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第363章 军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夜,已经是二更天,京城四周的城门都已经关闭,现在已是夜禁的时间。

北京城四面城墙的城门依旧高大威武,只是此时都已经被紧紧关闭,等待着第二天的朝阳升起才会重新被打开。

北京城天气已经开始入秋,早晚冷,白天热,所以守城值夜的军卒也不愿意在城墙上挨冻,纷纷下到城墙下面休息,只是轮班上城楼值守。

此时北京城西直门城楼上,一老一少两个军卒正挤在一块随意聊天打发时间,而他们聊天的话题自然就是宣府那边传的消息。

北京城还真是没有秘密,鞑子即将进攻宣府的信息已经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只是因为宣府和京城还隔着一道内长城,所以京城的百姓此时都没当一回事儿。

宣府和大同,哪年不传来这样的急报,就连蓟镇时不时都有鞑子骚扰。

和十年前不同,那时候鞑子的兵锋可是直接扫到通州,通州距离北京城有多远?之间还没有任何关隘险阻。

那一次,着实是把天子脚下的京城百姓给吓了个够呛。

当然,更加详细的消息,比如宣府报告俺答部这次是集结了全部主力等等关键信息,自然是不会随便泄露到市井坊间的,也只有京官们才知道一些。

此时四周漆黑一片,只有高挂天空的圆月和满天闪烁的星光。

“嗒嗒嗒.....”

大道远处,忽然传来声声马蹄声,一开始不大清楚,不过只是片刻功夫,正在聊天的两人就停下对话,不约而同站了起来,站在城墙后面向外张望。

远处一簇火把正在快速靠近,马蹄声也渐大渐疾。

“是什么人,这么晚了还纵马往京城跑,不知道夜禁,关城门吗?”

年轻的小兵嗤笑道,这个时点,不管是谁,除非有圣旨或者都督府军令,谁来了都好使,即便是哪些达官显贵也不行,这是规矩,奉行百年的规矩。

“再看看,这人不会无缘无故往这里跑的。”

老兵倒是想的多些,只不过因为那耀眼火把的原因,他看不清马上骑士的装扮。

骑士快速靠近城门,视野中的人影也清晰了一些,虽然依旧看不出装扮,但是那人背后背着的一根木棍样的东西,还是落入了老兵的眼中。

“不好,你下去叫李总旗上来,可能是紧急军报,快点。”

老兵对着小兵吩咐道。

“这时候去叫李大人,他还不把我打一顿。”

小兵立即就说道。

“不会,这是正事,耽误了要掉脑袋的。”

老兵开口疾声说道,双眼依旧紧紧盯着远处本来的那道身影,越来越近,他背上背的东西也更清楚一点。

远看像跟木棍,仿佛是一件武器,可是这近了些,老兵感觉那东西就是一杆旗子,似乎还能看到有东西在上面飘舞摆动。

传令兵,没跑了。

握紧手里的长枪,老兵一边盯着不断靠近的马匹,一边思索着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东西要往京城送,看样子不像一般的军报。

难道是,宣府那边的消息?

想到这里,老兵不由得打个寒颤。

十年前他可是被逼着这样站在北京城城墙上,在这里一呆就是十来天时间。

正想着呢,那骑士已经快到城下,抬头向城楼高声喊道:“八百里加急,速放吊篮,八百里加急......”

高声喊叫中,骑士已经冲到城门下翻身下马,随后快走几步把马缰绳栓在城门旁的拴马桩上,就想着城墙跑来。

夜禁之时,京城各大城门全部关门落锁,钥匙也会被收走,守城门的军卒手中可是没有开锁钥匙的,要想开城门只能找当晚值守的顺天府官员申请。

夜禁之时,要想进出北京城,要么凭皇帝的圣旨,要么持有特殊的文书或者令牌,身上肩负着重要的军事任务或者情报,可以向申请后获得进出的资格,否则也是别想进出城门。

对于传令兵来说,还是八百里加急这样的紧急军情,自然是可以通融的。

其实,许多京营士卒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这样的情况,夜禁后还有紧急军报送来。

“你等着,已经找人去了。”

人现在就在城下,老兵很清楚的看清来人的穿戴,边镇传令兵的打扮,一件蓝色齐腰甲,胸口绣着一个“令”字,背后还背着一杆“令”字旗。

“你是哪儿来的?”

等人的功夫,老兵在城楼上大声问道。

“宣府。”

城下传令兵回答也很直接。

“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老兵身后传来问话的声音。

“李总旗,城下是宣府来的八百里加急。”

老兵回头对来人答道。

“放吊篮,验令牌。”

来人一身总旗穿着,虽然有些陈旧,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军服了。

“哎,好。”

老兵答应一声,随即就从旁边拿起吊篮直接放了下去。

吊篮缓缓落下,对于这套流程传令兵很是娴熟,特别是对于边镇的人来说,应该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边镇军情更多,时不时就要向一些军堡传递消息,赶到是天色已晚,就只能用吊篮。

传令兵从腰上摸出一块牌子放在那吊篮里,拉着吊篮上的绳子向下轻轻拉了拉,随即吊篮就缓缓上升,很快就消失在城头。

李总旗从老兵手里结果吊篮,去处令牌往回走进了城楼,在城楼里还亮着油灯,凑近了借着火光仔细检查腰牌上的刻字和云纹,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对于小兵的腰牌,就是随便找块木头牌子刻上军籍就算完事儿,可是传令兵的腰牌确实另有讲究,那就是云纹和刻字里留有一些玄机,防止伪造。

不过这些技巧,也只有值夜的城门官才知道,而他现在就是做这件事儿,确认下方传令兵腰牌的真伪。

别认为八百里加急一喊就可以开城门,那是不可能的。

验明真伪后,人可以进城,马却是只能在外面呆着,等第二天再牵进来,因为城门是绝对不会开的。

“去,叫上几个人,把人吊上来。”

确认了腰牌,李总旗就对跟进来的老兵吩咐道,同时把那块腰牌递给他。

对于一个边镇来的传令兵,京营的总旗大人可没道理还要去接。

这个时候,他的困意又上来了,骂骂咧咧的往城下走去。

京城很大,可是深更半夜的也不允许在街市上纵马,只不过传令兵可以凭借腰牌不受夜禁的影响,自由穿行在街坊之间。

坊市之间的木栅栏虽然也落锁,可这锁就没有城门那里的大铁锁严格,钥匙就在值夜的衙役手里。

兵部衙门,晚上也是有值夜官员的,所以进城后的传令兵只能跑着往兵部赶去送交公文。

传令兵喘着粗气叫开兵部衙门大门时,已经是四更天,随即安静的兵部衙门就热闹起来。

随着值夜官员看完宣府送来的紧急军情,立时就不澹定起来。

“备轿,去杨尚书府邸。”

对外面吩咐一声,那人就简单收拾一下,带上官帽就出了值房,今晚自己是没法睡了,想来杨博杨大人看了这军报怕也要连滚带爬往西苑送信去。

出了兵部大门,那官员想了想,又对身后跟来的书吏吩咐道:“你回去把令牌拿出来,去给那几位大人送个消息。”

“是。”

那书吏模样的人恭敬的答应一声,随即目送小轿远去。

天色微亮的时候,大同城内几处军营忽然就热闹起来,军营几乎在同一时间点燃了无数的火把照亮整个大营,士兵被队官从营房里叫了出来整队。

早有火头军推着小车,提着大桶赶到来,分发各军的早饭。

东西不多,就是稀饭馒头还有一点咸菜,可这也是这些边军士卒难得的美餐了。

一时间,整个军营似乎是一个刚开盖的蒸笼,远处看军营似乎有阵阵烟雾缭绕。

“这顿热食都吃好点,马上要出发了。”

队官昨日就已经接到了命令,知道今天要出发,虽然去哪里还不知道,可是宣府那边的消息通过商人之口也已经传的满天飞。

士卒虽然对外接触少,不少人还是从其他军堡调来的,可也不傻,一看准备这么好的伙食就知道肯定没好事儿。

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四处乱瞟,果然很快就看见有人推着小车往马营那边走,上面堆满一个一个的布袋子。

“这是要出发打仗了?”

看到军营准备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马上要离开大同城,去宣府打仗了。

对于他们这些老兵来说,那布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太清楚不过了,干粮饼子和马料饼子,还有水袋,都是要长途行军才会发下来的东西。

而他们的东西很快也被人用小推车送来,虽然知道马上就要被上官送上战场,可他们也没得选择。

一入军户,就要世代从军,就要一直战斗下去。

等士卒吃饱喝足了,开始整队,马营那边已经营门打开,一队队骑兵已经驱马跑了出来,穿过军营向着城门方向跑去。

骑兵经过后,只留下烟尘,这让许多人很是纳闷,这怎么就走了?

他们可是步卒,骑兵跑这么快,他们追的上才有鬼了。

大同城门已经完全打开,随着一队队骑兵冲出,在城外完成列队,此时城门楼上一身白色山文甲的俞大猷也到了和李文进、刘汉告别的时候。

“两位大人,那我就先行一步。”

俞大猷向他们拱手道。

“去吧,路上谨慎小心。”

李文进看了眼城外的三千骑兵,对俞大猷点头说道。

“按计划行事,我在灰河上等你回来。”

一边的刘汉也大声说道,他和俞大猷一样,也是一身白色山文甲,看上去比往日威武了许多。

“两位大人放心,属下已经有详细考虑,此次定进全功。”

俞大猷大声回道。

“关于白莲教匪的事儿,我考虑了一晚,那些普通教徒带回来也麻烦,直接处决,只把那几人和他们的家人带回来即可。”

就在俞大猷转身要走势,大同巡抚李文进忽然又开口吩咐道。

“是。”

俞大猷没有犹豫就躬身答应下来。

明军从将官到士卒,对于那些白莲教徒是没有丝毫好感的,这些年鞑子的骚扰就有这些人的功劳,在明军看来,这些人都是背叛祖宗的汉奸,该杀。

随着俞大猷下了城门,很快就和城外三千大同骑兵会和,随即向着北方奔去。

李文进和刘汉站在城楼上目送大军远去,久久无语。

“忽然感觉有点冒险了。”

在大军消失以后,刘汉嘴里忽然冒出一句话。

“去宣府一样危险,那里还是和鞑子主力拼命,攻打板升城可安全多了。”

李文进却是摇头说道,随即看向刘汉道:“你那边准备好了,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刘汉点头,他要带的除了亲兵就是从大同军中挑选的精锐士卒,而李文进带的则是巡抚标营,包括俞大猷曾经整训过的那千多号人马。

......

魏广德一大早进了翰林院,不过很快就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不少书吏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

魏广德虽然心里奇怪可也没当一回事,直接往自己的院子走去,看到院门口的时候看见芦布也在和几个和他一样的书吏在院门口小声交谈。

小书亭

几人看见魏广德走近马上就结束了交谈,一脸陪笑着向魏广德施礼,随即看着魏广德走进院子,芦布也快步跟了上去,随后剩下几人又开始议论。

“今天有什么事儿吗?”

魏广德走在前面小声问道。

“听说昨个儿夜里兵部那边彻夜都没消停,许多兵部老爷都赶回衙门里办差......”

说到这里,芦布已经停下脚步,因为走在前面的魏广德已经站在那里不动了。

于是芦布又上前半步,小声对魏广德说道:“今早听说的,昨儿宣府来了军报,好像已经打起来了,大概是三天前的事儿。”

兵部大门外,一顶八抬大轿落下,轿夫掀开轿帘,杨博这才动作缓慢的从轿子中钻了出来。

看到迎上来的官员就直接开口问道:“送来的文书都发出去了吗?”

“大人,都连夜发出去了。”

那人急忙上前两步,小声回答道。

两人穿过人群一前一后走进兵部衙门,上台阶时杨博站定又开口说道:“今日衙门里的事儿你先处理了,除了战报外都不用送到我那里。”

“是,大人操劳了一晚,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那人立即躬身答道。