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 > 第55章 孙太后的包围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闯在眉公河三角洲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会战之后,真腊受损最为严重。

真腊北方被闯军、明军轮流霍霍了一遍,都婆罗在北方统治的基本盘崩了,北方的人口十不存一,南方扶余国残党(水真腊),怕是要要趁机造反。

战争结束后,即使闯军已经退出了真腊,但都婆罗需要面对的是国内空虚、民生凋敝,有国无防的局面。

现在的真腊在东南亚的邻居眼中,相当于一个底裤都被扒了的少女。

即使入侵真腊的闯军退了,其他邻国暹罗、东吁(缅甸),搞不好要趁机上来捅它。

同时这一战,让东南亚关注着局势的土着小国们纷纷瑟瑟发抖,仿佛见识到了大人的世界,居然是辣么的可怕。

看吧!这就是东南亚怪物的强者天花板,略微出手的余波,都是辣么的可怕,阵亡直接已达几万人。

以前,东南亚诸国干仗,过万的死伤,那都算上是得记录到历史之中的大战了。

闯军和明军这种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对战,对这些土着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诸神之战,完全像是降维打击。

大国和小国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不一样。

大明土木堡一战,50万大军损失殆尽,但于谦立马再征调南直隶、山东(包括辽东)的20万备操军,搞了一个顺天守卫守卫战,后面大明还有喘息的机会。

但真腊这三万大军一没了,都婆罗基本无力回天了。

“大将军!”都婆罗当着明军众将的面,给稳坐大帐高位位之上王宇,一跪三爬,不要颜面的哀求。“大明乃礼仪之邦,文明之师,还请留下明军驻守,为我真腊延续国祚啊!”

所以当都婆罗哭着求王宇让明军在真腊驻军的时候,他答都不答应。

提莫的为了个虚名,大明干嘛要替你打生打死,主要是真腊北方真是一点油水没了,还面临南方扶余国的反扑。

王宇可不是那种冤大头,不会让明军干这种用性命,去换个国家虚名的名头。

东南亚各国的国王,都被明闯这场三角洲的大战吓到了,准备派使者去给大明爸爸送点礼物,联络一下感情。

他们以前崇尚的中原的文化、技术、文明、制度,朝贡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现在则是畏惧于大明可怕的武力。

这一场明闯(真腊、二狗子)的三角洲会战打完之后,王宇还计划带着明军游山玩水的进入安南北部,然后按计划点到为止的演戏,让臭皮囊给宣德皇帝朱瞻基上表称臣呢!

结果...

现在内阁的最大的文官老大杨士琦,突然亲自来到了征讨安南大军的明军大营,给众将宣布大明正统皇帝给王宇的圣旨。

正统皇帝???

额滴辣么大个表哥,宣德皇帝朱瞻基呢?

好吧!现在是宣德十一年八月,或者说正统元年八月了。

宣德十一年,六月

王宇刚刚进入真腊北部的时候,宣德皇帝就突然发热症,然后前后不到半个月,人就没了。

合着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在历史的大事件就是,让老爷子多赢了瓦剌一次,让仁宗多活了两个月,让宣宗多活了一年,所以越往后影响越大。

山羊胡须夹杂着些许斑白的杨士琦,精神烁烁的高举着圣旨,朗声开口。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古者帝王之治天下,必以明罚敕法,信赏予民,然后可以惩奸恶,兴功业。

靖国公王宇,四朝辅国之重臣,昔在大行帝左右,尽心辅佐。

及朕缵承大统,复怀忠诚,亦引以为亲信臂助。

大行皇帝托孤寄命,念卿有夙夜匪懈之诚,而临深履薄,无覆餗倾欹之虑。

故特加爵赏,以旌忠顺。

兹以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师,参军国事,加号奉天翊运正统靖远武臣。

赐:

世券、铁劵,加禄五千石。

锡以此诏,宜悉朕意。

钦此!”

王宇听到这圣旨,直接懵了,这正统皇帝给自己的待遇,给的是不是丰厚的有点离谱啊!

光禄大夫不是个实职,但是它这个官位在大明是从一品,基本和几个阁老平级了,算是直接耀拔了官员的品级。

右柱国这也不用多说,大明现在的左柱国是英国公张辅,算是现任正统皇帝朱祁镇,认可他的大明武将中和张辅平起平坐的地位。

太师这一项也好说,明朝时期,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地位尊崇,但无实际职权,只是一种荣誉。

至于加号奉天翊运正统靖远武臣,这个更离谱,因为加号相当于你人活着,老朱家就给你提前准备好了庙号,死了可以配享太庙,受历代大明皇帝香火祭祀。

这个给功臣加号配享太庙的传统,是明太祖朱元璋弄出来的,他的功臣加号开头是开国,最高一档是开国辅运。

后世我大青还炮制过老朱炮打功臣楼的谣言呢,想想就不对,老朱家的功臣和他家祖宗牌位都搁一块,他会用炮去哄自家祖宗牌位吗?

永乐帝靖难之后有学有样,给靖难一系加封的国公加号的开头是奉天,最高一档是奉天靖难。

宣德皇帝朱瞻基自然也有,不过是承继老爷子的开头加了年号,奉天翊运推诚宣德...

但朱瞻基顾忌王王宇在军中的影响,压制了王宇十年,压根舍不得给他。

现在正统皇帝朱祁镇刚刚登基,突然给王宇加号加奉天翊运正统靖远武臣,实在是不合理啊!

王宇不太在乎这个加号,甚至还有些忌讳人还没葛,就预定老朱家太庙的牌位。

但这个封建的时代,配享太庙,受皇帝祭祀,这可是许多武将都追求的荣誉。

英国公张辅现在都六十多了,历经四朝,都还暂时没这加号配享太庙的待遇呢!

后面的世券,是指靖国公的爵位可以世袭,这也是宣德皇帝朱瞻基,打死都不想给王宇这个表弟的东西。

至于铁劵,这东西不用多说,老朱家的专用催命符。

洪武帝朱元璋发了67张,收回63张;建文帝朱允炆发1张收1张;永乐帝朱棣发了64张,收回14张;洪熙帝朱高炽发11张收2张;宣德帝朱瞻基发6张收2张;“战神”朱祁镇先后发30张收13张。

这免死铁劵,只要皇帝反悔了,那基本就是块废铁,没多大用处。

不过正统皇帝现在能给的封号、加封,居然一股脑的都封给了王宇。

这是啥意思啊?

以后王宇封无可封,即使荫蒙子孙也不够封的时候,难道还能给他活着封王吗?

这大明日子还过不过了?

亦或者是正统皇帝发疯了?

不过,王宇敢肯定,这些一连串的加封,肯定不是正统皇帝的朱祁镇的意思。

正统皇帝朱祁镇现在才八岁,这些封赏怎么可能出自一个小屁孩的意思。

所以到底这是谁这么大方,居然给了王宇这种权臣才能有的超规格的待遇。

太皇太后张妍?

太后孙若微?

可是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王宇自己就带着辽东卫出来和臭皮囊在安南坑坑土着而已,大明北方这是又发生了什么事啊?

王宇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大明首辅杨士琦。

不过,还不等杨士琦作出回答,一声又一声的营中的高喝,便打断了他。

“紧急军情,大同八百里急报,快带我去见定国大将军!”

“紧急军情,辽东八百里急报...”

“延绥八百里急报...”

“山西八百里急报...”

“固原八百里急报...”

征讨安南的明军大营中,突然一连来了十几个赶趟扎堆,身后背着小黄令旗快马驿卒。

大明北方的成型的九个卫防御,以后会因为过于臃肿,演变成九镇,出现镇抚使编制。(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现在居然来了九个卫里,就有五个卫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看来大明北方真发生了点不得了的事。

王宇拿过五卫八百里送来的消息一看,正统皇帝朱祁镇给自己权臣式的加封原因找到了。

时间倒退回三个月前。

先大行皇帝朱瞻基严查文官占田,勋贵武将吃空饷的变革,自然会得罪人。

大明的勋贵们,本来十分认可英国公张辅的武将领头羊地位,但他支持宣德皇帝严查勋贵吃空饷的事,断了大家的财源。

本来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但凡事怕有对比啊!

这个时候,靖国公突然王宇站出来来,另辟蹊径的给这些大明勋贵开了一条海上的财路,所以大明的勋贵,大半已经站在了王宇这边支持他。

这一度引起了先大行皇帝朱瞻基的忌惮,直接弃用王宇近十年。

但海上卖旗帜的生意越做越大,海上插着大明水军的海船越来越多,与靖国公交好的勋贵那家里,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当初没和靖国公一道上折子,保下宝船舰队的大明勋贵,那自然是肠子都悔青了。

为了加入海上卖旗帜的生意,这些大明的大小勋贵,开始主动向靖国公“财神爷”靠拢,在大明内部,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海关商税”利益共团体。

就这样,沿海福建一带的海商,在还没找到他们在大明朝堂的利益代言人的时候,与王宇为代表的勋贵武将一拍即合。

先大行皇帝朱瞻基,自然也注意到了大明内部这个膨大的利益集团,所以一直让英国公张辅实掌中军,压着王宇,然后尝试让二代成国公朱勇出头,以制衡他。

本来近十年的时间,朱瞻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王氏一族在军中的影响力,都被集中到了辽东,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至于北方九卫皆反。

不过这次启用王宇征讨安南,按照朱瞻基的想法是,回来用世袭的世券,安抚一下他,再夺了他的兵权,慢慢炮制。

但突如其来的热证,直接要了朱瞻基的命,于是八岁的正统皇帝朱祁镇上位。

八岁的孩子,主少国疑,自然是不能主政的,当然了,这也不是正统皇帝给王宇这个靖国公权臣加封的原因。

主要是太皇太后张妍在朱瞻基去世后,也病倒了,大明实际主事的人,就成了太后孙若微。

这位孙太后应靖难遗孤的“大臣”们的请求,直接在奉天殿正统皇帝的龙椅旁边,给自己加了个凳子,开始协助正统皇帝理政。

这孙太后眼界有些浅,把领兵在外的王宇这个妹夫视作了自己儿子皇位的威胁。

大明北方的辽东卫中,更是为王氏一族的将领把持,东南沿海水军,更是源源不断给他送来卖旗帜的钱。

只能说胡善祥没有想到,这个亲姐姐趁着聊闲的时候,从她那里知道的越多,就会越发忌惮王宇。

于是孙若微的骚炒作来了,把自己青梅竹马的靖难遗孤,五品的兵部郎中徐滨,一月之间耀拔三级,直接到了二品的兵部尚书。

大明新帝继位之后,孙若微对徐滨更是尤为器重,一度到了用皇帝的名义,召他内宫见驾的地步。

这先大行皇帝头上,是不是有点...额...

总之,在徐滨的建议下,孙若微准备趁着王宇还在安南与闯贼大战,脱不开身的时候,封锁消息,提前剪除他在大明的羽翼,以防备她这个妹夫的对自己儿子皇位的威胁。

本是皇后寝宫的坤宁宫,被先大行皇帝送给太皇太后张妍荣养,所以孙太后改住在了延禧宫。

“刘大夏在兵部曾劝我上折子,劝阻先大行皇帝重启郑和下西洋的计划,认为这样做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可能会引发外邦的侵略,乃是个直臣,所以他绝不会与靖国公勾结。”

一身大红官袍,仙鹤补子的徐滨含情脉脉的看着上位风韵犹存的孙太后,不懂事的正统皇帝在一旁无聊的扭来扭去,听不懂他母亲在谈论什么,他只觉得无聊,却又不能去找内书堂的小太监玩。

正统小皇帝在内书堂认识了一个叫王振的小太监,他很会逗小皇帝开心,所以小皇帝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孙太后倒是真与徐滨没有什么苟且,一脸平静吩咐。“如此,那边关的王氏族人,还有宝船舰队又如何处理?”

与兵部尚书徐滨商议之后,孙太后决定派刘大夏这个兵部从六品的主事,去应天销毁郑和海图以及相关档案。

东厂前提督太监金英被孙太后废物利用,再次启用,让他去夺了宝船舰队指挥使王景弘的位置。

至于在边关各卫任职的王氏子弟,着东厂提督范弘罗织罪名,亲自带着锦衣卫把他们押回来。

同时,为了防备王宇知道消息后,带着征讨安南的大军造反。

孙太后用正统皇帝的名义下令,兵部签发文书江南七省,兴安、太仓,不准在给贵阳北关的粮仓送粮。

英国公张辅六十多了,还被加号翊连佐理功臣,令他提督北方九卫,预防外事。

被先大行皇帝削国公爵位的东平侯朱勇,也被孙太后召到宫里一番勉励之后,再次复爵成国公。

不得不说,这剧里衍生人设的孙若微,虽然眼界不够开阔,但心胸没得说。

成国公朱勇确实是王宇的儿女亲家,但在大明和亲家之间,这个“忠勇”之辈,选的是大明。

要不成国公朱勇,最后也不会跟着战神朱祁镇死在了土木堡。

好吧!按照孙太后的想来看,自己布置了如此紧密的天罗地网,王宇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大行皇帝去世的短短一个月,大明孙太后就编织出了一张针对王宇的包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