年时光冲刷,藏着藏着就坏了,刘藻清点的时候心疼了好久,她觉得她挑的物件谢相必是都喜欢的,可惜不能全部交到她手中。

这些物件放到室中,使这一室之内,都喜气洋洋,有了大婚的氛围。

刘藻心中高兴,莫名地又有些拘束起来。

待谢漪取了一针线篮子出来,便看到刘藻端正地跪坐在榻上,目光小心地在那些新添的物件上滑过,带着欣喜又带着些拘谨,倒当真有些新郎倌初至新妇闺房的紧张期待了。

“来看看。”谢漪笑道。

刘藻连忙过去,到她身边,手脚都有些僵硬,她看了看谢漪,突然间就羞涩起来,想,她们要成亲了,谢相愿意嫁给她。

刘藻抿唇笑了笑,然后看到篮子里,伸手戳了那布料一下:“是什么?”

布料不小,是一件衣衫的模样。

谢漪本想制成后当做新婚之礼赠与刘藻,但既被发现了,她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干脆就拿来与刘藻看了。

“是一身里衣,快好了。”谢漪说道。

刘藻的喜悦都流露在了脸上,她双手捧起,看了看,点头道:“喜欢。”

白色的里衣,用的是的丝绸,触手光滑,夏日也不怕黏汗。刘藻格外珍惜地看了好半天,然后才央求谢漪:“快好了吗?那今晚便赠与我吧。”她说着,有些羞涩地望着谢漪,道:“我想大婚那日穿。”

这么一来,不是嫁衣也胜似嫁衣了。

谢漪知她的心思,道:“好。”

说罢,便取了针线,继续缝制。刘藻也没有闲着,她去把房中的灯烛都移了过来,放到谢漪周围,好亮堂些,不那么伤眼。

只剩衣衽处还差一半。过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也就好了。

谢漪打上结,断了线,令刘藻站起,兜开里衣,在她身上衡量了一下。刘藻站得直直的,只有眼珠子跟着谢漪的动作动,等些量过,她才问:“合身吗?”

谢漪做前没量过尺寸,但她们早已亲密无间,刘藻身上每一处她都知晓,于是请教了擅针线仆妇,便确定了尺寸。

这时做来,果真差不离。

“应当不差多少,你换上试试。”

刘藻喜滋滋地接过,入内室去换了。她背影都透着开心,像是一名有新衣穿的三岁孩童。

这身里衣,谢漪费了不少功夫,做坏了好几身,方得这一件像样的。

刘藻换完就出来了,幸好室中温暖,她站在谢漪身前,扯了扯衣摆,道:“合身的,好看。”

连绣文都没绣呢,哪来的好看。谢漪无奈地端详了两眼,觉得衣袖长了两寸。

刘藻没听到她的赞同,有些急了,怕谢漪觉得不好,要重制,那她大婚那日就穿不上了。她连忙肯定地点了下头,强调:“好看!”

谢漪只得附和道:“陛下穿了很精神。”

刘藻便羞涩地笑了笑。

“且去脱下,我好收一收边角。”谢漪又道。

刘藻便听话地去脱了下来。

接着谢漪把衣袖剪了两寸,而后收了收边角,一身里衣便制成了,她算了算时辰,见还来得及,便在胸口处绣了几片竹叶,简单却很清丽。

直至子时将至,谢漪方将衣衫装入木匣中,让刘藻带回去。

这一晚,她匆匆赶来,怀着思念热切之心,见到了谢漪,看着她为她亲手缝衣衫,刘藻觉得比做什么都开心。

她舍不得走,抱着谢漪不松开,闷声道:“我不走了,我就在这里。”

这是任性话,谢漪拍拍她:“已只余两日了,你且回去,过两日,我就来了。”

刘藻重重地抱了她一下,转身走了,都不敢回头,只怕一回头,她又不舍离去。

回到宫中,刘藻抱着匣子睡了一晚,直到翌日,方召了专司帝王衣冠的女官来,将匣子交与她,道:“这是朕的吉服,妥善收好。”

女官郑重其事,双手接过,退下了,到衣冠司中慎重地打开木匣,见里头却是一身里衣,她愣了片刻,看了看针脚,并非宫中的技艺,便猜到这多半是巩侯为陛下亲手缝制的。

她将里衣与后日要用的衣冠放到一处,好让陛下大婚之时穿着。

正旦,大吉,万物更新,诸事大利。

刘藻寅时起,沐浴焚香,更衣着冠,筵几于庙,敬告先王,今日乃大汉天子迎娶皇后之日。

待这一步步仪式完成,天已初亮。

太后已于昨日归来,居长乐宫,她毕竟还是太后,刘藻前往长乐宫拜见,得了太后殷殷祝福,要她和新皇后好生过日子,刘藻谢了太后,便离殿归未央宫。

明日她和皇后还会一同来此,拜见长辈。

回到未央宫,刘藻更换衮冕,于大殿之上,接受众臣朝拜。

朝拜之后,刘藻便只需等待黄昏了。

亲迎之礼是在黄昏,金乌西渐,夜幕将至而未至之时。

刘藻紧张得坐立难安,食难下咽,干脆就在宫中巡视,看各处都准备好了没有。

礼官们手忙脚乱地确定今日的每一步骤都不会出错。宫中人来人往,人人皆行色匆匆,却人人都带上了喜色。

缎带、红烛、锦绸,良驹、宝车、华服,宫廷内外,处处张灯结彩。

长安城中,闾巷街头,人人着新衣,踏新履,涌至巩侯府至未央宫的那条路上,等待观礼,执金吾不得不亲自到场,维持秩序。

百年难遇的盛况,就在今日。

好不容易挨到了黄昏,刘藻换上吉服,便急忙赶去宫门处。李闻为丞相,充当礼官,陪在她身旁,见此忙提醒她:“陛下当有人主风度,不可奔跑疾走,以免婚礼出错。”

刘藻一听,连忙纳谏,缓下步子。她一面走,一面紧张,一面抱怨这路怎么这么长。

李闻看出她的煎熬,与她道:“皇后也才出门,陛下且不必着急。”

皇帝也不知听进去没有,胡乱地点头,目光直直地望向前方。

羽林郎站在宫道两侧,他们头盔上的红缨迎风招展,颇带了一分喜庆。

刘藻立于宫门外,翘首以盼。不时有人高声禀报:“皇后出坊门!”

“皇后车驾倚在章台!”

“皇后过武库!”

“皇后过长乐宫!”

刘藻口舌干涩,每一声通报,她便紧张一分。

新妇的车驾终于出现,皇帝面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车轮滚过红绸,身后无数嫁妆、甲士,蜿蜒数十里。

皇帝目光灼灼地盯着车上,车驾一停,她便跨步走上前去。大惊,礼官们忙要拦她,按礼,当是皇后朝天子走来,行大礼,明尊卑,哪有皇帝屈尊去迎的。

李闻却欣然而笑,抬手拦住了他们,由得皇帝去。

这其中的步骤,早有人与皇帝分说过的,可到了这时,刘藻哪里还顾得上。

她走到了车前,御者打开车门。

穿着皇后吉服的女子慢步走出,刘藻看得目不转睛,她伸手,亲自扶她下车。

谢漪搭上了那人的手心,便知这人并非一早安排好的女官,而是要与她共赴白首之约的良人。

那人还紧张地道了声:“小心足下。”

谢漪轻轻地笑了笑,由她搀着,下了车。

之后,刘藻的手再也没有松开,她牵着谢漪,与她携手步入宫门,改乘宫车,前往行大礼的大殿。

前殿宾客齐至,里外站得水泄不通,人人奉上贺礼,饮一杯酒,而后各自言谈甚欢。

椒房殿中,却是寂然无声,庄严肃穆。婚姻之事,体现的是夫妇之义,结发之恩,并非可喧闹杂吵待之。

皇帝牵着皇后入殿,其余人等便留在了殿外。

礼自黄昏始,到了这时,天已黑透了。椒房殿中处处红烛,映照得宫室之内,都带上了朦朦胧胧的绯色。

刘藻与谢漪相对而坐,她们互相对望,不知多久,便像说好了一般,动作一致地低头轻笑。

侍奉在侧宫人看得眉眼含笑,奉上酒来。

新人合卺,共牢而食,以示同尊卑、共荣辱,不离不弃,恩爱百年之意。

合卺酒是装在玉杯之中的,杯壁上雕了凤的纹样。刘藻端了一杯,先递与谢漪,而后再端起自己的,她们相视一笑,双臂交缠,饮下美酒。

酒尽,刘藻面上便染了绯色,眼中波光粼粼,望着谢漪,仿佛有千言万语,将说与她听。谢漪知她酒量浅,合卺酒用的又是百年陈酿,恐她醉了,便以目光安抚。

刘藻无声地冲她笑,眼中的水波粼粼泛开,化作了暖暖的情意。

宫人转身去端祭祀过的肉,回来便见帝后又在相视而笑,不知怎么心间也跟着甜了起来,这二人一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一是曾在朝堂搅弄风云的丞相,皆是不世出的人物,可到了这时,任谁都瞧得出,她们眼中已容不下旁人。

礼成之后,殿中终于只剩了她们二人。

刘藻侧耳听,谢漪见她可爱,问:“陛下在听什么?”

刘藻道:“我在听宾客散去不曾。”

还早着,多半是还在尽兴,只是也无人能来打扰她们了。谢漪站起来,要扶她,刘藻忙更快地站起,望着她,磕磕巴巴地说:“要、要洞房。”

洞房二字一出,谢漪再不能镇定以待,勉强维持着端庄,点头,道:“先宽衣。”

刘藻便上前来,替她宽衣解带,她的手都在抖,紧张又激动。谢漪也替她宽衣,二人去了吉服,皆余里衣。

刘藻的里衣果然是谢漪亲手缝制的那一身,那夜她试穿时,不觉如何特别,可到了今夜,不知是红烛映照,还是心境使然,谢漪只觉她格外好看。

床上被褥皆新,全铺设好了。

二人躺下,谢漪身上淡淡的酒味,引得刘藻沉醉心动。

一室之中,喘息声起,春意盎然。

直至深夜,刘藻紧紧拥着谢漪,红烛燃烧了大半,映得一室如梦。

刘藻忽然笑了一下,蹭到谢漪耳畔,带着笑意,却又似不敢相信能有今日一般,问:“我们以后都不分离了,是吗?”

谢漪睁开眼睛,随着她的目光,看到那众多的嫁娶方能用的物件,分明是努力了许久,方得到的局面,她竟也觉恍然如梦,过往的艰辛都在这红烛映照间悄然消失,余下的唯有甘甜与情意。

“再也不分离了。”谢漪转头,望着刘藻的眼睛,与她说道。

帝后同心,共治天下。

自今往后,她们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上告天地,下谕万民,再无人、无事能将她们分离。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

还有三篇番外。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